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史图博撰写《海南岛民族志》 存超200帧照片(图)
  作者:记者 黄能   摄影/图:詹长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3-03 | 点击数:7883
 

史图博拍摄的黎族女子

史图博(中)珍贵的留影

海南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史图博德文原著

  1931年和1932年,史图博两次来到海南岛,深入五指山地区对黎族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研究。其考察对海南岛黎族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提出了海南岛黎族的来源,族群分类与分布,民族特征与文化遗产,其成果《海南岛民族志》具有里程碑的性质。

  醉心于人类学研究的生理学家

  史图博,1885年6月19日在德国莱比锡出生,生理学家、耶拿大学教授。

  作为一名生理学家,史图博的生理学知识技能,对于他日后成为民族学家和人类学家,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证。

  1924年春,史图博应同济大学邀请到同济大学任教。担任同济大学生理学教授,同济大学生理学馆主任等职务。

  当时,同济大学刚刚在1923年获批升格为大学。同济大学创建于1907年,本是德国医生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取名同济,义为合作共济,是德国政府在中国办学的代理与代表。到1927年,民国政府正式将之国有化,命名为国立同济大学。

  史图博的到来,正是同济大学升格后对教师需求的必然,也是史图博学科专业的必然。而作为德国政府在中国办教育的窗口,史图博到同济大学任教,背后也有着德国政府和文化机构的支持。日前,“海口南洋骑楼老街文化展示馆开馆暨重走史图博之路———中德摄影作品展”的开幕式上,德国驻广州领事馆副总领事昆宙致辞时提到,德国外交部支持史图博建立生物学院,并且支持他1931年和1932年海南的考察活动。

  史图博除了讲授生理学,还醉心于人类学研究,他对东方民族的人类学研究尤其感兴趣。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的文化触角伸向东方,从环地中海的北非、近东地区,到波斯中亚地区,以及远东中国大陆、印度支那半岛及太平洋岛国,随处可见欧洲文化触及的印迹。在中国,敦煌文献、小河汉唐遗址、黑水汉简、以及圆明园文物的发现与流失正是欧洲文化扩张的反映。

  在此背景下,东方文化的魅力,尤其是许多未经发掘的处女地,也推动着无数欧洲学者东来探险发掘。史图博也是其中之一,他选择了对中国少数民族的研究。

  1929年夏天,史图博与学生李化民一起对浙江省南部和福建省北部山区的畲族进行了民族学考察研究,写成《浙江景宁敕木山的畲民调查记》。1995年出版的《景宁畲族自治县志》记载:“民国18年(1929年)夏,德国学者史图博和上海同济大学教师李化民到景宁畲乡考察,撰写了《浙江景宁敕木山的畲民调查记》,对景宁畲族的族称、姓氏、风土人情等作了介绍,也是研究畲族学的史料。”《浙江景宁敕木山的畲民调查记》1932年出版德文本。

  1931年和1932年,史图博两次来到海南岛,深入五指山地区对黎族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研究。其考察对海南岛黎族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提出了海南岛黎族的来源,族群分类与分布,民族特征与文化遗产,其成果具有里程碑的性质。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4年03月03日 09:40:03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胡宜]槛外薪传的学术承接与对话
下一条: ·[胡阳全]近二十年基诺族研究综述
   相关链接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陶子煜]当局者观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卢锐]析毫剖厘:家庭民俗学视野下的“云阳面业”家庭成员的自我民族志
·[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王杰文]表演的民族志及其伦理困境
·[刘然]信仰、生计与王朝教化·[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喀毛措 东主才让]藏族女子成年礼”的仪式传播解读·[柏仙爱]礼俗互动传统中的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
·[孙艳艳]修行中的“身体感”:感官民族志的书写实验·[王心怡]交流实践及其文本再生产:以粉丝群体中的个体履职与秩序建构为例
·[陈杭勋]多点民族志视角下民间传承群体及其实践与民俗节日差异化·[毕雪飞]七夕的礼、俗与礼俗互动
·[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赵旭东]视频直播的民族志书写 ·[张连海]感官民族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