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仁钦道尔吉]关于《江格尔》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仁钦道尔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5-16 | 点击数:17876
 

 

《江格尔》的形成过程类似于荷马史诗和印度两大史诗,最初是零散的口头传说和诗篇,经过数百年来民间演唱艺人的加工整理和润色,才形成为长篇史诗。学术界认为,《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形成前,几百年间,有关特洛伊战争的零散传说和史诗篇章靠着古希腊乐师的背诵流传下来,约于公元前9—8世纪盲诗人荷马根据那些零散的篇章整理成两部史诗。荷马是口头整理的,约公元前6世纪开始出现了一些繁简不同的抄本,史诗的内容和形式基本上固定下来了。同样,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起初也是口头流传,最早的部分产生于公元前4—3世纪,最后成书却在公元以后。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到底怎样形成,没有人做过系统的考证。但有的学者提出了一些看法。如俄罗斯的卡尔梅克学者阿·科契克夫认为:“起初有过一个人的传说,也有过一个人的故事”,“可能是很早以前有过关于孤儿江格尔一个人的故事”。他的依据是朔尔、雅库特等西伯利亚突厥民族都有一个孤儿的史诗,卡尔梅克人有关于绰罗斯部起源的传说。这种一个人的传说同基督教关于亚当的传说一样,都是以古老的初人概念为基础的[①]。蒙古国学者娜仁托娅也认为,可能有过反映江格尔与蟒古思(恶魔)斗争的传说,这一传说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史诗。笔者曾考证过《江格尔》与蒙古族卫拉特人的传说和古老史诗的传承问题[②]。在此做个补充和进一步探讨。
 
 
历代口头诗人们运用各种各样的古老蒙古及世界性的神话传说材料,使《江格尔》逐步丰富和发展成为神话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英雄史诗。诸如孤儿灭蟒古思的传说。孤儿成汗王的传说、神箭手传说、巨人传说、飞毛腿传说、举山大力士传说、三仙女传说、天鹅姑娘传说、化作美女的妖精传说、黄铜嘴黄羊腿妖婆传说、下界寻人传说、地下库克达尔罕(青铁匠)的传说、驯养野生动物的文化英雄传说等等,在《江格尔》的不同诗篇中出现。史诗的主人公江格尔和雄狮勇士萨布尔都是孤儿。江格尔刚刚两岁,蟒古思袭击他的国土,其父乌宗·阿拉达尔汗夫妇被杀害,江格尔成为孤儿。从三岁起,江格尔跨上阿兰扎骏马,先后征服了多种蟒古思和舒姆那斯(妖精)。孤儿江格尔刚刚七岁,英名传遍四方,被推举为宝木巴国的可汗。塑造这一形象时,民间艺人们运用了传统的孤儿灭魔传说和孤儿成汗王的传说,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同一人物身上。在蒙古族民间,尤其是在卫拉特人中有多种神奇的孤儿传说。如卫拉特故事《孤儿灭蟒古思》[③]和史诗《孤独的努台》[④]描绘了孤儿报仇雪恨,消灭杀害其父母的蟒古思的故事。在后者中说,曾有过一位巴彦,他有毛色不同的一批批马群,自己骑的是一头飞驰的白犍牛,他有一男一女,女儿叫努台。15头蟒古思袭击、杀害了巴彦和他的白犍牛,烧毁了他的家,抢走了他的妻子和家畜。巴彦被杀害之前,让兄妹二人同骑一匹高大铁青马逃走,他们二人受尽世间痛苦,经两代人的英勇斗争消灭了蟒古思。这个故事同卡尔梅克版本中所说的当敌人袭击时,童年江格尔和洪古尔二人逃到深山密林中,后来向敌人报仇的情节有某种相似之处。此外,卫拉特英雄史诗《杭格勒库克巴托尔》、《北方孤独的伊尔盖》、《那仁汗传》以及准噶尔或绰罗斯的贵族起源传说中都有孤儿成汗王的传说。《北方孤独的伊尔盖》[⑤]里,那仁汗骑着黑红马,在山林中狩猎,他发现了一个婴儿。这个婴儿躺在柳树影子下,旁边猫头鹰在叫,身上披着桦树皮,吃着桦树枝上滴下的乳汁。给婴儿起名为北方孤独的伊尔盖,人们以为这是汗霍尔穆斯达天神或山神赋予的婴儿。新疆一诗篇中说,勇士蒙根·西克锡力克在深山密林中发现了乌宗·阿拉达尔汗的孤儿,是山神扶养的,将他带到家里收养,给他起名为江格尔。二者之间有相似之处。和这个传说有密切联系的是关于绰罗斯贵族传说。卫拉特文献记载:“一位猎人在无人烟的森林中狩猎,捡到躺在一棵树下的一个婴儿,把他抚养长大了。那位男孩所在的树像个绰罗格(管嘴状),因此给他起名为绰罗斯。树汁滴在婴儿的嘴里成为养料。在他附近除了猫头鹰外,未见其他动物。由此称他为以柳树为母,以猫头鹰为父的男孩。因为有这种身世,以为他是上天之外甥儿,那些捡到他的人们在他长大后把他奉为诺颜(首领或官人)。他的子孙成为贵族,抚养他的民众作了他的阿拉巴图(属民),他们成为准噶尔部”。[⑥]这些现象说明,相似情节的孤儿传说,以不同人物名字在卫拉特各部人中广为流传。卫拉特人的孤儿传说与孤儿出身的江格尔可汗形象之间存在着源流关系。孤儿成汗王传说,在蒙古、突厥和藏族等整个中央亚细亚人中普遍存在着,《史记》、《汉书》等一系列汉文史书和蒙古文献都记载了不同时代的变体。正如阿·科契克夫所说,这种孤儿传说与初人概念有渊源关系。
《江格尔》里出现不少巨人、大力士、飞毛腿和神箭手母题。洪古尔的父亲蒙根·西克锡力克具有大力士和飞毛腿双重性格,史诗中描绘道:“西克锡力克,洪古尔的父亲,万夫不当的大力士,他怀抱着一坛美酒,放在右膝上畅饮。这一坛酒,五百个勇士也抬不动。”史诗里又说,有一次洪古尔与情敌马拉查干摔跤比赛,怕老人跑来较量。把蒙根·西克锡力克拴在大铁车上,五千名壮汉按住,不让老人上场。可是,当洪古尔处境危急时,老人暴跳如雷,拉坏了大铁车,将五千名壮汉甩得远远的,跑进摔跤场,扭断了名将马拉查干的手脚。同时,蒙根·西克锡力克身上具有飞毛腿形象的痕迹。史诗描绘道:“四面八方扬起尘土,江格尔的三十三名勇士,纷纷飞马来到,蒙根·西克锡力克老人,肩上扛着他们的东西,跑在三十二名勇士中间。”另一处说:蒙根·西克锡力克老人,听到江格尔的长枪折断的消息,拄着檀香木的手仗,背着盛满美酒的巨坛,两步迈过一个大盆地,一步迈过一个小盆地,来到战场上见到了洪古尔。阿·科契克夫指出,这个人物类似于卫拉特传说中的雅布干莫尔根(意为步行神箭手)。他的原型是原始步行猎人(雅布干安格钦)。雅布干莫尔根集巨人、飞毛腿、神箭手于一身。他坐上十八架马车,马车陷到地里,十八匹马一点也拉不动。他徒步行走,别人一天的路程,他迈一步就到,别人两天的路程,他迈两步就到。一只大凤凰遮住太阳,百姓见不到阳光,他去一箭射中凤凰,怕它丢下来压倒百姓,只射丢了一根毛,那根毛也压塌了城墙。《江格尔》里有种种关于神箭手的描写,描绘勇士哈布图温格道:“他的神弓利箭世间稀有,弓垫上雕刻着公绵羊和野羊,弓附上雕刻着搏斗中的虎熊,弓背用九十只公羊角捆成,箭杆有棱,雕着花纹,箭尾的搭口是黄金。他的箭术高超出众,高耸入云的檀香树上拴一条黄线,他能把丝线射断”。《萨里亨·塔布嗄的婚事之部》里,萨里亨·塔布嗄隐身变成秃头儿去参加争夺美女的射箭比赛:“小秃子手挽金弓,从黎明拽到正午才发射,箭尖喷射熊熊火光,箭尾喷出黑烟杂杂,它将金针针眼射豁,落到图门河的源头,燃起一片野火”。[⑦]这些现象说明,《江格尔》里的巨人、大力士、飞毛腿、神箭手、天鹅姑娘和妖精等母题来自蒙古族、汉族及世界各民族中普遍流传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木塔里甫 吾云]史诗中的神树母题
下一条: ·[祝注先]两汉时代少数民族的诗歌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左红卫]对新疆民间剪纸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朱世桂]我国特色茶文化遗产“末茶”(抹茶)发展沉浮及其传承创新·[周逸敏]常州庙会和节场的特色与新时期发展
·[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
·[张玲 杜天龙]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鲁南五大调”·[张洁]宁夏乡村旅游与非遗融合发展研究
·[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徐文柏琪]青白瓷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谢晨]红间绿花团锦簇:滩头年画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