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城镇化浪潮下海南农村民俗文化该如何重建
  作者:叶庆亮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1-18 | 点击数:2542
 

  

槟榔谷风景区是海南民族文化活化石,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海南省最丰富、最权威、最灵动、最纯正的民族文化“活体”博物馆。

  城镇化浪潮对海南农村民俗文化产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影响,就其遭受到实质性的冲击而言,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改革开放后到海南建省办特区期间;二是20世纪90年代海南房地产热潮时期;三是新型城镇化的兴起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开启之后。这三次大规模的城镇化浪潮,伴随着现代化浪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岛,不断挤压着海南农村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致使海南民俗文化不断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消亡。因此,高度重视城镇化浪潮下海南农村民俗文化的重建,已刻不容缓。

  着力培育民俗文化生长的土壤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自然环境迅速改变,人文环境趋向陌生,民俗文化随之变异,甚至不可逆转地走向消亡。如何让现存民俗文化自然而然地融进新环境中,突出其在民众生活中的角色功能,满足民众精神需求,是城镇化进程中民俗文化重建最为重要的一环。以非遗为例,一些非遗项目的申报成功是被作为政绩来看待的,像成功收藏了一件古董;同时,在对非遗进行宣传时,仅热衷于把保存相对完好的非遗项目当作景点进行展示,却忽视了它们的原生环境,忽视了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主体是本民族群众。因此,只有着力培育民俗文化生长的新土壤,才能让非遗项目复活起来,重新在广大乡村流动;在进行项目宣传展示时,只有努力增强属地群众对文化遗产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参与意识,才能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形成有利于民俗文化保护、传承的氛围。

  努力激活民俗活动的活力

  城镇化的浪潮,快速改变着社会结构,农村人口大量外出务工,尤其是年轻人,更是少有留守农村,以往热闹非凡的传统民俗活动,如今场面却越来越小,感兴趣的人更是越来越少,民俗活动逐渐失去了往昔的活力和吸引力。同时,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普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村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强,并逐渐随外界的变化而发生变异,这就不断挤压着传统民俗的生存空间。然而,城镇化的到来,众多原生村庄被夷平,文化血脉被强行割裂,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仍然无法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他们反过来怀念传统社会的民俗活动,从而希望重建乡村民俗文化,恢复往昔的民俗活动。因此,政府部门在进一步推动城镇化的过程中,应该清醒认识并抓住民众的这一精神需求,鼓励、支持、引导和激励广大民众按照乡村社会的时序,开展各种应时的民俗活动,激活几近消亡的民俗文化活力,让民众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和喜爱的文化内容来满足内心的需求,并大力吸引年轻人参与进来,让民俗文化在年轻一代心里扎根成长。

  全力保护并尊重传统的精神生活方式

  众所周知,新型城镇化是个双重概念,即不但要有舒适的身体居住空间,更要有心灵的栖身之所。对于人来说,心有所居才算真正的安居。在传统社会里,人们有着自己的独特精神生活模式,诸如祠堂庙会、祭祖拜神等。这些精神生活都有一定的依托中介,表现为一些特定形式的场所和仪式,可这些传统的精神生活方式一度被视为封建迷信遭受到严厉的打击。而旅游开发时,更容易随心所欲地改造,忽视民俗文化的内涵,更有甚者,在对村民祖宅进行商业利用时,竟将其祭祀祖先的场所改建成了厕所,严重伤害了村民的感情。毛主席回乡祭祖扫墓时曾说过:“我们共产党人不讲迷信,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长,不能忘。”这说明,祖坟、圣山、神树等场所,是每个家庭寻根问祖的象征物,神圣不可冒犯。但由于种种原因,民众在恢复一些传统的精神生活方式时,却遭到重重阻碍,甚至会招来非议。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在重建民俗文化时,对于民众的普遍精神信仰,应该给予一定的尊重、包容和引导。

  大力更新传统文化保护观念

  传统民俗文化的逐渐消亡,很大程度上与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有关。要更好地对传统民俗文化开展保护,就必须改变一些错误观念。首先,不要把保护传统民俗文化误认为是保护落后。有人习惯性的认为,传统民俗文化代表的是过时落后,没必要去保护;也有人认为,传统民俗文化不少是封建迷信,不应该去保护。我们应该看到,尽管有些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但从长远来看,有相当多的传统文化在当今和今后都能发挥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来说,其潜在的旅游价值不可低估。其次,要认识到积极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并不意味着排斥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并非对立不相容。当今世界,鲜有绝对纯粹的民族文化,任何民族文化都无法与历史和现实割裂开来,都无法拒绝吸取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精华。最后,还要认识到现代科技在保护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要有效地保护传统民俗文化,保护手段也要更新,要努力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民俗文化的保护中去,更好地保护各民族文明成果、保存历史,为后人存证。

  致力于弃弊扬利的民俗改革

  保护和重建并不是呆板的维持,一定要保持民俗文化的原汁原味。海南农村传统文化内容较为复杂,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本着“扬弃”的原则对民俗文化进行改革。通过宣传积极向上的新思想、新观念,让民众竖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在早期先民的灵魂崇拜和祖先祭拜中,有涉及人身伤害或极端愚昧可怕的内容,必须清除。但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民俗改革时,必须作深入细致的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工作一定要做细,一定要经过科学的认证,不要盲目地取舍。不少民俗活动本身就起源于迷信,或与迷信关有,或最后演化成以迷信为主的活动。但这些活动里的主流思想,如果在一定意义上仍然能为广大民众服务则建议进行改良保留。譬如起源于古崖州黎族丧葬活动的打柴舞,经过合理改良,现在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健身舞蹈,甚至被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因此,在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改革时,要坚持“先立后破”的思想,积极处理好克服和保留的关系。

  竭力做到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辩证地看,利用就是保护,保护就是为了更好地利用。首先,要借助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大发展。海南的传统节日十分丰富,比较著名的有打柴舞、军坡节、三月三、山栏节等,都是享誉四方、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这给市场留下了众多机会和契合点;同时,海南各民族丰富的歌舞活动、独特的民风民俗以及独具特色的服饰和工艺品等,又为传统民俗文化与市场经济、特别是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大力保护好民俗文化传统和特点的前提下,注入现代经济活力,结合旅游需求,使之充满时代气息,这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当下无疑可以发挥极大的品牌效应。同时,通过致力发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突出国际性、民族性和现代性,将民歌民风、民族服饰的展示与理论研究融为一体,可以使海南农村民俗文化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得到更广泛地传播;借助大型活动晚会、民族文化和民族服饰博览会、呀喏哒-槟榔谷风景区、疍家文化-南湾猴岛、火山口-五指山旅游带等旅游景区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给国内外广大商家创造相识的机会,进一步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促其更为开放地走向世界。

  其次,要依托传统文化的发展壮大海南的旅游业和休闲市场。现代社会喧嚣浮躁,常年为生计奔波的城里人十分崇尚自然,渴望到有古朴遗风的民族地区体验生活,释放压抑的心情。正是基于这样种考虑,海南除了已建成三亚千古情、呀喏哒、槟榔谷、椰田古赛、风情小镇、热带植物园等都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景观外,又陆续涌现出了一批适应旅游养生的美丽乡村,诸如“森林氧吧”“休闲农庄”“古村聚落”“乡村俱乐部”等。同时,相关部门还着力开发更多具有民族风情、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创建新型的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模式,培育民俗文化生产和消费市场,如富有海南特色的潭门砗磲、文昌椰雕、陵水黎锦、琼中陶俑等手工艺品,均凝结着海南各少数民族群众的聪明和才智,将这类民族工艺品作为商品投入市场,促其规模生产,开发国内国外市场,对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7-01-13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纸上的理想国
下一条: ·应知应会饮食礼
   相关链接
·[徐文柏琪]青白瓷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徐家乐]开放、可及与兼容:吐鲁番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
·[檀力]关于安徽“长丰剪纸”非遗文化项目入驻朱巷镇文创园可行性计划·[石国伟 樊颜军]新媒体视角下临县伞头秧歌的活态传播与文化传承研究
·[卢朝阳]民俗学研究的“地方化”探讨·[丁海昕]茶与女性:唐朝茶文化中的隐喻与文化传承
·[白玉帅]桃林坪花脸社火的文化传承、艺术特征与功能主义研究·[关伟铭]同源异脉:澳门鱼行醉龙节的民俗特征
·[柴书毓]现代公厕景观叙事中的楹联文化传承研究·[徐琦琦]乡土旅游与文化传承
·[文鸿]基于“四层一体”的庙会文化传承机制分析·[罗婷]语言学视域下的乡土文化传承
·[李毓 林立英]文化濒危与教育:水书文化传承的实践特征与机制·[丁庆旦]山野歌嘹亮
·潍坊风筝会联动《王者荣耀》,让传统文化传承跨越时空界限·[陈有顺]凉州姓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刘薇]怒族神歌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
·[杨慧 雷建军]乡村的“快手”媒介使用与民俗文化传承 ·[宣炳善]浙江舞龙民俗的文化传承与民俗体育的空间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