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文新学院组织学生参观青岛非遗博览园

文新学院组织学生参观青岛非遗博览园

文/吴潇


认真学习绣花



       本站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对非遗地学习与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月15日下午,文新学院部分学生在李扬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位于即墨市的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在博览园中,同学们积极学习各类青岛非遗知识,观看实物与文献,亲身体验制作流程,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在即墨柳腔剧场,柳腔艺人郑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青岛五大剧种的相关情况,示范了各剧种主要伴奏乐器的使用方法和主要曲牌板式的演奏方式,并以即墨柳腔为主,介绍了柳腔的历史、念白、板式、唱腔、身段等方面的知识。在即墨老酒坊,大家参观了米酒的制作流程与工艺,还身临其境地体验了祭酒的场面与醉酒的感觉。在田横祭海厅,同学们通过情景再现、实物体验、观看纪录片等方式,真切地感受到了“周戈庄上网节”的独特魅力。穿梭于各个展厅之间,大家无不为青岛丰富的民俗与民间文学遗产所震撼。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室中,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体验了磕饽花、做脸谱、绣花边、制软陶等不同非遗项目的制作过程。通过亲身参与制作,同学们对民间传统工艺有了更深入的感受,也对非遗传承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正在学着制作软陶的张瑞娇同学说,“这次来试着做软陶,发现要做出精美的工艺品还真是不容易。民间艺人如此辛苦,技艺传承的艰难也就可想而知了。”

       此次前去参观的90余位同学,都是文新学院选修民俗学课的本科生与民俗学方向的研究生。学科带头人、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扬教授介绍说,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学科在我校已有近二十年的发展历史,而《民俗学》课程是我校首批省级精品课程之一,目前我们正积极探索课程改革,增加实践教学内容。这次带同学们来实地参观,旨在让大家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青岛民俗文化,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也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区域民俗的研究与传承。

       据悉,作为山东省第一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该园有展馆、藏品、展陈等各项基础保障,还有传承人、工作室、生产作坊等鲜活的非遗材料。截至目前,园区已接待先后到来参与体验的学生10万余人,并通过不同的非遗体验来激发学生学习非遗知识的兴趣,传播非遗文化。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新闻网-观海听涛2015年11月17日


[ 本帖最后由 大耳朵 于 2015-11-17 23:11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