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林亦修]库官信仰:劁猪村的专营权保护
——基于苍南县横河村的考察
  作者:林亦修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1-15 | 点击数:8075
 

摘   要:阉割是一项简单、容易模仿的传统手工艺,追求它世代相传的专营权可以从消费者的信仰观念着手。劁猪村的劁匠们放弃行业技术崇拜的华佗信仰,改用东岳冥界的库官大使供奉和牲畜生命超度仪式,营造了阉割术的保护体系。劁猪村从消费者的根本忧虑出发获得经营者的专营权,展示了技术的发展与文化软实力的形成。

关键词:民间信仰;猪;阉割术;手工艺;生命伦理


  诸如劁猪之类的传统手工艺,都不是很有难度的行当,在传统社会中何以产生专利形式的营运,成为不被模仿或盗用的品牌?本文基于温州苍南县横河村—劁猪村的考察发现,其主要手段是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信仰观念角度抓住特种行业的专营心理入手,提供了传统手工艺背后的一种隐性服务。该案例对民间信仰的利用,或对专营权的隐性保护,具有参考意义。

一、成为行当的劁猪

  比对猪和牛在稻作农耕社会的影响力发现,猪更有作用。一是猪在农户中的养殖率远远大于牛,几乎是100%和5%的差别。二是猪制造的栏肥比牛提供的劳力更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具有无可替代性。三是猪将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如藤禾、菜梗之类和农户的生活垃圾如泔水、糠菜之类合理消耗,变废为利,积攒财富,完全融入了农耕生活的生产链和食物链之中。四是猪的养殖周期比牛短,不费牧养劳力,不占耕种空间,基本上一年时间就可以产出,完全吻合农耕社会生活的时间节奏。这些被家家户户普遍养殖猪的理由,为劁猪成为行当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牛、马、羊、豕、鸡、犬,习称六畜,“六畜兴旺”成为流传至今的生产祝愿。牲畜去势,都是割除睾丸、卵巢等性发育器官,促其长膘。去势术南方习称“海棠活”、北方习称“圈子活”,在三十六行中属“搓捻行”。海棠、圈子都是“搓捻行”的行话,分别指猪和马的去势。“搓捻行”就是禽畜或人的阉割行业。其中,“搓”是捶阉法,即将雄性牲畜睾丸及其附睾用木锤实质捶碎,并用手掌搓成粥状,术后睾丸逐渐吸收,雄性特征也随之消失;“捻”是捻转法,即用手指或钳子固定雄性输精管或雌性输卵管,从左到右、由慢渐快地捻转,直至捻断为止,不可强力拉断。民众用非常准确的词汇描述禽畜去势的内涵,并指称这一行业。骆驼、马、骡去势,习称“骟”,是针对大型牲畜的去势称谓和手术;猪、羊、狗等体形较小的牲畜去势,习称“劁”;鸡、鸭、鹅等家禽去势,习称“阉”。所以,骟马、劁猪、阉鸡等形成了表述和技艺的不同。禽畜阉割术被认为是中国的一项世界性重要发明。

  阉割术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而发展,广泛流行于古代的埃及、巴比伦、罗马、印度和中国等畜牧地区。中国南方农耕社会有“富不离书,穷不离猪”的生活生产习俗,肉猪养殖的普遍性使“劁猪”成为行当的专用名词。在《周易》的《大畜》卦中,有“豮豕之牙,吉”之句,一般解释“豮豕”为“被阉割的公猪”。这说明中国很早就掌握了猪的去势术。猪去势之后,就显得温顺、肥美、细嫩。在《礼记》的《曲礼》中提到,在最好的祭品名称里,有“豕曰刚鬣,豚曰腯肥”。“豕”与“豚”不同,其中“豚”被理解为去势的猪。“刚鬣”指猪的鬃毛硬长,是没有去势的猪;“腯肥”指猪的皮肉肥嫩,为长膘的猪。据调查发现,当地民众首先把猪崽分为“加”和“彘”两种:“加”指雄性小猪,出生后40天去势,去势手术称为“结”,“结”就是切断总鞘膜和输精管的切扎法;“彘”指雌性小猪,出生后4个月内去势,去势手术称为“劁”。去势后而未长成熟的猪,一律称为“豚”,与《礼记》中的称谓相同。将猪养至一年至一年半时间,称卖而议价的肉猪为生猪或毛猪。

  阉割术的失败或低劣,会导致牲畜术后出血、体温升高、破伤风、腹腔内容物脱出等问题,10天内无法恢复生存常态的,将影响其健康和生长。

  虽然阉割术在商周时期就已形成,而阉割术的技术崇拜尊称东汉末期的医生华佗为行业祖师。“搓捻行”认为,华佗的外科手术技术促成了阉割术行当,因而供奉华佗为祖师爷。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刘亚虎]娅王形象的内涵及“唱娅王”仪式的巫术原理
下一条: ·[沈燕 王晓葵]灾害记忆何以传承
   相关链接
·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
·[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
·[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
·[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
·[马光亭]认猪为母:苏北乡村的动物信仰·[吕树明]造神:当代民间车神信俗的实践逻辑
·[刘扬]从地仙到宗教正神:民间信仰空间的多种面向·[刘师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昆明官渡古镇土主信仰研究
·[李承柳]试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实用性特点·[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
·[黄俊杰]“天灶地设”:大理古城南门城隍庙中灶的符号象征意义·[刁统菊]当下后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陈思涵]潮汕地区祭祀仪式中的性别秩序·[林旻雯]民俗生活中的掷筊实践与衍变
·[段友文 贾安民]民间信仰谱系的生成演进逻辑·[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