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马未都]《手艺中国》:细微之处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作者:马未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2-30 | 点击数:5704
 


用黏土制成的磨稻谷的磨盘 (摘自书中)

《手艺中国》,[美]鲁道夫·P·霍梅尔  著,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序言】《手艺中国》记录了120多小类,千件之多的劳动工具和器物,几乎涵盖中国人日常所用。若把书中宝贵的实物图片一张张排列起来,基本构成了中国传统劳动工具和器物全景图,一幅中国物质文化史的长卷。

  这些东西,有的我们永远找不到了,有的正在消失……是霍梅尔用他的相机和尺笔,帮我们记录下了那些过去的事情……

  《相机和尺笔下的中国手艺》为本书序言。

 

  这是一部读来令人感动的书。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美国人,在中国内地走村串户考察了8年,回国后又潜心研究了10年,以严谨的态度著成此书,用自己的相机和尺笔,为中华民族留下了珍贵的史料和生活记忆。

  农耕民族推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手工业随之发达。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面朝黄土耕作,利用工暇之时制作生活工作所需,凡用具、工具、农具、家具以及衣帽鞋袜都自己动手制作,久而久之,手工成为了手艺。

  较之工业文明,手工业文明更能寄托人类的情感。人们将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化解,成为一条条有效的途径,通向幸福之门。人们用思想和双手编制生活景象,制造工作便利,在生活中提高质量,在工作中提高效率。

  中国手艺的积累大都以实物诉说。中华文明硕果累累,仰韶的彩陶、良渚的玉器、先秦的青铜、汉代的漆器、唐之金银、宋之陶瓷,元明清不胜枚举,中国古人的手艺不经意间将生活艺术化,让后人仰而视之,诚惶诚恐。

  而劳作之中,工具成为帮手,让手工业趋于便利,然后得以长足发展。中国传统手工业在生活与工作两大领域各显神通:生活上,中国人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将手工艺术化;工作上,工具的发明及使用成就了几千年的中华灿烂文明。

  可惜我们少有人记录这些,也少有人珍惜这些。倒是一个美国人在90多年前,为我们做了如此重要的记录。今天读来,仍让人心动。一个美国人,在中国大陆上由北及南,孜孜以求地将这个国度几千年来积累的文明做了客观的考察,事隔近百年,我们再看它时几乎就是完备的总结。因在那之后,中国陷入战乱,继而又置身于高速度的建设,使这些古文明积累成了残缺不全的记忆,而鲁道夫·P·霍梅尔所做出的一切,为我们直观地补上了这些残缺。

  工业化文明、信息化文明将人类文明带入高速行进的轨道,与手工业文明漫长的历史相比,可以说日新月异。但是,文明有善果,亦会出现恶果,善恶之间,多为一念之差,人类还常常浑然不觉,只有靠时间才能做出终极判断。

  本书作者恰恰在中国工业化前夕来到中国,又付出了极大精力和毅力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任务,才让我们今天有幸看到我们自己百年前乃至千年前的缩影,而这缩影的每一细微之处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

  手艺具有思想,思想能放出光芒。对中国人来说,手艺是古代中国的命根子,我们曾长久地攥着这命根子,让民族长寿至今。

  谨以为序,并向作者、译者、编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文章来源:中新网-城市晚报 2011年12月29日 16:4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苗得雨]民歌中的鬼谷子、孙膑和庞涓
下一条: ·[张宏宏 李燕妮]守望精神家园 彰显节日文化
   相关链接
·[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
·[杨秀]手艺人个体的时代应变·[徐媛]传统技艺类“非遗”中的身体研究
·[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传承老手艺 激活新动力
·[孟子凡]机械参与生产的非遗传统技艺·[胡玉福]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标准研究:以鲁锦项目为例
·刘魁立 等:非遗老手艺,如何化为脱贫新动力·逾两百项中国非遗传统技艺黄山斗艳 非遗文创产品受捧
·[仵军智]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市场开拓研究·济南泥塑兔子王:希望将手艺传承下去
·[王明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身份实践·[钟福民]作为传统手工艺传承微观生态的手艺人家庭研究
·[徐仕佳]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市场、消费与身体性规训·[王明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身份实践
·[王均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过程与社会性别角色再生产·[林继富]记录民俗学:民俗学研究范式创新的基础
·[王明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身份实践·一位民间手艺人的大国工匠情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