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5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5年会专区

[张政坤]戏曲流变与文化空间:赣南东河戏繁荣与衰败的原因探析
  作者:张政坤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10-18 | 点击数:2334
 

•中国民俗学会2015年年会论文•

 
戏曲流变与文化空间:赣南东河戏繁荣与衰败的原因探析
张政坤
(赣南师范学院)
摘 要:东河戏是赣南地区诸多民间曲艺形式中的一种,从明中叶开始,发展到现在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而在东河戏的变迁过程中,赣南地方社会文化作为背景为其提供了独特的文化空间。其中,在东河戏的形成时期,弋阳腔、昆腔和乱弹诸腔调的融入极大地促进了它的繁荣发展。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作为内在因素的演员、剧目和观众的流变以及作为外在因素的国家权力的介入,则共同导致了它的衰败。
关键词:东河戏;戏曲流变;文化空间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张雅欣]民俗学的影像文本
下一条: ·[张宗建]“非遗”传承中边缘群体的生存状况与身份呈现
   相关链接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朱刚]交流诗学模型及其在西部民族地区传统歌会研究中的应用
·[张晨]记忆“过往”与记忆“未来”:圩场的两种发展面向·[孙芳]大运河山东段木版年画文化空间的建构
·[李琦]城市化进程中庙会文化空间的重构·[张晨]“圩”场情感交融的历史过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地方经验
·[孙芳]画中“戏”·[萧放 贺少雅 鞠熙]文化礼堂建设的经验、问题与对策
·[黄旭涛]节日文化的空间特点及其重建意义探讨·[孟令法] “不在场的在场”:图像叙事及其对空间神圣性的确定
·[刘国臣]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保护的实践·[余仁洪 王浩威]非遗保护视角下的文化认同构建方式研究
·[尹笑非]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城市文化空间建构·[郭玲]胡集书会场域变迁与空间重构探究
·[覃琮]从“非遗类型”到“研究视角”:对“文化空间”理论的梳理与再认识·[梁起峰]文化空间视野下的晋祠庙会
·[兰玲 李文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空间建构·[孟令法]文化空间的概念与边界——以浙南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演述场域为例
·[宋颖]论节日空间的生成机制·[孟令法]文化空间的概念与边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