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陕西发现汉武帝“通天台”为其夏季办公场所

陕西发现汉武帝“通天台”为其夏季办公场所

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2-08/doc-ifxmihae9263608.shtml
    新华网西安12月8日电(记者冯国)位于陕西省淳化县北部的甘泉宫遗址,是西汉时期的国家祭祀中心之一。通过对遗址的勘探,中国考古学家首次确认汉武帝倡导建立的“通天台”,为中国古代繁盛的“仙人文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汉武帝夏季经常在此离宫办公。现存遗迹主要有外墙、门阙、大型建筑夯土台基、西门门址等,遗址内涵较为丰富,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考古人员完成了甘泉宫遗址8平方公里范围的无人机拍摄及2平方公里1:2000地形图测量,目前完成普探面积40万平米、重点勘探面积10万平米。发现围绕一号、二号墩台分布的5处大型建筑遗址以及多处遗迹现象,包含夯土基址150处、柱础石177个、石砌基址6处、踩踏面4处、鹅卵石散水3处等。

  《汉书·郊祀志》载汉武帝时“作甘泉宫,中为台室,画天地泰一鬼神,而置祭具以祭天神。”涉及西汉皇帝来往甘泉宫时,则记载有“高祖时五来,文帝二十六来,武帝七十五来,宣帝二十五来,初元元年以来亦二十来。”由此,可见西汉时期甘泉宫的兴盛与重要。


  主持考古工作的肖健一研究员认为,众多建筑遗址围绕的中心处一号、二号墩台应当是汉武帝时修建的所谓“通天台”。根据对二号墩台的考古工作,发现其为高约15米的三层夯土台基结构。底部平面长方形,南北长74米,东西残宽57米,高约2-4米;中部近似方形,南北长40米,东西残宽36米,高约4-6米;顶部近似方形,南北长21米,东西残宽20米,高约4-5米。

  让人兴奋的是,在二号墩台(通天台)的三层台基上,共发现柱础石18处,东侧、北侧发现曲尺形的石砌基址,给后人想象甚至重构汉武帝版“通天台”提供了重要资料。

  此外,考古人员还在顶部的台基中央发现了长10至11.5米、深约2.5至3米的近似圆形的红烧硬结块,结合周围深厚的红烧土遗迹,专家推断二号墩台(通天台)毁于大火。

  《史记》的《蒙恬列传》中谈到秦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缘此一般认为甘泉宫遗址区域(秦有林光宫)是秦直道起点,汉甘泉宫遗址最近的考古工作为此提供了重要佐证。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我认为这不是通天台而是祭天台,观星台,泰一就是天尊,天后(后比皇尊),就是斗母--瑶池王母--女娲,

[ 本帖最后由 秦东兴 于 2015-12-14 14:00 编辑 ]

TOP

华盖拂紫微,勾陈绕泰一,泰一就是勾陈之母,九天之主--斗母

[ 本帖最后由 秦东兴 于 2015-12-14 14:01 编辑 ]

TOP

回复 3# 的帖子

你在2楼的回复里既说“泰一就是天帝”,这且不论,毕竟有一批学者是持此论据的,认为太一(泰一)就是古代“中国式的上帝”,这从马王堆汉墓帛画里可以窥见。但是你转而又引《隋书· 音乐志》来说“泰一就是勾陈之母,九天之帝——斗母”,这就让人错乱了,完全不懂你的结论,到底太一是帝还是帝母?换句话说,即便是《隋书》,一则这无非是提出泰一地位高于四御,即便如此就能证明泰一是帝母,就是斗母吗?要知道,玉皇上帝还在四御之上,你能排除泰一不是“上帝”吗?二则泰一自战国末期到西汉都是身份尊贵、且有郊祀的神灵,每次祭祀都是配享“四方帝”,对比礼制的变迁,这与后世祭祀皇天上帝配享四方帝是一致的,这又作何解释?换言之,你拿唐代编纂的隋书来圆先秦至汉的信仰体系,不觉得力不从心吗?

TOP

回复 2# 的帖子

再来看第二个论点:泰一就是勾陈之母,九天之帝——斗母。

而你的“斗母--瑶池王母--女娲"直接给了我们一个结论,在你的想法里,斗母=女娲,斗母=泰一,所以女娲=泰一。是这样的吗?且不说你没有给出任何实质性的证据,那我们来帮你翻一下文献论证一下,这个逻辑是否成立呢?不然。只要翻翻顾颉刚、李零、邢义田、饶宗颐等国内古文献学、历史学方面知名学者的研究也能直接否定你的结论,即便我们从帛画的图像资料里也可以看到泰一和伏羲、女娲是一起出现的,地位高于女娲。女娲既不会是泰一,也不会是泰一之母,否则为何要单独表现泰一之神,地位还高于女娲?更何况,我们回到古籍里看,郭店楚简《太一生水》光是篇目名称已经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这里的泰一就是“宇宙本源”——“道”。换言之,你想扯得高上大,好歹也推论泰一与道、道与三清、三清与盘古,于是泰一与盘古的相似性吧。

提出新的论点固然值得敬佩,但是随心所欲、不提供论据,仅仅拿着几句话就断章取义,真是“尽信书不如无书”。

TOP

斗母既是道母
书上的知识很重要,我承认我是一个技校毕业,底子薄,没看那么多书。
可我们还要明白一个概念,很多追寻事实真相过程中,悟性比记性重要。
泰一伏羲女娲根本不是同时间的神,他们之间是关公战秦琼的关系。
斗母不是女娲,女娲是母文化中的治水英雄,后来人们神化治水英雄,才造出来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但那时是蛙图腾崇拜。
现在就是蛙图腾崇拜早还是猪图腾崇拜早的问题,我暂时搞不清楚,但是斗母神像手握金乌与玉蟾(日月)还是能证明猪信仰要重要于蛙信仰。
以古非今你不是第一个,也绝不是最后一个,我无意评论你的对错。
我只想说明的是中华星占文化与中华母文化在汉武帝时期是统治地位的强势文化,所以说不应该叫通天台,而是该叫祭天台,观星台。

[ 本帖最后由 秦东兴 于 2015-12-14 13:38 编辑 ]

TOP

比如说盘古信仰,也是出现比较晚的,至少出现混沌鸡子比较先进的天文学理念之后的信仰,而且你一说男神,那就不如女神历史悠久,毕竟男尊女卑的观念出现时间比较晚。早期的历史文化中,都是女性强势,比如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鼎,最精美的青铜器后母辛鼎,都是属于母,据说最浩大的秦兵马俑也是属于母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