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7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7年会专区

[张多]阿迷车:一种哈尼族“民歌”的日常生活实践
  作者:张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0-22 | 点击数:4821
 

 

中国民俗学会2017年年会论文•
 
阿迷车:一种哈尼族“民歌”的日常生活实践
张多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摘 要:“阿迷车”本是滇南哈尼族一种集音乐、舞蹈、演唱于一身的艺术形式。随着社会文化变迁,原本作为综合艺术的“阿迷车”逐渐分化出“歌”“舞”等专门类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境中,对“阿迷车”的文类界定成为问题。从“阿迷车”文类划分的困惑可见“民歌”这样的民间文学文类在民众、学者、官员之间呈现出不同的话语和概念。如果回归日常生活实践的立场,就能更好地理解民众对“歌”与“舞”的文类实践。
关键词:哈尼族;阿迷车;民歌;文类;语境;实践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张成福]毁灭、重建与扩建
下一条: ·[张建军]中国都市传说研究的述评与思考
   相关链接
·[包海青]论蒙古族叙事民歌文本生成与传承机制·[杨杰宏]“采风”传统与民歌研究的问题检讨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杨杰宏]被表述的民歌:民歌何以被误解?
·[黄晔 杨邱铭]襄阳市樊城区民歌小调研究·[孙鹏飞 赖晓平]荆楚民歌秧田号子《啰啰咚》的田野调查与研究
·[柳倩月]恩施市太阳河乡“民歌兴乡”的实践经验与发展建策·[丁庆旦]山野歌嘹亮
·[徐茜]自媒体时代畲族民歌的“活态”传承研究·[路转红]裕固族东、西部地区民歌情感色彩的差异性研究
·[孙信茹 王东林]微信对歌中的互动、交往与意义生成·[张多]一个仪式的两次节庆:哈尼族“阿倮欧滨”祭祀的节庆再造
·[戴建国]丁景唐与民歌社·民歌,唱出山山岭岭
·[袁瑾]民众的诗情:歌谣研究70年综述·[王雅琦]畲族民歌非遗保护实践及反思
·[施尧]20世纪以来日本民谣采集的学术史研究·[蒋聪 李恒坤]又探茉莉花
·[陈景娥]社会转型中的民歌传承与变迁·[邓伟民]清新赣腔 时尚赣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