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简涛]节日行为的社会系统:阿村的复活节
  作者:简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1-10 | 点击数:6941
 
 
  在一般的村子里,现在的社区复活火由村委会出面组织,由村里筹备木材和树枝,不必再让孩子们家家户户收集了,而且现在村子里也不像以前有那么多的孩子。村子里筹办复活火必须事先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举办。由于社区复活火规模大,火势强,所以届时必须要有警察在场,负责监管和维持秩序,并且必须要有消防队和消防器材在场,准备随时灭火,以防篝火失控引起火灾。巴城的当地报纸MOZ在4月1日,圣周星期四,以“哪里点燃复活火“为题刊登了巴城地区关于点燃复活火的消息,共有四处,分别将在圣周星期四的17点和19点,圣周星期六的15点和18点开始点火,欢迎当地居民前往观赏。在方圆不到10公里的地区就有四处大型的社区复活火,可见社区复活火的习俗至今仍然盛行。阿村往年也点燃复活火,由阿村的志愿者消防队具体承办,时间是在圣周星期四的傍晚,地点是在教堂后面的草坪上。但是阿村今年却没有筹办复活火,只是在教堂后面的草坪中央留下一片用石块铺就的复活火专用场地。
 
  家庭复活火的地点是在私人住家的院子里。政府有关部门规定,家庭复活火堆柴的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如果超过就必须事先申报。因为如果柴薪过多,火势过大,消防队可能会误以为是火灾而前来救援。另外的规定是,复活火所用的木材、树枝必须是干柴,以防止产生烟雾,污染环境。我的房东于复活节晚上在院子里举办露天餐会招待客人,在七点钟左右点燃了复活火。引火用的细小的干树枝是房东自家准备的,早早地堆放在院子的空地上,而大块的木材是客人开车带来的。在点火之后,火焰熊熊,十分旺盛。因为复活节之夜还相当冷,大家围着火堆烤手、烤脚,转动身体烘烤前后面。客人不断地从车上取下木材添加,火堆燃烧了将近两个小时。而附近邻居的复活火围着一群年轻人,从下午五点钟点燃,大家围着复活火谈笑聊天,不断加柴,一直烧到深夜十二点还没有散去。
 
  5.复活水
 
  水是生命和生育的象征,所以复活节对水十分重视,因而形成了有关复活节取水的民间信仰和节日行为。阿村一带和德国许多地区都流行着取复活水的习俗。人们相信复活水有疗病的功效。如果用复活水洗眼睛,眼睛就会格外明亮;如果用洒了复活水的面包喂家畜,家畜就不会生病。复活节凌晨,一般在天亮前后,多是由姑娘或者家庭主妇带着瓦罐到泉边或者小河边取水,河水要向东流。水罐或者水桶要以前没有使用过的。因为水是生育的象征,所以在取水时和在回家的路上不允许说话,也不能出声,而且一路上不能漏水或者溅出水滴,直到把水放到家中才解除禁忌,这样就能够保持复活水的疗效,保护家庭全年免遭疾病和灾难。有的地方姑娘们相约早起,结伴而行,一起静悄悄地前往河边取水。取水时,桶口要迎着水来的方向,并且要轻轻地念诵:“清水来自复活泉,使我的眼和心清又亮,保佑我的婚姻美满,保佑我的灵魂健康。“取水后再用右手把水罐举在空中画三次十字,然后尽快离去,在河边不可长时间徘徊或停留。在返回的路上,常常会有小男孩搞恶作剧,想方设法试图打破姑娘们的沉默,故意引逗她们发笑。有的姑娘因为憋忍不住而发笑或者叫出声来,破坏了复活水的效力,那么她就必须返回河边重新取水。因为阿村现在没有小河,所以阿村近年已经没有了取复活水的习俗,而附近的巴城小溪潺潺,此俗仍存。我的房东就讲述了他在巴城郊区的一位朋友带两个儿子取复活水的故事,因为小儿子调皮射了大儿子一箭,大儿子失声喊叫,致使复活水失去了效力。
 
  6.复活节的社交和礼物馈赠
 
  民间的复活节是一个家庭节日,社交和礼物馈赠主要局限于家庭和亲属圈子之内。在可能的情况下,儿女们要前往探望父母,或者父母到儿女家,共度节日。兄弟姐妹之间也互相拜访走动。因为在德国圣周星期五和和复活节星期一都是法定假日,那么复活节假期长达四天,为家庭团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远道的亲属常常在圣周星期五或者星期六启程探亲,在复活节星期一返回自己的家。在阿村,复活节的中午和下午,许多家庭都在院子里举行露天餐会,春日和煦,欢声笑语四处荡漾,不绝于耳。晚上则可看到一些院子里挂的举行夜宴的彩灯和熊熊燃烧的复活火,处处呈现出欢庆的景象。
 
  民间的复活节是庆祝春天复苏的节日,是庆祝新生和生命复苏的节日,也是孩子们的节日。一般来讲,复活节不是子女给父母和长辈送礼物,而是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等长辈给孩子们送礼物。我调查了几位老太太,问她们在复活节获得了什么礼物。她们调侃地说:“我们什么礼物也没有得到,我们只是送礼物。“然后讲述怎样给孩子们画复活蛋,买什么礼品。令我感到惊讶的是,老年人确实在复活节不得礼物,只送礼物。博物馆化妆成复活兔的斯宾格女士说,她以前每年都到慕尼黑女儿那里过复活节,今年去不了,就给小外孙和外孙女寄去了两个包裹,除了复活兔、复活蛋等甜食之外,还给小外孙寄去一个足球和一双踢球的运动鞋,给外孙女的礼物是索尼的游戏机。这些礼物对一个收入菲薄的博物馆临时工来说是相当昂贵的。复活节最受孩子们喜爱的找蛋游戏实际上就是寻找父母以及其他长辈赠送的复活节礼物,除了应节的复活兔和复活蛋之外,各种儿童玩具最为常见。
 
  邮寄复活节贺卡也是节日交往的方式之一,但是复活节贺卡远远不如圣诞节贺卡那么流行。复活卡多是复活兔送彩蛋的主题,有的也只有复活兔或者只有复活蛋。对于远方的亲友,邮寄复活节卡是借机加强联系的有效方式。德国人做事认真,关系友好的邻居之间祝贺节日常常不只是见面时的口头问候,除了在房门上挂礼物之外,有时候也投递复活节卡,通过节日贺卡这种书面的比较正式的方式来贺节。我家就多次收到德国邻居投入信箱的的复活卡和清晨放在门前送给孩子的礼物。我也多次收到阿村老村长寄来的复活卡,上面用工整的字体写满了节日祝福的话语。
 
  复活蛋是复活节最重要的礼品。无论是父母给孩子的复活节礼物还是情人、朋友间的相互馈赠,以及复活节期间登门做客,复活蛋都是不可或缺的礼品。我的房东因为没有儿女,来访的客人是邻村的朋友,一对五十多岁的夫妻,男的是暖气铺设技工,女的是巴城市长的秘书。他们带来的礼物是一盘精心装饰的复活蛋和两瓶自制的蛋黄利口酒,此外还有供烧复活火用的木材。这个复活节礼盘用绿叶铺底,边上立着插有迎春花嫩枝的8个空蛋壳,四个绿色,四个素色。里面放者8个煮熟的染色鸡蛋,三个红色,三个蓝色,一绿一橙。中央是一个陶土烧制的小兔子,红土原色。复活兔、复活蛋和迎春花,这些都是典型的复活节节物,典型的春天的象征。
 
  同时,复活蛋还是邻里之间相互沟通和增进联系的绝佳使者。在复活节凌晨,我的房东就把装有复活蛋和复活兔的礼品袋悄悄挂在邻居房门上。他解释说,一定要在夜间或者天亮之前送去,以免被人看见,因为人们传说是复活兔送来复活蛋,当然不能让邻居发现是我送去的。这家邻居也在复活节前夜给我的房东送来了复活蛋和复活兔,也是挂在房门上。这些复活蛋有煮熟的鸡蛋也有巧克力彩蛋。这些精致而味美的礼品可供食用,一大早就被摆上了餐桌,成为复活节早餐的一部分。
 
  复活蛋还是一种表达爱情的别有风趣的方式。在南德地区,姑娘们通过赠送红鸡蛋来表达对自己意中人的爱慕。在复活节这天,或复活节星期一,男孩子到同年龄段的女孩子家索要染成红色的熟鸡蛋。他们故意在女孩子的门前制造噪音,以引起姑娘的注意,但是不可以按门铃。这个受访的姑娘可以开门给他一个红鸡蛋,也可以让他吃闭门羹。最后,小伙子们数一数自己获得的红鸡蛋。谁拥有的最多,就表明谁最受欢迎,最为姑娘们爱慕。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谷子瑞】

上一条: ·[克里斯蒂安·布隆贝格]作为世界观和仪式的足球比赛
下一条: ·[李牧]湖北英山地区的“生死异姓”现象及传说
   相关链接
·[唐璐璐]对“非遗”与“社区”的再认识——基于“德国现代舞实践”列入非遗名录的思考·[陈亚琼]声音的书写:“理想集体”的话语表达
·[菅丰]民俗学的悲剧:学院派民俗学的世界史纵览·[包汉毅 桂书杰]德国民俗学史上的“礼俗互动”
·[吴秀杰]解析日常文化中的量化结果诸态·[乌丙安]中国占卜习俗研究在德国
·从中国民俗学百年记忆到德国经验文化学阐证·从中国民俗学百年记忆到德国经验文化学阐证
·[王霄冰]德国人的“乡愁”与家乡文化保护·一位德国学者眼中的中国技术文化史
·最早源自中国的工匠精神现在去了哪里?·德国汉学家薛凤:《天工开物》让我与中国科技史结缘
·卡舒巴 安德明:从“民俗学”到“欧洲民族学”: 研究对象与理论视角的转换·[王霄冰]浪漫主义与德国民俗学
·[王霄冰]影视中的乡土想象与国族认同·[吴秀杰]坦纳:通向历史人类学的漫长之路
·[吴秀杰]多元化博物馆视野中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保护·德国古老赶牛仪式庆贺放牧归来(组图)
·[卡舒巴]形象与想象:柏林的都市民族学·[安德明]朝向民俗学的新视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