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2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2年会专区

[陈映婕]国家的遗产与学者的民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俗学学术本位
  作者:陈映婕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7-21 | 点击数:6955
 

 

中国民俗学会2012年年会
 
国家的遗产与学者的民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俗学学术本位
陈映婕
(浙江师范大学)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动力并非来自基层公民社会,也并不具备学术研究的基本特色,其本质上属于国家政治的范畴。它通过各级行政机构自上而下地进行常态运作,其中出现一个精英共谋、各类资本运作的复杂过程与结果。国家的“遗产”与学者的“民俗”有着各自迥异的内涵与外延,它们仅仅是在偶然情形下产生了有限的交集。在“非遗”保护的权力结构中,极易出现学术意义上的价值论恭身屈从于政治意义上的价值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行政特色,决定了以此去实现民俗学学科自身的内部增长和快速强大,是难以行得通的。大多数学者,尤其是中青年学者,并未偏离学科本位研究,“非遗”对他们而言至多只是兼职的“生意”,不构成常态式的重点研究。学人们要想在“非遗”保护中真正有所作为,依然需要坚持基础性的资料积累和田野作业,保持学术独立书写;向建设公众(应用)民俗学的分支学科方向努力;不偏离民俗学研究本位,关注“传统再发明”的时代议题。
                            
关键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学术本位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陈志勤]重构村落公共性
下一条: ·[陈学军 张鹤]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赫哲族伊玛堪传承调查
   相关链接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吴晓梅]符号与传统:南北盘江流域布依服饰国家叙事研究·[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路径与中国方案
·[孟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动物伦理:以法律间张力重塑部门联动机制·[王心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故事传统的公共化
·[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
·[刘晨]帝王亲祀后土考辨·[杜小钰]试论国家级非遗骆山大龙的美学内涵
·[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杨利慧]“将社区的声音带到最前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的多重实践模式
·[程瑶]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用·[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编制能力建设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项目成果介绍·[林继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方向与问题导向
·[赵李娜]从“国家-民众”到“家庭-自我”:中国家庭民俗学的演进轨辙·[王娜]关于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