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张隽波]革命节日的百年流变、纪念与再造
——以历书中的革命节日为例
  作者:张隽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1-06 | 点击数:7110
 

  二、1949年至今,30多个节日与革命相关

  百年来历书中革命节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节日,是对先烈的一种缅怀、敬仰和纪念。从1949年开始,先是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等各大行政辖区,后是各省农林厅、人民出版社、科学技术出版社,几乎每年都要精心出版一本历书,革命节日是历书中的一大亮点。

  新中国是从血雨腥风中走来的,由此产生了30多个革命节日,大致可分为三类:历史节点形成的重要日子,如国庆节、青年节、建军节、二七纪念日等;革命伟人、领导人和先烈的诞辰日和逝世纪念日;为了共同的革命宗旨而纪念的节日,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南北、东西自然环境差异极大,对于主要以指导农业生产为目的的历书编辑工作,显然不能一刀切,只能以各省为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编辑和出版。各省出版的历书中,节日标注有着明显的地域色彩,同时也可看出,除了较为重要的约18个革命节日基本得以完整保留外,其余革命节日取舍表现得较为随意。

  这18个革命节日在历书中长期存在,甚至每年都另辟专页,对节日形成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说明,分别为:1月21日列宁逝世纪念日,2月7日二七纪念日,3月5日斯大林逝世纪念日,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14日马克思逝世纪念日,4月22日列宁诞辰纪念日,5月1日国际劳动节,5月4日中国青年节,5月5日马克思诞辰纪念日,6月1日国际儿童节,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5日恩格斯逝世纪念日,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0月1日国庆节,11月7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节,11月28日恩格斯诞辰纪念日,12月21日斯大林诞辰纪念日。

  为形象直观地反映革命节日近70年在历书中的变化,以下选取1950年(24本)、1960年(25本)、1970年(15本)、1980年(28本)、1990年(48本)、2000年(15本)、2010年(15本)共7个整数年份的160余本历书,进行较为具体的分析说明。

  1950年历书中节日呈现两极分化格局。上海刘源记书局、福禄寿书局等民营书局的历书中仅有两节:元旦(正月初一)和植树节(与清明节同一天)。平原省农业厅、东北人民政府农林部等编辑出版的历书中,节日数量骤然增加,一般保持在40个左右。以平原省为例,45天中有47个节日,除了元旦、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4个传统节日外,其余的43个几乎全与革命有关。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同时改用公元纪年,留给各地编辑出版1950年历书的时间并不宽裕,除了北方地区紧跟形势外,其他地区因刚解放或待解放,历书中革命节日相对较少甚至没有。为此,参照1951年历书就可发现,革命节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呈“井喷式”增加。

  1951年历书中,节日和纪念日一般有四五十个,较少的有8个,较多的有60个左右。上海刘源记书局的1951年历书中,8个节日除了元旦和春节外,其余6个都是革命节日(三八、五一、五四、六一、八一、十一)。新华通书社编辑出版的1951年新华通书中,有63个节日,其中革命节日约有46个,与国外有关的革命节日有近10个:2月23日苏联红军节,3月18日巴黎公社成立纪念,5月9日苏联红军胜利日,11月7日苏联十月革命节等。此外,50年代初期的历书中,朝鲜、越南、民主德国、波兰、匈牙利等国的国庆日都进行了标注。

  1960年历书中,节日保持在20个至39个之间。较少的20个为山西省和河南省,传统节日约为5个,革命节日约为15个,但内容并不相同。较多的为黑龙江省38个和云南省39个,传统节日约为8个,革命节日约为30个。除了较为固定的18个革命节日外,另外的12个主要是: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纪念日,5月9日苏联红军胜利日,5月30日五卅惨案纪念日,7月7日抗日战争纪念日,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10月2日国际和平斗争日,10月19日鲁迅逝世纪念日,11月10日世界青年节,11月17日世界学生节,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纪念日。与1950年历书相比,1960年的多本历书中新增了两个革命节日:3月5日斯大林逝世纪念日和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纪念日。1970年历书中,节日一般保持在20个左右,较多的江西省新华书店和北京日历厂出版的历书,分别为29个和28个。较少的有18个,以农业出版社的历书为例,18个节日中除了元旦和春节,16个革命节日中有5个是革命领导人的诞辰纪念日,其余11个分别为二七纪念日、国际妇女节、国际劳动节、中国青年节、国际儿童节、党的生日、抗日战争纪念日、建军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庆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节。这一时期的历书中,12月26日大都标注着“伟大领袖毛主席寿辰”。

  由于正处在“文革”时期,大家都在过一个革命化的节日,历书中传统节日仅剩下元旦和春节,其余的全为革命节日,且全国各地出版的历书较为一致。最多和最少相差的10个节日主要有:革命领导人的逝世纪念日,3月18日巴黎公社纪念日,5月7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五七指示》发表四周年纪念日,5月16日中共中央《通知》发表四周年纪念日和5月30日五卅纪念日。

  1980年历书中节日数量与1970年基本持平,都在20个左右,但内容有所变化。传统节日还是仅有元旦和春节,剩下的全是革命节日。最少的是四川出版的历书,7个纪念日分别为7位革命领导人的诞辰日,较多的是河南和陕西出版的历书,都为29个节日。这29个节日与1970年的29个节日内容不同,去掉了与“文革”有关的节日内容,增加了3月12日植树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逝世纪念日,其余基本一致。

  1990年前后是历书出版的高峰,除了各省的科学技术出版社在出版外,个别省的人民出版社、新华书店、新闻出版局等部门也在出版。这一年的历书中节日数量分为17个左右和30个左右两大类,17个节日的一般包括妇女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7个革命节日,及元旦、腊八、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8个传统节日,还有植树节、教师节等新兴节日。30个节日的除了以上的节日外,又增加了马克斯、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宋庆龄、鲁迅等革命家的诞辰日和逝世纪念日。上海科技出版社的历书中有了国际护士节,这一外来节日时隔近半个世纪回归历书,标志着历书中的节日开始呈现多元化特点。

  2000年历书中的节日数量相差悬殊,最少的是山东科技出版社11个,最多的是气象出版社82个,一般在15个或30个左右。新增的4个革命节日为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纪念日、邓小平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30个节日的历书,除去约18个在历书非常固定的节日外,又分两类,一类是有革命领导人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一类是增加了世界性的节日。历书中有82个节日、纪念日比较少见,增加的约50个节日包括我国的节日,如全国爱牙日、全国助残日、全国土地日等,其余的多为国际性节日,如国际奥林匹克日、世界无烟日、世界旅游日等。国际上流行的母亲节、圣诞节、愚人节等也开始出现,但仅见于个别版本。

  2010年历书中的节日类型与2000年基本相似,新出现的节日和纪念日有:学习雷锋纪念日、孔子诞辰纪念日、中国情人节等。节日较少的是浙江科技出版社编辑的历书,有15个节日和纪念日,革命节日占了7个,较多的是河南科技出版社的历书,有47个节日和纪念日,革命节日占了约1/3。一般省份的都在30个左右,革命节日约占10个,比较固定,其余节日取舍较为随意。

  此外,百年来历书中较少出现,甚至昙花一现的革命人物诞辰或逝世纪念日中,还有以下人士:秦邦宪、瞿秋白、任弼时、李大钊、王若飞、李兆麟、续范亭、袁世凯、廖仲凯、陈英士、朱执信、林森、金日成、胡志明、拉科西、加里宁、高尔基、米邱林、陶行知、聂耳、冼星海等。

  三、革命节日,一个向先烈致敬的时间

  革命节日创设一百多年来,在历书中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又到被“稀释”。现实生活中,近40年的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巨大影响和改变,节日生活也不例外,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革命事件离当代人越来越远,以纪念革命历史事件的革命节日,有渐渐远离公众视线和生活的迹象。

  可喜的是,国家并没有忘记历史。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每年的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决议的通过,使得这3个再造的革命节日举世瞩目。

  2014年9月30日,首个烈士纪念日,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天安门广场,与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出席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4]2014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5]2015年9月3日,我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6]

  再造革命节日的高规格纪念,缅怀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也给了普通民众一个向先烈致敬的时间。这些革命节日的设立,给全社会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无数革命先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7]287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习近平还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革命节日及其由此产生的纪念、庆祝、缅怀等活动,都是革命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节日脱胎于中国革命史,而中国革命的历史,就蕴含着高超的政治智慧、坚定的爱国信仰、无私的奉献精神。南湖红船、二七大罢工、南昌起义……都是耳熟能详的地标或事件,也是革命节日的起点,也无一例外因为“红色”而典藏了历史,而今又穿越了时空,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中的神圣坐标,也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和创作源泉。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毛巧晖]《民间文学》与新中国民间文艺学
下一条: ·[孟和套格套]社会民俗与生态环境变迁的个案研究
   相关链接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
·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朱佳艺]地方传说的“合并—分流”模式
·[张云莉 张隽波]“节气”考略·视频 ‖ 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
·[刘魁立]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 20周年·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在线专题研讨会召开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即将召开·[张云莉 张隽波]植树节:一体多面的现代节日先行者
·[郑亮]世人有眼应未见 ——纪念段晴老师和她的氍毹·[张隽波]百年革命节日的仪式礼仪变化初探
·[雷伟平]民俗叙事:岁时节令习俗中避瘟叙事及其价值研究·[钮泓宇]神器、乐器与纪念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