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清明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清明节专题

[毛巧晖]微信时代清明节
——仪式空间与民间叙事的重构
  作者:毛巧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6-03 | 点击数:8550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媒介不仅构成了我们的环境,且维持着这种环境的持续存在;互联网改变了传统行业的业态,亦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的重大节日,在民众的生活和意识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微信已成为个人微观叙事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并如电视一样,彻底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在此语境下,传统清明节的仪式空间发生了转移与重新建构,有关清明节的叙事表达亦出现新的变迁。微信中对清明节的叙事,与国家话语表达保持了大体的吻合,除了“节气养生”外,像“先烈、传统文化、安保、环保”基本一致,从中又能看到另一层面,即逐渐开始恢复了清明节节日与节气合一、户外活动为主、哀思与欢乐交融的传统。

  关键词:微信;清明节;文化空间;民间叙事

  中图分类号:K8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669(2017)03-0054-06


  网祭①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从2003年3月我国第一家网祭网站②创建至今已有14年。从2016年开始,随着微信的迅速发展,微信朋友圈兴起了“祭拜类”公众号。微信祭拜主要是通过“创建电子纪念馆,既能永久性的保留逝者生前珍贵的照片、音频、视频等以寄托情感,又能在纪念馆中为亲人故友祭上贡品,只需较少花费,贡品就可一触即达。而每一个纪念馆都有唯一的二维码,人们可以打印并粘贴在墓碑、灵牌、骨灰盒上,以实现天人通灵,让你的哀悼之感和情思,传达至远在天堂的逝者。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微信发送祈福馆到朋友圈,让散居各地的亲朋好友,都能够随时随地为逝者点烛、上香、祈福,一同表达哀悼……”③对于清明节的研究,学者已经关注较多,近几年研究视点转向“社会与文化变迁”引起的节俗变化④,大家关注到随着城市化进程,清明节俗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如何变迁与调适,但是尚没有专门阐述媒介变化引起的清明传统节俗之变迁。

  一、“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的融合

  马歇尔·麦克卢汉说,就像鱼并没有意识到水的存在,媒介对于我们亦是如此,“媒介构成了我们的环境,并维持着这种环境的存在”[1]23。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社交,为人们展现了一个绚丽多姿、信息爆炸的文化空间。从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简称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互联网”,最早一篇为杨利、周兴明撰写的《并行计算机互联网与包寻径算法》,刊发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1993年第1期,这时的互联网还只是计算机领域的科技名词,到了21世纪,互联网的触角逐渐深入日常生活领域,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它改变了传统行业的业态,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发展生态,后来就引出了“互联网+”这一概念以及经营、生活理念。

  “互联网+”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2012年11月,当时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发言中提到对“互联网+”的理解⑤,他认为“互联网+”公式应该是我们所在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一种化学公式。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统摄了工业、金融、商贸、通信、交通、旅游、医疗、教育、政务、农业等,也就是几乎所有行业以及民众的全部生活都已经纳入其中,因此说互联网重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并不为过。对此,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浙江乌镇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进行了详尽阐释:“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中国愿通过互联网架设国际交流桥梁,推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推动各国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我们愿同各国一道,发挥互联网传播平台优势,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华优秀文化,让中国人民了解各国优秀文化,共同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⑥。

  近年来,传统文艺和网络直播均处于较好的发展时期,也各自面临亟待解决的难题。传统文艺难在如何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融入现代生活……实现有序传承发展。网络直播则难在提升节目内涵[2]。如今,传统文艺与网络直播有了新的契合点,网络播布传统文化,时空发生了变化。微博、微信等“微媒体”或称为“自媒体”的出现,更是进一步影响或改变了传统的文化空间与文化形式。

  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撰写的“We Media”研究报告中指出,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关于技术变迁与社会的关系,技术领域也极为关注。如:科技哲学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研究(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已形成专门的“社会建构论(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探讨社会对技术的影响和塑造[3]。技术人类学关注不同文化的技术现象,探究技术革新与人类学文化选择的关系。白馥兰则认为:“制作者被制作所形塑,应用者被应用所形塑。”[4]16

  二、微信对清明节仪式空间的重构

  2007年12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2008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⑦,其中“清明节放假”一天,至此清明节回到了国人的节假日系统。在城市化过程中,清明节习俗发了很大变化,“传统清明祭祖的仪式空间由户外转向室内,参与仪式的主体由个体家庭转为群体,仪式目的从传统的思亲报恩扩大到了具有公益性质的慈善事业”[5]。可见“仪式空间”的改变引起了学者的关注,而到了微信时代,仪式空间亦发生了相应变迁与重构。

  此外,网上祭奠的方式也逐渐得到更多市民的认同。作为倡导文明祭扫的先行城市,今年深圳市殡葬管理所在微信上开通了“深圳微祭奠”互联网祭奠平台(微信公众号),将墓园、树葬、海葬等实景网络化,让扫墓的市民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微信上为逝者创建纪念馆,通过献花、送礼品、留言、点音乐、转发朋友圈等形式,寄托对已故亲友的哀思。据了解,该微信公众号近期刚刚推出,就吸引了超过5万人次使用。[6]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谷子瑞】

上一条: ·[侯仰军]孝在清明
下一条: ·[周星]从“亡灵”到“祖灵”或“英灵”:清明墓祭的文化逻辑
   相关链接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马盛德]仪式与舞蹈
·[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张芸朵]“热闹”:宁夏燎疳节的身体感研究
·[杨吉然]滇西地区“开财门”仪式研究·[徐鹏飞]生长与式微:农村丧葬仪式的变迁
·[席晓燕]宗族祭祖仪式的文化重建·[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
·[温秀秀]仪式文艺视域下新时代赣南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隋丽]民间叙事的情感逻辑:基于黄振华故事讲述的分析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沈福裕]仪式与功能:栗园围香火龙的文化解读
·[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裴新华]大宾与“先生”:仪式专家的知识融合实践
·[宁祥文]开锁仪式主持者身份的建构·[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
·[路转红]肃北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研究·[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
·[林诗瑶]婚嫁仪式中的身体实践与身体意义·[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