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民俗学会“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专家座谈会”综述

中国民俗学会“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专家座谈会”综述

“新的驿程”刚刚开始
——中国民俗学会“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专家座谈会”综述


    11月28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推动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工作,探讨专业学会如何在今后的履约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12月20日,冬至节气前夕,中国民俗学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专家座谈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学术研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代语境中怎样准确理解二十四节气?如何发挥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创造力?学者们对这些保护工作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探讨。

  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引起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施爱东对此非常高兴,他感到,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会让我们唤起许多已经日渐丢失的传统文化,让我们拣回不少类似的“冷知识”,它们未必是今天物质文明发展的必备武装,但是,理解它们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诗意和丰满。

  北京大学陈连山教授认为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重要,是中国人顺应自然方式的根本框架。中国古人强调人的行为与自然变化相一致,因此二十四节气规定了中国人四时的行为标准,至今在人们的生活世界中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山东大学刘宗迪教授高度关注二十四节气于当下的“再创造”,在他看来,在现代条件下,应当用新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对二十四节气文化中蕴涵的传统智慧进行提炼、升华、传播、弘扬,让这项古老的农耕智慧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新的意义和新的生命,将二十四节气作为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内容。

  与申遗成功相伴随,在各种媒体平台上开始出现很多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研究和文章,起到了积极的传播作用。不过,也有一些说法欠缺科学依据。清华大学刘晓峰教授举例道,比如有人在报纸上发文章认为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对于“十二”这个数字的神圣化,这既不符合二十四节气发展的实际情况,也不符合古代人的认识方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安德明进一步指出了关于非遗认识的一个误区:同许多处于濒危状态的非遗项目不同,二十四节气至今鲜活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影响。这同相关学术界及社会上具有较大影响的把非遗同“濒危性”直接对应起来的认识之间,具有较大的差距,却恰恰体现了非遗的内涵,即“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空间”。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意义不仅在于进一步加强二十四节气相关理念和实践的保护,还在于推广和深化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确理解。

  与会专家指出,科学而准确地对二十四节气的相关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是今后保护和推广二十四节气最核心的环节。应当以申遗为契机,促进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的准确传播。

  “二十四节气”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势必要求国家动员各种社会力量,采取更加有组织、有计划的措施,从而积极履行申报文本中业已提出的五年保护计划。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研究员指出,二十四节气保护需要群策群力,构筑多元行动方的保护机制。“多元行动方不仅涉及到申报材料述及的10个社区、两个群体和9位传承人,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精神及其对保护的定义,政府部门、大众传媒,乃至社会各界都应当纳入多元行动方,其中基层社区、年轻人和儿童更是确保该遗产项目代际传承的重要力量。因此,这次会议不是简单的学术探讨,而是走向‘保护’的又一次出发。按钟敬文先生的一部书名来说,‘新的驿程’才刚刚开始,需要共同努力,以利构筑多元化行动方协同增效的保护机制。”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网 2016年12月26日
中国民俗学网志愿者工作团队诚邀您的加盟:CFNgroup@qq.com;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