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刘锡诚]《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论》序
  作者:刘锡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6-06 | 点击数:4831
 

 

高有鹏先生承担的全国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中国现代作家民间文学观研究”,经过几年的学术探索之旅,日前已经完成并结项,其最终成果《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论》就要出版了。这部著作是他写于前几年的《中国民间文学史》的姊妹篇,不仅为中国民间文学学术研究的园地里增添了一束别开生面的史论之花,也显示出作者在学术研究中孜孜不倦的追求与开拓的精神。我对这部书的出版,表示一个同行老兵的衷心祝贺。
作为诞生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启蒙运动中的一门新兴的人文学科,中国民间文艺学从无到有,由浅入深,从单一学科的研究到多学科的参入,几代学人苦心经营,熔铸传统国学研究与西方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创造自己的民族的学科理论体系,而今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漫长道路。尽管在学科建设方面还很不完善,学科地位还很脆弱,理论开拓也还有很大的空间,但应该说,到20世纪末,中国民间文艺学已经初具规模、蔚为大观了。民间文艺学由三个有机部分(分支)构成,即:民间文学理论、民间文学作品搜集与研究、民间文学学术史。前两部分,即民间文学理论和民间作品搜集与研究,学界所做的工作比较多,成果积累也比较丰饶,特别是近20年来有了很大的突破。而后一部分,即民间文学学术史的研究,则相对薄弱。这部书所论之中国现代作家的民间文学观,又是中国民间文艺学史研究的重中之重。因为在我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创始者和先行者们几乎清一色的是一批学者型的文学家,民间文学也一直被作为民众的文学而登堂入室的,胡适、鲁迅、茅盾、郑振铎也好,闻一多、朱自清也好,他们都是把民间文学擢升到“文学”这个“大雅之堂”的先辈文学家,他们积极地、开创性的参与了中国民间文艺学的理论建设,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正如作者所阐述的,在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对民间文学的文化价值及其在对包括文学在内的中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的重新认识和发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整个20世纪中国人文学界对民间文学的文化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发掘上具有时代意义的转折中,一批中国现代作家的历史功劳是不可低估的,他们的论述或曰理论,推动了新文学的发展和现代学术格局中的文化研究。
诚然,中国现代作家的民间文学研究与评述,并非中国民间文艺学史的全部。在作家之外,还有历史学家、民族学家、社会学家的参与,从而也给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学坛造就了多种流派共存的多元格局。多学科学者的积极参与,带来了民间文艺学理论和方法的多样性。而即使作家之中,也并非都持有同样的观点和方法。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在中国民间文艺学诞生的初期,英国人类学派(以弗雷泽和安德鲁·兰为代表)曾较多地影响过鲁迅、茅盾、周作人、郑振铎等作家,他们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和运用了这一学派的一些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来解释中国的民间文学现象,从而构建自己的理论系统。他们在引进和借鉴人类学派的理论和方法时,尽管所采取的立场不同、视角各异,但都不同程度地选择了“本土化”的道路。而活跃于20世纪30年代末与40年代的闻一多,则把旧国学的考证、考订与民族学的实证、比较等新理念新方法融为一炉,用以破解中国的神话,把神话传说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不论何种学科的发展和前进,都是在不断积累已有的成就的基础上所做的创新与探索。作者选择对一些重要现代作家——学者在民间文艺学研究上的理论建树,作系统的、历史的评价和跨学科的阐发,对于我们今天的学科建设,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贡献。从学科建设和理念创新的角度来估量,高著为我们展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2004年1月8日于北京寓所   (《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论》即将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原载《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文中涉及的图表、公式、注释和参考文献等内容请参见纸媒原刊)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王毅]古代的俳谐文学观
下一条: ·[钟敬文]一个民族应该有一部像样的民俗史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