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莆田仙遊紀行
  作者: 莫艾   摄影/图:高初 莫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2-13 | 点击数:6925
 

二、遊神、「過火」、燈會

  元宵節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漢,就已成為民間的重要節日。在莆仙,鬧元宵的儀式從正月初持續到二月中旬。在這一個半月裡,各鎮各村在不同的日期舉行遊神儀式、繞境巡遊。「遊神即示威」──鄭老師傳神地表述了它的社會政治意義。游神、遊燈、過火等儀式,每一村都要參加,並相互競賽。元宵燈隊中,每盞燈代表著一「丁」。(據說如果一個人名聲不好,不參與家族事務,對他最惡毒的做法是在集體登記或募集名單寫上「戶下無丁」。)各村的遊神隊伍都要「繞境」,以顯示、維護自己的勢力範圍。在朱寨村觀看過境的游神隊伍時,遇到各村聯合組成的馬隊,其中一位成員說,有村民即便全家在外,也要僱人參加元宵遊神隊伍。

遊神與「過火」

  我們看到楓亭鎮和朱寨村的遊神儀式。

  正月十四的楓亭鎮夜遊為一個村的表演,隊伍大約有三公里長。世俗性很強,有明顯的炫富、競賽之意。首先開道的是二十多輛轎車隊伍,而後各色隊伍陸續登場,包括傳統民樂隊、女子軍樂隊、各式彩燈隊(有不同時期興起的各種造型,最精彩的是長達五米的龍、鳳燈)、彩色螢幕車隊(習近平向群眾揮手的畫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改革、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標語等),還有神像隊伍、女童裝扮的戲曲神仙、馬隊、老年婦女的太極表演隊、打扮熱辣的靚女隊伍(是某幼稚園的)、盛裝的「千手觀音」表演隊,等等。中間「插播」了大半條街的各色廣告車(有的公司將麵包車裝扮成印度大篷車的樣子)。最後是棕轎隊伍,小伙子們抬著轎反復衝殺幾個來回才走。問鄭老師,說是這樣表示神明捨不得走,真是可愛。

  楓亭鎮的遊神先沿著新城區的中心大道行進,然後轉入狹窄的老街再走一遭。游神成為集體狂歡。到達仙遊的當天,和從廈門趕回來的相貌清秀的兩姐妹搭電摩托,她倆說每年周邊十幾萬人來楓亭觀燈,她們小時候也參加遊神表演的。我們到時,新城區中心大道已經內外二、三層圍滿了觀者,還遇到從十幾里外趕來的老人(退休幹部或教師類的「知識人」)。第一次看遊神的感受是,神明和俗世的結合混雜、鮮活。楓亭鎮已經變成準現代都市,中心街區完全商業化,修建了舒適的高大上酒店。遊神表演裡,民間的包容力與吸納力,現代文化的侵入及其在「民間」包裹中的變形異常生動;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國家,地區,民間,傳統……似乎通通裹挾而來。

  另一層的觀感在遊神隊伍參與者的眾多和秩序的井然──遊神隊伍至少由一千人組成,大概全村有參與能力的男女老少都來了。小孩子扮作戲曲角色(對傻子般探究他們怎麼高高站立的城裡人還蠻友好),姑娘們是表演主力,四、五十歲的壯年女子也都上場;青壯年男子負責抬棕轎、扛燈和馬隊,老年男子和婦女負責咚凸╇娫O備(每一個大型燈前面都配備「開路」的燈,打上強光照明,電力供應靠老年人駕著三輪車或手推車承載,每隔幾米就有一或幾個)。長達兩公里的隊伍途經擁擠的人群和數里長的街道,僅有少數保安出現在隊伍前後,行走秩序卻始終相當好。隊伍中,基本每隔三十米會有有經驗的村裡男子維持秩序,負責前後的照應、銜接,處理應急問題。在老街再次相遇,對那些推著各式土三輪、二輪車,勤懇而平靜的老人家印象深刻。相較年輕人,他們似乎更攜帶了一種沉穩的歸屬感。

  兩天之後(正月十六),我們在朱寨村的祖廟前觀看日間的遊神。遊神隊伍由六、七個村組成,順著狹窄的鄉間小路經過祖廟依次表演,再沿著村路逶迤走向山裡繞道各「境」,途徑各個村落的廟宇也都要表演一番。這次遊神的最後部分是各村共同組成的馬隊,各村鄉老隊伍與皂隸舞、棕轎隊伍。表演依然混雜了種種「時尚文化元素」,但終於看到傳統久遠的皂隸舞表演。舞蹈意在請神驅逐疫鬼(朱寨村的主神是張公聖君和天上聖母),據說是模仿古代官員開鑼鳴道時的儀式。表演者穿戴著儺面具和服裝,踏著傳習的舞步。表演本身不特別精彩,但在今天已屬難得。在「棕轎」儀式中,大家還第一次目睹了「僮身」喝下符水、接連咬破十二隻小瓷碗的神跡。說到神跡,第一天在朱寨村的忠臣廟看到的神靈附體時「僮身」留下的書法力能扛鼎、流暢貫通,字態在行草之間,真有神力。又在網上查到僮身「打鐵球」的視頻(坐在刀架上用帶刺鐵球反復擊打後背數次,以請神明降臨),鮮血四濺,相當酷烈。

  現場印象最深的,是一路追身奪魂的爆竹。出於好奇,一路張望、詢問,沿著長長的進村遊神行列走到隊尾,在村口遇到棕轎隊伍,卻開始了追身奪魂的時刻:路邊,家家戶戶早備好一盤盤直徑一尺的圓盤大鞭,待棕轎一到,即熱騰騰地炸開。五米的距離,鞭紙飛濺身上、頭上。一路被脆烈威猛的鞭聲毫不留情地追趕(始終在棕轎隊伍的前後無法擺脫),身體時時覺著要被震「透」。又覺這樣被「震下來」也有一種驕傲,因為一路都是鄉人與神明間的問候。還有一樣東西和爆竹一樣勇猛。是火。時間關係,大家只觀看了過火儀式的「預熱」:各村隊伍從點起篝火的街旁穿行。而漸漸猛烈的火焰、野蠻的煙薰和迫近身體時的熱感已使大家興奮。查看網路,過火儀式是在夜晚,各村小伙子組成的棕轎隊「打著赤腳,在鑼鼓及同鄉的鼓舞聲中,抬起神轎一遍遍地沖入火海」(由一人高的「柴牆」築起的火堆),「將莆陽人民的神性、野性和血性融於一體」。(圖4)比起五花八門的現代藝術,這以聲音、身體與神對話、抒發心聲的方式更令人震動。

圖4:莆田南門元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张娜]虚拟民族志方法在中国的实践与反思
下一条: ·[李银兵 甘代军]危机、建构与反思:民族志科学性探析
   相关链接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杨俊安]文学与民俗的交融:《窦占龙憋宝》中的民俗生活
·[彭牧]从专家主导到社区参与:美国公共民俗学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形成·[王子尧]流动的市声:北京“杂吧地儿”的生活之籁
·[陶子煜]当局者观·[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
·[刘春艳]民间傻女婿故事的跨文类传播与文类互构·[林继富]跨界、破圈: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融入现代生活
·[黄元韬]乡愁视角下的农民工个人叙事研究·[贺少雅]冬至消寒会考论
·[郭宁]日常图景与心灵世界:动物精怪传说中的地方意义·[丁津津]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风热潮下融入现代生活的路径思考
·[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李向振]庙会献戏活动与村落生活的运辑
·[徐赣丽 张寒月]辨物居方:明代文人生活文化及其当代启示·[林旻雯]民俗生活中的掷筊实践与衍变
·[孙笑非]新式家具下乡: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家庭生活的变奏与空间秩序重构·[张建军]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数字时代的文化建档与公众参与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