日志列表

  • 重阳节俗:佩茱萸·簪菊花(图)

    admin (北京) 发表于 2008-10-06 评论: 1 标签: 佩茱萸 簪菊花 重阳节俗

    佩茱萸·簪菊花 央视国际 2003年09月29日 14:23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 ...全文

  • 重阳节俗:登高(图)

    admin (北京) 发表于 2008-10-06 标签: 登高 节俗 重阳节

    登高 央视国际 2003年09月29日 12:12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全文

  • 重阳节俗:放纸鹞(图)

    admin (北京) 发表于 2008-10-06 标签: 放纸鹞 节俗 重阳节

    重阳节俗:放纸鹞   放纸鹞 央视国际 2003年09月29日 16:05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 ...全文

  • 重阳节俗:赏菊(图)

    admin (北京) 发表于 2008-10-06 标签: 节俗 重阳节 赏菊

    节俗细说 赏菊 央视国际 2003年09月29日 16:58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 ...全文

  • 重阳溯源(图)

    admin (北京) 发表于 2008-10-06 标签: 溯源 重阳

    重阳溯源 央视国际 2003年09月29日 17:32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全文

  •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俗漫话

    xiaofang (北京) 发表于 2008-09-19 标签: 漫话 异客 异乡 重阳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重阳节俗漫话 萧 放  “又是九月九,重阳节,难聚首,思乡的人儿漂流在外头。”几年前,一首《九月九的酒》迷醉了多少游子心,同时它又掀动了游子几多乡愁;重阳糕、菊花酒、茱萸佩,这一道道重阳风景,编织着多少漂泊者的故乡之梦。在社会人口大流动的当代,重阳,这一古往今... ...全文

  • 新火试新茶——清明茶话

    xiaofang (北京) 发表于 2008-09-14 标签: 清明 新茶 杂谈

    新火试新茶 ——清明茶话 萧 放   “喝茶去!”是山僧禅客的偈语,是文人学士的佳话,当然也是平民百姓的俗语。茶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它是日常生活的基本元素,“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文化修养的标志,“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因为中国人口语的音韵关系,位居末位。其实在国人心目中,茶... ...全文

  • [访谈]七夕传说释读:牛郎织女传说的生成(图)

    hanabi (北京) 发表于 2008-09-14 评论: 2 好评: 5 标签: 访谈 七夕 释读

    七夕传说释读牛郎织女传说的生成 央视国际民俗频道· 访谈     郭翠潇:请问贺老师,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国的四大传说之一,为人们熟知。现在流行在民众口头上的牛郎织女的传说在最初一定不是这个样子的吧?您能介绍一下这一传说的发展演变过程嘛?   贺学君:好的,那就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脉络,具体地探讨一下《... ...全文

  • 毛老教我做学问

    hanabi (北京) 发表于 2008-09-14 评论: 1 好评: 5 标签: 毛星 学问

    毛老教我做学问 贺学君           由于种种原因,我失去了正式考研拜师的机会。但我的心目中却有一位胜似导师的恩师,他就是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民间文学研究家毛星同志。         2001年12月5日,毛老因病逝世,终年82岁。三年来,每... ...全文

  • 纪念毛星恩师

    hanabi (北京) 发表于 2008-09-14 评论: 1 标签: 恩师 纪念 毛星

    纪念毛星恩师 贺学君           毛老已经离开我们整整三年了。这三年中学智和我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谈到他,也记不清有多少次说起要写点什么。但总因为忙、忙,没有能静下心来。现在听说毛老的老朋友、老同事王平凡等同志要为他出版一本纪念集,也约我们两个小字辈的写点东西... ...全文

  • 中国民俗通志·中秋节志(下)

    张勃 (北京) 发表于 2008-09-14 标签: 中国民俗通志 中秋节

    五、信仰与禁忌 (一)祭祀 除了祭月这种全国通行的祭祀习俗,各地还有一些其他中秋祭祀活动。 1、祭祀祖先、家神。在中秋节,一些地方有祀先、祭家神的习俗。在陕西地区,中秋节祀先祭神,一如春节。在上海,以月饼祀灶、祀先。云南普洱、景东,在中秋早晨祀家神及祖先。山东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在是日上坟祭祖;而... ...全文

  • 中国民俗通志·中秋节志(上)

    张勃 (北京) 发表于 2008-09-14 评论: 4 标签: 中秋节 中国民俗通志

    中秋节   节选自张勃、荣新著:《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中秋节是八月里最重要的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又因处于仲秋之月,故也称“仲秋”。中秋节还有许多别称,根据节日时间,又称为“秋节”、“八月节”、“八月半”、“月夕”(古人... ...全文

  • [萧放]中国传统礼仪习俗漫说

    xiaofang (北京) 发表于 2008-09-13 标签: 中国 传统礼仪 习俗漫说

    中国传统礼仪习俗漫说 萧放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坐卧有礼,出行有礼,宴饮有礼,寿诞有礼,婚丧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礼在传统社会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这里所说的“礼”,它包含了传统礼制的精神原则与传统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二者关系密切。这里只就日常... ...全文

  • [萧放]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图)

    xiaofang (北京) 发表于 2008-09-13 评论: 2 标签: 团圆饼 萧放 形态变迁 月亮节 中秋节俗

      团圆饼与月亮节 ——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 萧放    (原刊《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华书局,2002)     中国节日时间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节期以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月半时节的满月,常给人以圆润丰满的美感,中秋之夜是一年中最迷人的月夜。农历八月十五,秋高气爽,丹桂飘... ...全文

  • [乔津]蒙古人的猎兔

    朝戈金 (北京) 发表于 2008-09-13 评论: 2 标签: 猎兔 蒙古人 民俗

    蒙古人的猎兔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5-03-17   作者:乔津(朝戈金)       蒙古人的狩猎活动,有极悠久的历史。他们的祖先就曾在北亚的山林地带,度过了漫长的狩猎生涯。后来虽然长期以畜牧业为主,但狩猎活动一直是牧人生活的一部分。这原因大略有二:一是狩... ...全文

  • [萧放]天时与人时──民众时间意识探源

    xiaofang (北京) 发表于 2008-09-13 评论: 2 好评: 5 标签: 萧放 天时 人时 民众时间 意识探源

    天时与人时──民众时间意识探源 萧放   时间如风,来去无踪;星移斗转,天道无穷。时间的神秘流动,曾使古代民众对宇宙造化有着神奇的感受,“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四时的轮转将无限的时间纳入了有限的循环,于是,时间也就有了可触的质感。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眼中的春夏秋冬不仅是自然时序代换的标志,而且是生命机... ...全文

  • 中秋文化,恰似一本教科书

    陶立璠 (北京) 发表于 2008-09-12 标签: 教科书 文化 中秋

    中秋文化,恰似一本教科书 采写/本报记者 曹 静    2008-09-12      21版:解放周末·中秋特刊   中秋,饱含着浓浓的中华民族之情,根系着煌煌的中华传统文化之脉。然而几千年的风雨,使它步履踯躅。附着在它身上的、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花瓣,也日渐萎缩凋零... ...全文

  • 动植物起源神话

    hanabi (北京) 发表于 2008-09-12 标签: 动植物 起源 神话

         自然神话的一种。它是原始人民对于动植物来源和特征的解释性故事。在原始渔猎和采集经济时代,人类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还不能把自己同自然界和氏族集体严格区别出来。人们往往认为周围的动植物也象自身一样具有知觉、感情和生活历程,特别是对于那些同人的生活、生产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动植物,则运... ...全文

  • [黄涛]旧上海的流行语

    黄涛 (浙江) 发表于 2008-09-11 标签: 流行语 语言民俗 旧上海

    旧上海的流行语 黄涛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作为中国最大都市的旧上海鼎盛时期,几乎各方面都领中国风气之先。此一时期,中国正处于新旧文化激烈交锋的社会急剧转型期,上海又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发祥地和中心之一,加上对外交流增多,经济相对繁荣,社会体制较前自由,各种新思潮不断涌现,社会风尚好新求异,多... ...全文

  • 中国少数民族神话选·前言

    陶立璠 (北京) 发表于 2008-09-11 标签: 少数民族神话 前言

    中国少数民族神话选 前言 陶立璠  李耀宗 神话传说产生于人类的早期社会。它反映的是原始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原始人通过幻想,对自然和社会形态本身所作的艺术创作。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有着集体性和全民性的显著特征;它以口头创作而广泛流传。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神话传说也不断发展变化,于是,神的... ...全文

民俗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