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陈晋]“惹弥”与“惹撇”:纳人达巴仪式中的时空认知逻辑
  作者:陈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1-06 | 点击数:5110
 

  其次,无论是面对祖先还是恶灵,达巴都需要借助对空间和时间的认识来实现上述分隔、重逢的过程。在惹弥中,他回顾了支系迁移的历史,并将其与具体的地形、地理知识相联接;在惹撇中,则涉及传统历法在空间方向上的表现形式(库、奇、几鲁),以及山岳、河流、村庄等不同场所在纳人文化中的意涵。在认识论(epistemology)意义上,纳人在空间向度上(地理环境、地形)与时间向度上(历史、历法)的认知,实现了有机的融合与转化;

  最后,围绕接送祖先、驱逐恶灵而构建起来的时空认知,均通过达巴的仪式唱诵和动作而得以稳定传承和反复“上演”(mise en scène)。根据不同的群体(支系/氏族、生者/死者、人类/恶灵),达巴为其提供了相应、具体的“解决方案”:走不同的道路。因此,惹弥与惹撇也回答了如何展现、维系纳人时空认知逻辑的方法问题。

  通过研究达巴在仪式中的惹弥与惹撇行为,我们看到了一套完整的纳人文化体系:宇宙观中的不同范畴彼此区隔并频繁互动;有关时间和空间的认知相互融合,为上述互动提供基础;通过仪式表演,互动得以实现;最终,相关的知识与实践在达巴传统的延续下得到传承。

  在美国人类学家巴索(Keith Basso)针对亚利桑那州的西阿帕奇人(Westen Apache)的研究中,“用场所来说话”(Speaking with names)构成重要的主题。巴索发现,当地人在日常谈话中频繁采用一种特殊的、引用场所名称的方式,以此唤起个体有关祖先在各地旅行的记忆:交谈各方依次描述若干场所的环境和地形特征(如植被、地貌、水文等等),并强调“故事曾经在此发生”;更重要的是,场所的描述方式是固定的,这意味着后人跟祖先用同一个视角、仿佛亲身经历般地叙说相关的经验。在纳人的案例中,惹弥无疑和上述情况高度类似,即祖先的迁徙过程一再地重现,激活方式与特定场所的空间特征结合紧密。不同之处在于,纳人通过达巴这一特殊的传承和仪式传统来上述过程,而西阿帕奇社会中的场所和记忆唤起则是日常性和普遍化的。

  缪格勒(Erik Mueggler)对中国云南永仁县的㑩㑩颇人(彝族的一支)进行研究后发现,当地的巫师——毕摩——在驱逐鬼魂时,为其描绘出横跨云南、四川等境内多地的“地图”,有时竟远至上海、北京、台湾和朝鲜。缪格勒形象地称之为“有关痛苦的地理学”。这为进一步讨论、比较纳人的惹撇提供了参照:㑩㑩颇人的驱鬼仪式借助了毕摩的空间知识,目的是将鬼魂赶出他们所居住的地区,实现地理上的分隔;达巴则从历法系统入手,将空间分割成若干方向,依照情况选择其中适合驱逐恶灵的道路,然后指引恶灵离开,最后不忘将道路封死。在上述两个案例中,人类与鬼魂/恶灵——或者进一步地,干净与污秽、正常与非正常、此处与彼处——均依照人们的宇宙观而被一一重新排序、安置。

  总之,对惹弥与惹撇的研究揭示了纳人文化中重要的时空认知逻辑。为祖先和恶灵开辟道路的不同方式,显示了纳人认知在时间、空间向度上的融合与相互转化;通过达巴的仪式传统,这一时空认知逻辑得以传承并反复被“激活”。上述发现加深了我们对纳人社会和文化独特性的理解和认识。此外,尽管针对不同社会、文化的个案研究有愈来愈多之势,跨文化的比较研究还相对匮乏,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方面的讨论。

(本文刊于《民族研究》2016年第4期,注释及参考文献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刘菲菲]妈祖信仰仪式的节庆展演和民俗变异
下一条: ·[朱靖江]二郎神崇拜与祆教“七圣刀”遗存比较研究
   相关链接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马盛德]仪式与舞蹈
·[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张芸朵]“热闹”:宁夏燎疳节的身体感研究
·[杨吉然]滇西地区“开财门”仪式研究·[徐鹏飞]生长与式微:农村丧葬仪式的变迁
·[席晓燕]宗族祭祖仪式的文化重建·[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
·[温秀秀]仪式文艺视域下新时代赣南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沈福裕]仪式与功能:栗园围香火龙的文化解读·[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
·[裴新华]大宾与“先生”:仪式专家的知识融合实践·[宁祥文]开锁仪式主持者身份的建构
·[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路转红]肃北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研究
·[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林诗瑶]婚嫁仪式中的身体实践与身体意义
·[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李丰]宝卷中的“回文”与仪式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