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端午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端午节专题

[段春娟]包粽子
  作者:段春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6-17 | 点击数:3350
 

        每逢端午节,看到周围不少人自己动手包粽子,也心动,想自己做,又苦于无从下手。先是同事口头传授了一下,并拿叶子做了示范。于是很自信,以为学会了。买来糯米、粽叶、大枣、红豆等诸般,夜里提前泡好米,洗好粽叶,第二天上午着手包。呵呵,粽叶实在是不听话,总是拿捏不好,任凭我怎么竭力重复同事教给我的办法,都不成。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最后以包出那种平面三角形的粽子而告终。待放到锅里煮熟,那才叫哭笑不得,粽内粽外都是米,一锅米粥。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的经历。

  第二年仍不死心,照着电脑视频做,依然白搭,做出来的粽子虽说馅子还算好,但捆扎的功夫实在不过硬,角上依然漏米。

  本以为,很多事情是可以无师自通的。就像家常便饭,人人会做,虽说各人有各人的做法,做出来的口味各异,但基本都说得过去,也没必要专门去拜师学艺。就说蒸面燕吧,这是我老家胶东清明节的习俗,年年必做,是个细活儿,颇为费时费力。母亲做时,年幼的我偶尔参与一下,也是有的。后来便上学、离家、在城里安家,忙忙碌碌,一路走来直到如今。事隔三十余年后,今年清明节,莫名怀旧,我按捺不住,自己动手做了几个面燕。还真是像模像样。不是熟练程度有多高,有多么精通此技,实在是印在心里的印象,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俗话说,“心里有”。

  再比如汪曾祺的绘画。从小以“画”名,即便多年不动画笔,一旦提起来,依然气象不凡,看上去是有功底的。他自己却说没有专门学过画画,看上去是无师自通。

  然而若细细考量,无师自通好像又经不起推敲。厨艺虽小技,能说是全无师承吗?譬如本人,这么多年的操刀历练,习得的不过是母亲的技艺。家常菜、家常面食,我所会做的,都是母亲善做的。虽说有些略有所创新,青出于蓝胜于蓝,但基本是在原来基础上的再创作。汪曾祺的绘画是无师自通吗?他父亲是个画家,父亲作画时,他经常站在一边看,帮他打打下手,布局、勾筋、设色等作画的技巧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临帖、看名画也是年幼时常做的功课。假若不是生长在这样的书香之家,还会有后来书画兼擅的汪曾祺吗?可见“无师自通”这个词儿,经不起细思量。“无师”而能“自通”的,必有渊源,比如家庭或环境的熏陶和浸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也。

  一个人的见识、思想情感乃至口味都逃不出他生活的背景、圈子。有些从小没有接触过的,无论如何也“通”不起来。比如包粽子。包粽子是南方人的传统,在我年幼时,老家很少有人做的——如今社会经济发达,货物流通便捷,南北方的差异在缩小,北方人包粽子并不稀奇。端午节我们那里包的是黏米包子。大黄米蒸熟,加上白糖,再用发开的白面做皮,像包菜包子一样包起来。虽说这也别有一番风味,好吃的很,却终究不是粽子。

  母亲从未包过粽子,我连看的机会都没有。粽叶三卷两卷,包出四角的立体的粽子,在我看来便是奇迹。

  既然前两次包粽子都是失败的教训,无师不能自通,第三年下决心拜师学艺。把同事的妈妈请到家中,老人家做示范、手把手教,一上午过去,我边学边包,掌握了包粽子的技巧要领。这一年的粽子,大功告成。待上锅煮熟,汤清清亮亮的,不再是一锅米粥。辛苦了老人家一上午,带出我这么个徒弟来。这样我就学会包粽子了。

  几年过去,包粽子虽说没像清明节蒸面燕那样印在心里,可拿起粽叶,倒也包得出。年年都要包的,成了端午节的“保留节目”。

  以前不会包,端午节都是买粽子吃。当自己学会了,便觉买的索然无味。我的经典做法是八宝馅儿的。糯米除外,还要加红豆、绿豆、薏米、花生、燕麦仁、大枣(最好是阿胶无核红糖枣),差不多就这几样。不放糖。食材提前一夜泡好,第二天上午动手包,到中午就能吃上热腾腾的粽子了。那才叫原汁原味,怎一个“香”字了得。

  记得当年读《曾国藩家书》,一代大儒常在信中嘱咐,家中女眷要亲力亲为作纺绩、下厨动手做小酱菜等。当时不解为什么非要如此,不惜在家信中絮絮叨叨提及。如今再看,这等用意,想来全在一个“勤”字的提倡。家中子女虽长养在富贵之家,却并未染上富家子弟游手好闲的一般习气,反倒个个都有出息,与大儒所倡之勤劳家风不无干系。下得厨房、上得厅堂,是古代对女子的至高评价。如今这标准是否适宜且不论。下得厨房,肯在做饭上花些心思、用些心力,至少是勤劳、热爱生活的表现吧。

(作者为山东财经大学副编审)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15日 14版:光明文化 周末·雅趣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李汉秋]端午节:中华民族奋进精神的集中体现
下一条: ·[萧放]端午节习俗的形成
   相关链接
·宁夏沙坡头区:粽情端午 香飘邻里·[陶立璠]端午节在“匠心对话,非遗投资”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岳永逸]粽子与龙舟:日渐标准化的端午节·端午节的粽子裹不住世人对端午文化的焦虑
·端午节“粽子乱象”迷人眼 民众呼吁回归传统手工·叶片包裹南北味觉
·调查:九成学生只知端午吃粽子 成年人嫌过节单调·端午粽子情:大妈教你包粽子
·第五届中国粽子文化节在京开幕·[叶春生]端午节庆的国际语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