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因类制宜 精准施策——曲艺保护的江西实践
  作者: 傅安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3-11 | 点击数:3943
 

  二、曲艺保护的江西实践

  江西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与保护单位、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基地、传承人群“五位一体”的保护机制,因地制宜、因类制宜,以此实现“精准施策、分类保护”,有效推进曲艺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

  (一)采取“十二个一”保护措施。江西要求每个省级以上的曲艺类项目,其所在地相关文化主管部门、非遗保护部门和保护单位必须制定一个五年整体性保护规划和年度计划、一个年度演出计划,聘请至少一个专家对口指导,组建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的传承人队伍,拥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传承排练场地、一个表演舞台,建立一套完备档案(数据库),每年举办一场专家座谈会,建立一个网络展示平台(也可以是网页),出版一本(套)书,制作一个宣传片,形成一个公共文化活动品牌。

  (二)实施分类保护。曲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而保护措施必须是全面的。江西在大力培养曲艺传承人群的同时,主要从不同曲种的生存发展现状、艺术特点入手,实施了一系列切合实际、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对只说不唱的项目,重点录制、保存老艺人口传的传统节目,经整理后出版并建立相关数据库;二是对又说又唱的项目,重点采录其蕴藏的唱腔曲调,记录总结说唱表演和乐器伴奏的特殊技巧;三是对以唱为主的项目,重视伴奏人才的培养,促进其艺术的全面传承和健康发展。

  (三)民间曲艺进艺术学院、国有剧团和文化馆。过去江西的曲艺传承人大多在民间剧团,由于种种原因,曲艺的传承乃至生存日渐式微。为此,除了引导各级政府通过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外,江西还将曲艺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请入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当地国有艺术剧团和文化馆,加大对年轻演职人员的指导和培养,促进曲种自身“造血”功能的实现。

  

南昌清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范金莲为学生做指导

  (四)营造良好的保护传承环境。曲艺的传承发展受外部条件影响较大,为此,凡省级以上曲艺类项目,其所在地文化馆均可免费提供固定的演出场所和排练厅,并积极组织开展曲艺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等活动,为艺人排练演出、传习授艺营造了良好的传承发展环境。

  

南昌清音参演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系列活动南翔戏曲庙会

  (五)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江西各级政府把曲艺纳入当地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性目录或具体购买目录,在展演等公共文化活动中进行传承保护。如根据永新小鼓和南昌清音特点创作的节目还先后荣获文化部第十四、十五和十六届“群星奖”,对曲艺的保护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对濒危曲种进行抢救性记录。一些曲种濒危的原因主要是后继乏人、表演生存空间小、自身缺乏生存活力或原有的表演艺术形态与时代审美需求不相适应。江西主要采取对老艺人的传统唱腔、作品进行录制,并纳入数据库建设等方法,把“根”留给后人去研究和借鉴。

  (七)保护、使用方言。曲艺作为“以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其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植被依托乃各地方言,没有方言就没有曲艺的独特性、曲种的丰富性。江西通过保护本地方言,为传承好本地曲艺培育良好的生态环境。如鼓励所在地中小学用普通话和方言进行双语教学,在相关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中,要求所属地区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保留一定比例的方言栏目等。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18-03-09
【本文责编:姜舒忆】

上一条: ·文化的力量——传统工艺工作站综述
下一条: ·[巴莫曲布嫫]青年赋权与参与式发展 促进可持续非遗保护
   相关链接
·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
·【我当代表这一年】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为非遗系统性保护鼓与呼·颐和园非遗插花展区 “花团锦簇、龙凤呈祥”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
·[朱红梅]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的活化实践·[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张玲 杜天龙]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鲁南五大调”·[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