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让昆曲“牡丹花”开得更持久
——北大昆曲传承新五年计划启动
  作者:记者 王立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4-12 | 点击数:3169
 

  2013年3月22日下午,从云南运来的粉牡丹在北京大学燕南园51号院里盛开得娇艳欲滴,一群“护花义工”相聚在这里,包括华人作家、青春版《牡丹亭》、新版《玉簪记》总制作人白先勇,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教授、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叶朗等,这次相聚为的是宣布北京大学昆曲传承新五年计划(2014-2018)启动,在未来的五年中,他们将继续守护昆曲这朵盛开了600多年的“牡丹花”。

  过去五年可用欣慰来概括

  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自2009年启动,目前已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过去五年,白先勇多次到北大讲学昆曲,此外北大还开设昆曲表演工作坊,由昆曲表演艺术家、青年演员与大学生一对一教学,并排演了校园版《牡丹亭》,于2011年在上海戏剧学院公演;昆曲展演文化周、经典昆曲折子戏演出等剧目展演也每年在北京大学和周边高校上演;另外,数字昆曲计划也一直在推进。

  对于过去的五年,为昆曲“欲罢不能”的白先勇觉得很累也很欣慰。基于艺术不能有一点瑕疵的理念,已经70多岁的白先勇,在每次演出前后都要事无巨细地照顾到演员、灯光、道具、服装、票务、剧场等各个环节。“但是每次看到北大的学生,无论是听课还是看戏,他们表露出对文化的渴求那样强烈,我会觉得很欣慰。记得2009年12月份的一天,温度是零下十几度,我们的演出演到晚上11点,剧场里很冷,但学生们不走,他们等着演出结束后,过来和我们握手,跟我说谢谢你把这么美的东西带给我们。”白先勇说。

  新的五年,北大昆曲传承计划重点推进的项目集中在《经典昆曲欣赏》课程精品化;继续深入推进校园昆曲传习工作坊,将昆曲表演带入校园;深入推进数字昆曲艺术档案的建设;青年昆曲人才培养计划,针对各高校戏剧戏曲专业优秀学生和青年昆曲演员深造计划,培育昆曲的未来等。而白先勇也承诺还将继续在北大讲学,传播昆曲之美。

  传承传统文化的火种不能灭

  六十年前的一场倾听,留下三十年来不灭的惦念。年逾古稀,还要作拼命三郎,穿梭世界各地,他紧握传统艺术的火种。

  白先勇推广昆曲已经快10年,常常碰到有人问他:为什么花那么多功夫推广昆曲?他说:“昆曲是传统表演艺术中美学成就最高的艺术,学生能通过昆曲对传统文化的美有新的认识,进而关注到传统文化。上世纪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一直处于弱势,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课程,传统文化几乎被系统排斥了,没有自己的戏曲、音乐、绘画,毛笔也丢掉了。我想,现在的年轻人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他们的血液里有心理学家荣格讲的那种‘集体意识’,大家对自己的文化都有一种认同和渴求。他们没有排斥我们的古典文化,而是没有人很好地引导他们。我们到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中科大去演,很多理工科的学生对昆曲内心都有渴求。这些大学生是未来我们文化建设最主要的力量,希望大学生们至少看一次昆曲表演,感受它的美。我相信,种子撒下去,慢慢会发芽。”

  他还常常碰到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北京大学推广昆曲?他的回答是:“北大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摇篮,我在台北大学上学时的校长就是北大毕业的,我觉得在这里可以重新燃起我年轻时对文化的热情。70多年前,当年昆曲进入大学课堂,首先便是在北大,吴梅、许之衡先后在北大讲授昆曲,蔡元培校长还领着学生看昆曲。古琴进入大学课堂,首先也是在北大,王露经章太炎推荐教授古琴。这都是悠久的文化传统,今天,我们不能丢掉这种传统。我希望二三十年后,在北大上过昆曲课的学生能复兴中国的文艺,把整个民族的文化振兴起来,所以火种不能灭。”

  叶朗接着说:“新的时代引导我们回归传统文化,民族复兴的本质是民族文化的复兴。当今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失去了平衡,物质生活占据统治地位,而忽视文化的、精神的追求,造出很多‘单面人’。中华文化重视人的精神需求,中国艺术是世界上最心灵化的艺术,我们要回归传统文化的经典。”

  像保护青铜器一样保护昆曲

  启动仪式当晚,来自江苏省苏州昆曲院的演员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多功能厅上演白先勇精心挑选的经典昆曲折子戏《水浒记·情勾》、《荆钗记·见娘》等,演出前还特意请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陈均做导读。演出后是交流环节,一位女生很激动地站起来说:“我想对白老先生说声谢谢,谢谢您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昆曲之美。我是学理工科的大一新生,我相信科学和艺术是有相通之处的。”

  常常听到这样的学生心声。他说:“我们两岸三地的教育机构都应该好好来看这个现象,要研究学生内心的需要。因为在西方,他们把欣赏歌剧、古典音乐和绘画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是他们文化教育、美学教育的一部分,而我们的教育系统里缺这个。如果现在有20所重点大学都设立像北大这样的课程,我想对昆曲的复兴会起很大的作用。”

  作为“义工大队”的队长,白先勇对昆曲的呕心沥血触动了很多人的文化使命感,但是,昆曲推广之路依旧困难重重。北大昆曲传承上一个五年计划是北京可口可乐公司出资500万元赞助,这一个五年计划由美国FCCH基金会接棒赞助。该基金会主席辜怀箴女士表示,这次的赞助完全是为了支持白先勇先生。“国内有那么多大企业,假如一年拿出1000万元,做‘工商银行《牡丹亭》全球巡演’‘中国移动《牡丹亭》全球巡演’,多好!。”白先勇说,“我们需要设立一个大的基金会支持文化,当然,政府对于企业赞助文化活动的减免税收政策也要进一步完善。”

  昆曲演员的待遇低,昆曲名家的地位不高,昆曲剧目面临失传,这些都是让白先勇忧心的问题,但他感到最迫切的还是要建一个昆曲剧院。“我早就说过,苏州应该建一个昆曲戏院,跟他们园林搭调,不要大,800个座位就好。我还要说我们不能把昆曲纯粹当成娱乐去欣赏,昆曲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艺术和美学价值相当于唐诗、宋词,保护昆曲,等同于保护青铜器,保护宋朝的瓷器,保护秦俑。”白先勇说。

  文章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文化报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传承人学习闯市场:活态的传承离不开市场化运作
下一条: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今年6月1日起施行
   相关链接
·[郑培凯]昆曲传承与荷马研究·传承传播昆曲的国际新平台
·[蒋惠婷]非遗视域下浙江武义草昆传承与发展研究·昆曲俞派传承研习班在上海开班
·国宝级艺术家聚杭话昆曲传承 盼思接传统融合当下·[王馗]古老剧种如何传承——以戏传艺 延续古老品格
·唐卡,那一眼的千年绚烂·昆曲,古老歌谣的当代吟唱
·和平艺术家张军:为世界打开昆曲园林的大门·中国戏曲之星张军荣获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称号
·郑培凯:昆曲传承与文化传统·[王馗]戏曲理论体系的学术拓展
·千灯古镇探人文之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