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广东乡土文化研究的里程碑
  作者:李凡 郑坚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6-09-11 | 点击数:6481
 

    古村落作为文化遗产,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但是在珠江三角洲,对古村落的研究还比较滞后。大旗头村是全国首批12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是佛山市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物,也是保存完好典型的粤中古聚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00411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中心中标了佛山市三水区文化局的项目:“佛山市三水区大旗头村历史文化价值研究”,成立了由地理学、历史学、人类学、旅游学、建筑学和艺术设计等方面研究人员组成的课题组。在此后的时间里,课题组成员们踏遍了大旗头村的山山水水,在田野中感受古村的乡土气息、历史古风,遍访村中的皓首耆老,在农舍里、祠堂中参加大旗头村人的婚嫁、丧葬、祭祖等民俗活动;埋首于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广东省档案馆的历史文献资料中;考察了清远清新、南海黄岐、深圳大鹏所城、顺德杏坛、东莞南社、虎门等地,追踪大旗头村的家族渊源,郑绍忠父子的历史遗迹,以及比较大旗头村的历史文化特色。

 最终,我们完成了“大旗头村历史文化价值研究”课题研究,并撰写出版本书。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考虑到人们认识大旗头古村落,首先将大旗头古村落作为一个整体,认识的是大旗头古村落的文化特质及其文化景观,而不是某些零散的文化要素。而古村落文化特质的形成、发展,及其价值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性构成了它与其他古村落文化的差异,体现了其文化的价值性。因此,本项研究最终要回答大旗头古村落文化地域综合体的特征是什么?它在珠江三角洲范围内具有什么样的地位,也就是其历史文化价值到底如何?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计画概括为:一个核心,一个主线,两个脉络。一个核心即指大旗头古村落的地域文化特征,即历史文化价值;一个主线是指大旗头古村落文化要素及其综合体与地域环境的关系;两个脉络是指从纵横两个脉络来考虑古村落地域文化的形成及价值,纵向脉络主要是从时间角度,以历史地理学观点研究古村落地域文化的各要素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地域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演变的过程。横向脉络主要是从空间的角度,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大旗头古村落地域文化在广府文化区、岭南文化区范围内的意义,得出其历史文化价值所在。综合起来,也就是以时空的视角对大旗头村的历史、文化和环境进行研究,以探究大旗头村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也是本书与其他描写村落图书的区别之处,故本书名为《探幽大旗头:历史、文化和环境研究》。
 
以往古村落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本次课题是佛山市首次对古村落进行较系统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工作。佛山市经过近些年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遍布乡间田野的古村落保存较好的所剩无几,许多乡土民俗、村落历史和传说随着乡间老人的故去也成为绝响。佛山的乡土文化是孕育佛山历史文化名城的土壤,我们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时候,不能任由乡土文化随着时间而流逝,希望借此书出版之机,呼吁加强对佛山乡土文化的研究。
 
全书是在经过无数次实地考察,掌握大量文字和图片资料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系统地介绍了大旗头村村史、郑绍忠传记、大旗头村的环境与风水格局、建筑文化和风俗文化;二是通过与其他古村落的比较,研究大旗头村的历史文化价值;三是对大旗头村历史文化价值进行评价,以及探讨如何保护和旅游开发。本书图文并茂,又富有理论性的研究,既可以作为大旗头村的旅游指南,更可供从事地理学、旅游学、民俗学和建筑学等专业的研究人员参考。
 
对于本书,著名史地学家,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司徒尚纪教授,以及三水地方史研究专家,原三水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三水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植伟森先生都给与高度评价。司徒尚纪教授认为:“作者站在历史的时空视角,对大旗头开村历史变迁、氏族源流、主要人物功迹、村落选址、形态、布局的风水地理评价、各类建筑文化意涵、岁时节庆、服饰、礼仪、宗教、饮食等风俗活动等,无不备述其详,从历史学、谍谱学、地理学、建筑学、文化人类学等角度作了多学科、多层面的剖析,指出它们的时代和地域特色,钩沉其中科学成份,特别是另设专章,将大旗头与广东其他古村落作了横向比较,更凸现大旗头村在全省同类古村中的个性和地位。最后根据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对大旗头村历史文化价值作了综合评价,明确指出它的文物保护价值、旅游开发应遵循的原则、对策和措施,从而达到古村科学研究归结于为现实服务目的。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作者不止一次深入大旗头村作实地堪察、记录、摄影每一个有意义的建筑文化遗物、遗址,包括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为此走访村中父老、散发大量调查问卷,从而取得第一手材料,为完成本书写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由此也可得到一个启示,在科学昌明、遥感资讯技术发达的今天,野外调查仍不失去它的意义,甚至是不可代替的。书中使用不少插图和照片,这不仅是文字表达一种不可或缺的补充,而且为作品增色不少。” 植伟森先生认为:“本书是目前最全面、系统和深入,且多角度、多侧面地记述、研究大旗头村的,颇具学术价值的一部著作。它给我们详尽地勾画了大旗头村与郑氏家族变迁盛衰的一道道轨迹;它为我们古为今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做了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子孙’的好事。”

  文章来源:中国评论 2006-08-21 03:20:53

上一条: ·[刘铁梁]民间文化遗产的调查与抢救
下一条: ·专家纵论:不要让民间文化成为“文化空巢”
   相关链接
·[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施爱东]发现刘三妹:乡绅曾光国的文化交游圈
·[吕涛宇]试析《广东新语》所见广东的民间信仰体系·[罗婷]语言学视域下的乡土文化传承
·彭伟文:《关于广东醒狮传承的社会史考察》·[江帆]乡愁背后:东北乡土文化的内隐结构
·[王维娜]诞会组织与轮值制度: 广东诞会传承的核心民俗要素·[于平 张月龙]“岭南文化”语境中大型舞剧的文化想象
·[郑苏文]广东化州“跳花棚”性质再认识·[余文星]中国非遗与文化外交的关系研究
·[彭伟文]“都鄙一体”的广东社会·[关溪莹 王权]生态民俗学视域下明清广东蚕俗研究
·[关溪莹]广东省潮汕地区“出花园”成年习俗的文化生态研究·[杜韵红]乡土文化变迁中生态博物馆在地化调适与变革
·[萧放 邵凤丽]祖先祭祀与乡土文化传承·潘鲁生:乡土文化根不能断
·杨豪中:新农村建设还需保存乡土文化精粹·[谭钦允]广东家谱的民间信仰史料探述
·专访广东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蓝海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驻广东潮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成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