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马来西亚二十四节令鼓创始人:盼节令鼓扎根故里
  作者:郭军 廖丽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7-17 | 点击数:7771
 


  中新网广州7月15日电 题:马来西亚二十四节令鼓创始人:盼节令鼓扎根故里

  二十四面单皮鼓上用书法题写着二十四个节令,鼓手敲击、舞动的肢体语言,气势磅礴的鼓声……13日,马来西亚新山中华二十四节令鼓队首访广州,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诠释传统文化。其创始人之一陈再藩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文化之旅,希望二十四节令鼓能够在故里广州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祖籍广东潮州的陈再藩,是马来西亚第二代华裔。1988年,他和著名作曲家陈徽祟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令为创意,结合传统书法艺术的特点,创作了二十四节令鼓。“海外华人对祖先的文化有强烈的情感,离开得越远就越想念祖先。” 陈再藩强调,鼓乐是节庆的声音,鼓是传统的脉搏,二十四节令鼓的创作就像一种来自中国古老文化的呼唤。
 

  陈再藩说,目前全世界用的二十四节令鼓都是广州制造的南方单皮鼓,他最希望二十四节令鼓能回到鼓的故里。此次马来西亚新山中华二十四节令鼓队访问广州,在广州埋下一颗“种子”,相信能够落地生根。

  早在1997年,二十四节令鼓就由马来西亚留学生带进了中国,在福建华侨大学开花结果。随后,二十四节令鼓在中国的炎帝陵、北京鼓楼、潮州故乡、梅州等地擂响,更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文莱等地生根发芽。

  陈再藩介绍,二十四节令鼓以击鼓为基础,加上武术、舞蹈和配乐,形成自成一格的艺术。二十四节令鼓鼓阵的表演充满中华色彩,其中或有农夫春天耕种的动作,或有秋天收割的动作,队形变化繁复,节奏快慢有致。最为奇特的是,二十四节令鼓是没有鼓谱的,全是由鼓手发挥想象力创作,所以一直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

  二十四节令鼓诞生后因其气势磅礴、鼓舞人心深受马来西亚华族喜爱。陈再藩告诉记者,目前马来西亚大约有200多支二十四节令鼓队,超过2万名鼓手,鼓手多为年轻人。2009年,大马文化部宣布二十四节令鼓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令鼓也成为马来西亚仅有的两个由华族创作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文化需要创新,但创新不一定是‘无中生有’;创新不是放弃旧东西,而是让旧东西走出去。”陈再藩说,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二十四节令鼓就是对中华文明的一种继承和创造,所以鼓声一响,总是容易令海外华人感受到共鸣。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7月15日 12:06

上一条: ·[陈伟明]台湾少数民族的丧葬民俗文化
下一条: ·[莫纪德 赵元海]恭城瑶族家庭习惯法初探
   相关链接
·[张治]媒体创新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的实践初探·[雷伟平 宋军朋]三官信仰在马来西亚的谱系与文化认同
·关于征集“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研究课题”选题的通知·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在京成立
·[刘卷 王敏]基于二十四节气与地域文化符号的叙事性产品视觉设计研究·[张婉婷 刘芳芳]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传播的创新方式研究
·[童方云]《二十四节气菜·宴》在常州的呈现·关于召开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网络视频会议)的通知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倡为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经验·“二十四节气文化艺术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
·专题║ 二十四节气——历史智慧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刘晓峰]二十四节气与古代科学精神
·[郑艳]春秋代序 日月不淹·[张勃]顺天应时: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精神
·[梁珊珊 祝鹏程]从田园到城镇:二十四节气之于当代的意义·[杨秀]人间四月天之立夏
·[龙晓添]秋向此时分:丰收的节气与节日·[袁瑾]二十四节气:天人共生的中华时令智慧
·[邵凤丽]天时与人伦的融通:二十四节气中的祖先祭祀礼仪·[王加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功用与当代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