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王霄冰]德国人的“乡愁”与家乡文化保护
  作者:王霄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5-27 | 点击数:2599
 

  何谓“乡愁”?顾名思义,就是对于故乡的怀恋、生怕失去它的焦虑和想要留住它的希冀,以及在此之间惆怅徘徊的那样一种复杂心境。“乡愁”的产生,与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密不可分。人类的爱乡恋乡之情自古有之。但在古代社会,“乡愁”一般只存在于个人的情感生活层面,只有在一些非常特殊的年代,例如国家遭到外族侵略、大多数国民不得不背井离乡的年代,“乡愁”才会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意识,表现为集体的文化记忆。工业革命之后,频繁不断的技术革新和社会结构的彻底变化加快了生活节奏和变迁速度,并使“怀旧”和“乡愁”成了一种普遍化的集体无意识行为。

  在德国,“乡愁”的普遍化与社会化过程可在“家乡”(Heimat)一词的语义转变中得到印证。自 19 世纪中期以来,原指地理和生物意义上的老家的 Heimat 被逐步地抽象化和意识形态化,更多的被用来指代德意志民族文化和精神的故乡。研究表明,德语中 Heimat 的含义在 19 世纪上半叶还相对比较明确和具体,指的就是人们所生存和占有的那片土地,以及地面上的房屋和其他物质用品。随着新兴的市民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孕育出一些新思想和新观念,其中也包括“乡愁”和原乡意识。在 19 世纪中期以后的德国文学与艺术作品中,“家乡”的主题常常出现,其内涵也从原来的物质与地理的单一维度扩展到情感和精神的多重范畴,带有美好、和平的意蕴。特别是在 1848 年革命失败后,一些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放弃了在国家层面的政治活动,而把兴趣转向经营地方性的民间组织,试图在乡土文化保护活动中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崇尚地方主义和经营家乡文化一时间在德国成为一种时尚。

  19 世纪70 年代,国家在政治上的统一需要有一致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作为基础。“家乡”一词开始超越地方主义的范畴,而上升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层次。此前受到文人、艺术家和落魄政治家们大加描绘和极力赞颂的“家乡”,不仅经常与“祖国”这一概念相等同,而且还成了“团结协作”的代名词。据考证,最早把“家乡”和“祖国”等同起来的是语言学家、《格林童话》的搜集改编者之一雅各布·格林。1830年,他在哥廷根大学发表了题为“关于家乡之爱”的教授就职演说,其中反复提到“人民”、“祖国”和“家乡”(或“传统空间”),并将它们糅合在一起,并指出,语言是联结个人与家乡的纽带。

  “家乡”概念在德国承载着三个等级的共同体的归属感:农村或小城镇(地方)、主权国家和民族。在国家主义或政治民族主义高涨的时期,“乡愁”就会演变为一种意识形态,同时也会被政治所利用。特别是在纳粹统治的“第三帝国”时期,种族主义者故意在“纯粹的日耳曼种族”、“美丽的家乡”和“伟大的德意志帝国”三者之间画上等号,蓄意编造了一个“血液和土壤”的神话。“家乡”一词由此也被打上了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的烙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德国政治界和文化界开始全面“去纳粹化”和“去意识形态化”,“家乡”概念中所包含的作为血缘性与地缘性相结合的特殊共同体的这层意义遭到摈弃,但其中与地方主义相关联的内涵却得到了保留。战后德国被压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心使得国民再次把注意力转向了地方性的“小传统”,美好、和平、宁静、永恒的“家乡”又一次成为知识分子和市民阶层逃避现实的“世外桃源”。这也正是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国各地“家乡文化”得以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伴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各个地方都在挖掘和打造本乡本土的民俗与传统文化,人们对于区域史、风俗、方言和民间文学等的兴趣被当成一种事业或产业来经营。

  今天,“家乡文化保护”在德国已不再是一种“怀旧”心理驱使下的民众运动,而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行为。各州政府通过采取各种鼓励措施,积极推动民间力量去保护和发展本地区的传统文化。由政府委任的或志愿性质的家乡文化保护员在其中扮演了关键性角色。以他们为中心,广大的地方文化爱好者汇集组成各个层级的家乡文化保护协会,开展多种多样的有利于促进和保护传统民间文化的公共活动。其中大部分都属自娱自乐性质,既没有历史上的原乡运动曾带有的政治化倾向,也没有战后经济恢复期经营家乡文化行为的商业化气息。在当代家乡文化保护机制中,一种融国家民族意识于地方情怀的健康向上的公共文化得以兴起,与此同时,“乡愁”也在各种地方小传统的延续中以及多样化的区域文化认同中得以消解。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8月19日第08版
【本文责编:张倩怡】

上一条: ·[福田亚细男]日本民俗学的至今为止和从今以后
下一条: ·[陈泳超]陌生的田野
   相关链接
·[黄元韬]乡愁视角下的农民工个人叙事研究·[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
·[于学斌]以乡愁文化为基调的村落景观再塑·[周星]现代民俗学应该把乡愁与本真性对象化
·[季全保 季旻孜]抓住抗防疫情后大好时机 用民俗画卷记录文化遗存·[江帆]乡愁背后:东北乡土文化的内隐结构
·[沈莉]展望:乡愁和家乡民俗学的新发展·[季全保]古镇民俗留痕 城市融入乡愁
·[张怀群]无名小村人文地理标志保护试论·当古民居遇上城镇化,如何留住乡愁?
·古村落保护如何留住乡愁·[刘爱华]城镇化语境下的“乡愁”安放与民俗文化保护
·[周星]生活革命、乡愁与中国民俗学·[章伟文]城市化、乡愁与精神文化之原乡
·保护古村落 留住我们的乡愁·文化遗产:跟得上发展 留得住乡愁
·杨豪中:新农村建设还需保存乡土文化精粹·传统村落遗产:“乡愁”如何寄放?
·[黄皓]民间家谱的当代沿承对记住“乡愁”的意义初探·传统村落的文化复兴——浙江松阳采访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