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张举文]传统传承中的有效性与生命力
  作者:张举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1-10 | 点击数:11017
 


  摘 要:无论是仪式中的行为,还是叙事中的母题元素,无一不是因地理、经济、政治以及宗教信仰等原因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新的礼仪与母题不断修正或更换现有行为或元素以便适应新的社会状况。通过对近年实地观察到的仪式与叙事活动的分析,简论传统传承中的有效性与生命力这一对概念,对传统能经历各种社会冲击而延续发展或被摈弃提出有益思考与讨论。
  关键词:仪式;入殓;故事类型;月老配婚;传统有效性;传统生命力
        作者:张举文,崴涞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美国西林 97301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是具有内动力而不断变化的,不是静态的。然而,为什么有些传统得以传承下来,有些被摈弃;有些会继续下去,有些正在消失?通常的共识是,对传统的传承在于实践者的选择。那么,实践者为什么会做出一定的取舍呢?因为他们选择对其有意义的传统部分。可是,这种意义是怎么决定的?是什么因素造成实践者做出这样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传承传统的自觉行为吗?是实践者的选择本身,还是传统自身决定了它的延续?实践者是传统传承中的媒介体还是动力?对这些问题的理论讨论将有益于对现实的理解。本文基于一些案例,仅围绕可以有助于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的一对概念——传统传承中的有效性与生命力,从民俗学角度做简单讨论。

  二、两个案例

  (一)一个礼仪的创新:骨灰入殓

  2005年7月,本人在辽宁省建昌县较偏僻的王杖子村观察了一次丧葬仪式。该村不象其他附近一些村子那样有较明显的信仰标志,如佛、孙悟空、基督等,自认为是“没啥特别的”传统的山区农耕村子。在仪式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个“新”的入殓礼仪,即骨灰入殓。

  “入殓”是有两千多年文本记载的一个礼仪,即将逝者遗体浴后着装(小殓)然后置于棺内后封棺(大殓),最后出殡下葬。《周礼》中“小宗伯之职”便包括“大殓小殓”,“丧祝……掌事而殓饰棺焉”;《仪礼·聘礼》中有“为之棺殓之……则既殓于棺”;《仪礼·士丧礼》中“奉尸殓于棺”;《仪礼·既夕礼》中有“小殓辟奠不出室…… 大殓于阼”;《礼记·丧大记》中有“小殓于户内,大殓于阼……”;《礼记·问丧》中有“三日而殓”等记载。这些记载都说明该礼仪是整个丧葬仪式中一个重要礼仪。时至今日,民间仍在实践和传承“三日而殓”的传统。

  王杖子村礼仪的“新”是指传统的入殓是针对整个遗体,而在此所观察到的是针对骨灰。现代的火化不同于历史上的或佛教中的火化。这里的骨灰入殓相当于传统的“大殓”。近几十年来在中国的火化实践中常见的是将骨灰置于骨灰盒中,再将其(在城市)存放于灵堂(馆)或是(在农村)以土葬方式埋入地下。所以,在此所观察到的可视为一种新的入殓礼仪,具体进程是:

  将火化后的骨灰以“接灵”礼仪接送到已经置于庭院的灵棚下的棺材边,然后再将装骨灰的红布包打开,根据骨灰中的一些块状判断是哪个部位,然后将其放入已经摆在棺材里的寿衣中的对应部位。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头部和四肢的块状骨骸。当然只有极少是可辨认的。执行此礼仪的是孝子和几个近亲。之后,将寿衣摆好,再置入其他随葬品,最后封棺,此礼毕。对此,当地人的说法是,不火化不行,棺材里没个整人也不行。这样处理了有棺材、有衣裳、有胳膊有腿,啥也不缺。

  至于这种骨灰入殓礼仪从何时兴起,没人能说清楚。根据不同说法的判断应是近二、三十年兴起的。直到2009初,该地区偶尔还有土葬,是因为个别家有特殊关系,“钱花到了”。该县城里和乡里还有一些做棺材的家庭生意,说明需求还有。

  (二)一个故事类型[“前定妻子”(Predestined Wife)]中的元素的形成与传承

  2006年6月,本人听到“故事大王”谭振山讲“月老配婚”的故事[1]。这个故事他讲几十年了。当年,谭震山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且是其中唯一的个人。

  首先,“月老配婚”是个有文本传统的故事,谭震山的讲述可视为一个口述异文(variant)。一般认为,唐朝李复言的《续玄怪录》(约827 – 836)中的“韦固”(定婚店)故事是“前定妻子”故事类型的最早文本记载。阿彻·泰勒(Archer Taylor)通过比较全世界40多个变文和异文,将该故事类型的核心母题元素归纳为[11]:1)对一个出身低下的女孩的婚姻预言;2)未遂的谋杀留下伤疤;3)通过伤疤证明预言的实现。(但是,“月老”与“线”这些元素在唐初戴孚的《广异记》中已有出现,只是没有伤疤这个母题元素。)

  该故事中“月老”与“冥书”和“红线”元素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说是该故事类型在中国流传千余年的核心原因或动力。简单讲,“月老”在唐朝的文本化是此前上千年的历史、文化、信仰和伦理观发展的一个高度归纳的象征,这可以从这条线索看出:《诗经》多首歌中的“媒”以及“伐柯”的(象征)元素,《周礼》中的“媒氏”之职,《史记》中有关给张良兵书的“老人”的故事,《晋书》中“君在冰上与冰下人语,为阳语阴,媒介事也。君当为人作媒”所形成的“大冰”或“冰人”的象征,《广异记》之“阎庚”故事中预言并促成婚姻的“鬼”与其“线”,《续玄怪录》之“定婚店”中的“老人(月老)”与“赤绳子”,以及此后的多部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如《太平广记》、冯梦龙的《情史》、《红楼梦》等)将“月老”与“红线”元素进一步巩固和流传,直至今日。

  而与此文本传统对应的是口述传统。通过比较1980年代《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所提到的17个文本[2],以及其他几位辽宁地区的故事讲述人的变文[1-2],[3],特别是谭振山多次讲述的“月老配婚”的变文[3],可以明显看出,“月老”元素不断突出,而“冥书”和“红线”元素则在所有的这些变文中都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石头”或“土坷垃”。

  上述两例可视为代表信仰行为和口头叙事传统在中国传承的事例。另外,海外华人与华裔的中华文化传统的传承实践也是讨论该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有诸多事例可探讨。有关的一些理论方法思考,包括对传统传承中的有效性与生命力的定义,本人有另文[4]讨论,不在此赘述。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黄涛的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民间民俗,两岸血脉中的精神纽带
下一条: ·[赵旭东]乡村文化的釜底抽薪:高密印象
   相关链接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马盛德]仪式与舞蹈
·[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张芸朵]“热闹”:宁夏燎疳节的身体感研究
·[杨吉然]滇西地区“开财门”仪式研究·[徐鹏飞]生长与式微:农村丧葬仪式的变迁
·[席晓燕]宗族祭祖仪式的文化重建·[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
·[温秀秀]仪式文艺视域下新时代赣南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沈福裕]仪式与功能:栗园围香火龙的文化解读·[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
·[裴新华]大宾与“先生”:仪式专家的知识融合实践·[宁祥文]开锁仪式主持者身份的建构
·[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路转红]肃北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研究
·[刘微]《青蛙儿子》故事探析·[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
·[林诗瑶]婚嫁仪式中的身体实践与身体意义·[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