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一带一路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民间文化遗产数字化”寒假学校在北师大顺利开幕
  作者:北师大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2-01 | 点击数:2625
 

 

2016年1月31日,首届“一带一路多元民间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生寒假学校在北京师范大学主楼B700A顺利开幕。
本次寒校由北师大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北师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与新疆喀什大学联合举办。寒校旨在以一带一路新疆地区为试点,加强西部人才培养,推动我国民间文化建设公益事业,发挥民俗学、民间文学、东方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交叉学科作用,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探索优秀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和中国东方文学泰斗季羡林先生长期重视我国西部文化研究,特别是在新疆民间文化资料搜集与研究上,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学说,培养了一批新疆少数民族高层优秀人才。两老生前多所合作,是国际公认的开创多元民间文化研究和相关教育事业的学术大师。两老的后学高度重视这笔遗产的历史地位、现实意义与未来文化建设价值,而这批理论财富和这支人才队伍正是今天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与新疆高校共同开展新时期一带一路多元民间文化遗产保存利用的理论基础和人才储备资源。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亿,民族自治地区占国土面积6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机制,西部大开发带动的企业转移和人口资源分配与就业等流动,对西部地区民族关系带来重大影响,加上外部势力的渗透,使我国西部的民族关系在新时期面临一个复杂的形势,新疆也概莫能外。但是,另一方面,新疆人民期盼和平发展,重视本民族民间文学的调节功能和正能量。
本寒校将利用两老开创和后学继承发展的已有教学科研成果,利用寒假业余时间,开展新疆高校研究生数字化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与利用培训,重点以新疆经典故事的研究与数字化为样本,帮助当地少数民族研究生提升文化自信,做到北京高校与新疆高校之间跨文化教学与交叉学科研究资源共享,培养弘扬新疆多元民间文化优秀遗产,并能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统一国家多民族大团结的新一代少数民族人才生力军。

  文章来源:跨文化民俗学公众号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单霁翔:加强“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
下一条: ·[崔凤娟 梁艳君]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应推动少数民族典籍“走出去”
   相关链接
·[袁瑾]一带一路上的蚕桑丝织文化交互传播机制研究·[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
·[徐才丹]“表演类”非遗的数字化路径与实践反思·[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路径与中国方案
·[郭静暄 赵永恒 马驰 张有明]人工智能助力下的民族冰雪体育遗产数字化保护策略研究·[杜琛]蔚县明清壁画与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
·[张建军]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数字时代的文化建档与公众参与·[余文星]“一带一路”格局下新会葵艺的传承创新与品牌开发研究
·[陈传志 米高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动漫化发展策略探析·[宗学良 李琦]甘肃永靖傩舞的黄河文化解读
·[肖宇强] 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保护及对接乡村振兴发展探究·探索节庆活动数字化 为传统文化活化带来新方式
·[张建军]记录口头传统:从书面文本到数字技术 ·毕传龙:连接好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出入口”
·[毕传龙 赵娜]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视野下的非遗传播能力建设·[专题]百年前的中国音声之美:走近劳弗录音档案
·“中国最初录音”,韵起独行之采风,“回归”于声音生长之地·中国早期音声档案的数字化建档与共享:多学科视野下的劳弗特藏
·多学科视野下的劳弗特藏·聆听百年前的“中国记忆”——“中国早期音声档案的数字化建档与共享”圆桌会议综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