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记忆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历史记忆

[王侃]年代、历史和我们的记忆
  作者:王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4-02 | 点击数:9930
 


  关于记忆,在德里达式的理解中,其真伪的辨析已不再重要,至少不具有关键性。正如我们通过记忆来呼唤“鲁迅”,我们试图唤起的不是专名之后的肉身,而是其意义和价值。同样,当文学以记忆的名义展开时,我们同样不必拘泥于对记忆现场的复原,而应当留意记忆所提供的某种价值和意义。

  定义“记忆”的途径很多:人类学或文化学的,病理学或精神分析学的,历史学或伦理学的,以及艺术或美学的。所以“记忆”在雅克·德里达看来是多义的。各执一端的阐释,容易使“记忆”的有关讨论陷于莫衷一是的境地。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德里达为纪念保罗·德曼逝世而撰写的文章中对“记忆”的定义。他写道:“我们悲痛之中称之为保罗·德曼之生命的东西,是我们记忆中保罗·德曼本人能对保罗·德曼的名字作出应答,并为保罗·德曼的名字作出担保的时刻。人去之时,专名留下,我们能够通过专名来命名、呼唤、援引和指称,但我们知道,我们可以想象,保罗·德曼本人,持名人和所有这些行为、参照物的独特的一极,将再也不能作出回答,他自己再也不能作出回答,而永远只能借助某样东西作出回答,这样的东西被我们不可思议地称作我们的记忆。”

  记忆是个人写作的内在驱动力

  记忆,在很多时候都被认为是文学的源头,是作家个人写作的内在驱动力。按照弗莱在原型理论中的说法,文学是神话的位移,简言之,文学是对人类童年记忆的复制。人的一切行为,包括作家的写作行为,其根本的动机来源于深不可测的潜意识,来源于只可在记忆中回溯的童年经验。不计其数的作家都曾以现身说法印证了上述理论的合法、合理与合情。中国的当代作家里,余华喜欢说“只要一写作,我就回家了”。这里所谓的“家”,指的是有着马家浜文化遗传的、滨海地理风情的,有着未被普通话严重侵蚀的越地口音的江南一隅,指的是汇聚了余华丰富童年记忆的故乡海盐。苏童则声称自己在“用写作挽留过去的记忆”,他在多次的演讲和访谈中将自己的写作动因归于对童年时两个事件的记忆:三岁时从河对岸打到自家门楣上的一颗子弹,以及九岁时得的一场大病。在余华的小说里,到处是“家”的影像,而苏童的小说则有着在童年经验中凝成的忧郁气质。毫无疑问,文学与记忆的关系因此被钉死、被固置,变得不可更改。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作家的写作,不管是出于对记忆的追述,还是出于对记忆的逃避,他们的出发点其实毫无二致。

  “文本性”作为历史的基本属性

  另有一些作家会对记忆的文学功能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记忆是不可修复的,尤其是记忆的彼时现场是不可再生的,也是不可能重新抵达的。不管是文学进入记忆,还是记忆进入文学,其结果都是记忆被修正、改写甚至涂抹。何为历史?历史就是关于历史事件与历史经验的记忆。美国历史学家贝克尔说:“历史就是被记住的东西。”但新历史主义认为,历史现场同样也是不可复原、不可抵达的;所谓历史,其实是留存于文献的各种语言组织,“文本性”是它的基本属性。语言或文本,毕竟是不透明的,并且究其本质是带有隐喻和修辞性质的,而所有的叙述话语又都是带有意识形态立场的,因此,语言或文本既可能是引导人们追溯历史记忆的林中路,也完全可能是阻碍人们洞察历史的障目一叶。尽管“文本性”与“文学性”之间仍然有关键性的差异,但显而易见的是,“文学”与我们狭义上理解的“历史”显然是冰炭不可同器。文学与历史,毕竟分属不同的范畴,文学讲求“雅”,历史追求“信”,信与雅之间,大多数时候不惟不能共处,它们之间还彼此消解。比如,当《史记》被称为“无韵之离骚”时,其作为“史”的信度其实无形中被损害。人们倾向于相信,“鸿门宴”中的许多细节并非历史还原,相反,是文学想象,甚至只是顺应作家个人情趣的文学虚构。项庄真的舞剑了吗?范曾真的举起玉玦“示意者三”了吗?历史真的如此这般地发生了吗?——今天的文学理论已能轻易地揭开其中的修辞术,所以今天人们更愿意相信那是文学。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3-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笔谈:历史的记忆与失忆
下一条: ·[王明珂]炎黄子孙是谁?
   相关链接
·[周福岩]民俗/民间文化的伦理理性: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化政治之间·[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
·[张筠]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俗学主动:传承、实践与现代性·[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李欣然]童谣,游戏与操场: 艾欧纳·欧匹和彼得·欧匹的儿童民俗学研究
·[李盛]文艺现代性的中国实践·[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
·[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丁庆旦]断裂的传统与现代性自救
·[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
·[朝戈金]口头诗学的文本观·[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
·[张成福]历史记忆、文化资本与国家级非遗·[俞玲]变“节”惟新:中华传统节俗的现代性困境与发展路径探析
·[邢莉]当代乡土社会神圣空间历史记忆的重构与族群关系的再生产·[黄彩文 于霄]地方节日的历史记忆与仪式表征
·[刘薇]怒族神歌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