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年俗三千年
  作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1-29 | 点击数:2150
 

  岁首新年,在中国至少走过了3000年历程,其产生与古代历年概念的形成有直接关系,从本质意义上说,它根源于上古先民对时间变化的感受和对时间流转的意识。古人以天文、物候、生产时序与特定人事活动标志年度周期的起点与终点,在新旧年度时间交接点上确立了年的地位。年的时间周期概念在三代以前已经出现,《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周代继承上古以来的农业生产方式,并将其作为民生主业,以农作物的生产周期作为年度周期,以丰收庆祝作为年时间,因此明确将新旧时间界点称为“年”。由于上古各代历法传统不同,岁首新年的时间并不一致。自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确定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之后,年的时间再没更改。

  辞旧迎新是过年亘古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形成了特定的生活传统。以年节为中心的生活传统,被人统称为“年俗”。年俗大致可分为物质习俗、仪式行为、精神信仰三大层面。物质层面的年俗,是年节期间最能满足人们感官需要的物质生活内容,饮食品种(年糕、饺子)、娱乐用品(爆竹、烟花)、门庭装饰(春联、窗花、年画)是“年味”的丰富呈现。仪式行为层面的年俗,是年节期间促进人际沟通的社会行为,团圆、祭祖、拜年、社火巡游是传统仪式习俗,是年俗社会传承的重要方式。精神信仰层面的年俗,是人们情感与信仰的聚焦,人们在辞旧迎新的过渡阶段,以虔诚心态礼敬天地万物、祖先故人,以此获得精神的更新与充实。物质习俗、仪式行为、精神信仰是年俗传统的三大支柱,它们共同支撑起年这一神圣与世俗融通的文化时空。在年俗形态中,三者相互衔接、关系错综。情感与信仰是年俗最核心的精神传统,除了在祭祀中的独立表现外,还渗透到年俗的各个部分。

  年作为农业社会的重要人文时间,是人民生活的时间坐标与情感精神的凝聚,集中体现了家人团聚的欢愉、和睦乡邻的温情、祭祀祖先的虔诚、礼敬神灵的信仰、迎新祈福的愿望。年的这一精神文化传统构成了它重要的遗产价值。

  当代中国虽然正转型为现代社会,但我们的精神血脉与传统密切相连。年对于我们来说,虽然没有公历元旦那样具有实在的经济社会的指标统计意义,可是它在民族文化认同、家庭社会和谐与精神更新方面,有着非同寻常的文化服务意义。当然,我们享受春节文化遗产,并不仅仅在吃遗产的利息,我们应该将文化遗产变成文化资产,重视利用现代媒体与现代科技手段,传承与开发春节传统文化资源。重视现代春节符号、春节吉祥物的设计与推广,着意春节门庭的现代装饰,营造春节祥和气氛;利用春节庙会平台,进行传统年俗文化展示与现代时尚的发布,融合古今,创新年节文化。

  年俗三千年,岁月悠悠,年俗文化的性质、形式在变化,年俗文化承载的人间温情、家庭伦理与民族心性依然。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文艺菜园》2017-01-24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商小琦】

上一条: ·徐赣丽:拓展民俗学研究的三个方向
下一条: ·刘宗迪:《山海经》是怪物之书吗?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马盛德]仪式与舞蹈·[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
·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