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最后的“屯堡人”:汉族文化的活化石

最后的“屯堡人”:汉族文化的活化石

最后的“屯堡人”:汉族文化的活化石
[ 来源:齐鲁周刊 | 发布日期:2011-07-08 ]



晓亮 张晓伟/文并图



地戏面具“脸子”雕刻后继有人。

  

       他们“非夷非汉”,当地土著民族把他们看作是“老汉人”,后来的汉族移民把他们看作是“少数民族”;他们中的中老年人仿佛还生活在六百年前的明代,而年轻一代正以父辈们不可思议的速度融入到主流文化当中......

  一、“我们不是少数民族,我们是最正宗的汉族!”

  3月27日下午,我们应贵州安顺市委外宣办之邀驱车赶到著名的黄果树风景区参加“2003贵州·安顺油菜花节闭幕式”,在布依族、苗族、仡佬族、彝族等五颜六色的民族风情表演队伍中,一支从未见过的“少数民族”队伍引起了我的注意:

  妇女身穿斜襟大袖长衫,系青丝腰带,着长裤,长衫开襟处及领口、袖口边沿绣以花边,足登高帮单勾凤头鞋,头上发分三绺,左右两小绺倒挽上去,在耳际形成鬓角,后面一绺挽在脑后,用两支玉簪十字交叉别成圆髻,再用白布或青布在头顶包围一圈,加上佩耳坠、戴银镯,看去十分古朴奇特。

  妇女身后是一支男子队伍,一身京剧行头,肩插护背旗,头戴雉鸡翎,舞刀弄枪,演绎一出古代战事。不同的是不勾花脸,而是戴一张雕刻细腻生动的彩色傩面,傩面与我们此前看过的仫佬族、毛南族、苗族的不同,不戴在脸上,而是斜顶在脑门上,脸蒙黑纱,让人视觉上将脸部与胫部视为一体,同时又不影响傩者的视线。

  忍不住好奇,上前拉住一位“少数民族”中年妇女问:“大妈,你们是什么民族?”

  大妈笑道:“外地人都认为我们是少数民族,其实,我们是比你们都正宗的真正的大汉族!我们是六百年前明洪武‘调北镇南’屯兵的后代,我们穿的,是六百年前真正的凤阳汉装!”

  安顺市委外宣办主任苏继安告诉我们,在以安顺市为中心,方圆近百里的范围内,有一群仍保留着大明朝屯军文化影子和明朝时期江南一带汉族移民风俗习惯的人群,当地人都称之“屯堡人”。六百多年来,他们坚持固守明代江南汉族文化,以汉族文化道统的姿态几立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的建筑、服饰、戏剧、饮食、语言都与众不同,演义着一幕幕明代历史画卷,形成一种独特的“屯堡文化现象”,是明代汉族文化的活化石。

  在黄果树附近“中国第一个布依族文化保护村寨”滑石哨村采访完后,我们驱车数百里,来到安顺北部屯堡人聚居之地天龙古镇和云峰八寨拜访这些颇具“大明遗风”的汉族同胞。

  二、朱皇帝“调北征南”造就黔中屯堡

  三菱车驶近一个个“屯堡”,我们感觉仿佛进入了一个个为拍摄某部明代历史大片而建的外景地。

  站在屯堡中高高的碉楼上,环视这用石头建造的特殊军事行营,我们的视线不禁转回到六百多年前的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

  那一年,本以归顺明朝被封为梁王的原元朝藩王把匝刺瓦尔密与当地土司势力举兵反判,朱元彰大怒,从南京调集三十万大军前往镇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调北征南”。

  三十万正规军浩浩荡荡,如摧枯拉朽,叛军不堪一击,次年,叛乱平定。为了防止元朝残余势力和土司势力再次反叛,朱皇帝采取了“屯田戍边”政策,命征南大军就地屯田驻防,在滇黔古驿道两侧产粮区和关隘广设“屯堡”,“三分操备七分耕种”。为了让将士们安心屯田戍边,明军规定屯田将士可带家眷,成千上万将士及家眷所建立的屯田形式被为“军屯”。这是明朝西南屯田中最早的一种形式。

  军屯建立之后,与贵州众多的少数民族土司势力相比较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不能永固江山,于是朱皇帝“调北填南”,把江南一带无土可耕的贫民、无业游民、犯罪的富户尽数迁移入滇黔屯田,由政府按规定分发给土地、种子和农具,种出的谷物除上缴政府的税粮外,剩下的由屯田移民自己分配,这种屯田形式称为“民屯”。

  为了给军队搞好后勤工作,“保障供给”,加快商品流通,特别是食盐贸易,朝廷又鼓励商人参加屯田,商人自己募人开荒种植,用所收谷物向政府换取“官盐”用于经商,这种屯田形式就是“商屯”。

  朱皇帝命令所有屯田军民加强团结,抵御控制当地少数民族土司势力,保证中央政府政令畅通,加强中央集权。屯田移民“闲时为民,战时为兵”,居住在军事防御功能很强的寨子“屯堡”里,

  明代在西南大规模的屯田彻底改变了贵州这片蛮荒之地,从洪武年间开始到明代中叶通过各种形式,上百万汉族移民进入西南,形成庞大的汉族移民群体,改变了西南“夷多汉少”的局面。

  三、曾被篾视,屯堡人汉族道统的优越感依然

  明代以前的众多朝代都推行过屯田制度,从文化遗存的角度看,无论是西域的屯田,还是中原的屯田都已消失殆尽。安顺屯堡人生活在周围众多少数民族的包围之中,世事变迁,六百年多年里未被周围环境同化掉,这真是“大汉族”的一个奇迹!

  我们前几天在黄果树看到的凤阳妇女的装束,是六百年前朱元彰老家凤阳的汉族妇女正统装束,现在在安顺屯堡地区还十分普及。天龙古寨的青年学者郑稷告诉我们:“你们山东省1993年发掘的荒王墓,出土随葬品中的衣服、鞋子与现在我们屯堡妇女的宽袖镶边大襟衣,绣花丹凤鞋的尺寸、花样等方面几乎完全一致,荒王死于明洪武二十二年,也就是1389年,据此可补证我们屯堡人还保持着江南明代习俗。”

  清朝彻底废除明代的屯田制度,屯堡人由军户转为普通百姓。山外面汉族的的装束随着改朝换代也随之改变了,只有安顺周边的屯堡人依然故我,延续了前朝的正统装束。女人不缠足,发型“三绺头”,因为这种发式“前发高束,形似凤凰头”,所以后来的汉族移民及清政府官吏又称屯堡人为“凤头笄”,“凤头鸡”,“凤头苗”。这样的称谓显然有些歧视的意味。在一段历史时期内屯堡人确实处于“非夷非汉”的尴尬境地:当地土著民族把屯堡人看作是“老汉人”,而后期迁移来黔的汉族移民又把屯堡人看作少数民族。

  虽然如此,屯堡人心态的优越感依然,自认为是汉族道统的心态依然。数百年来由于大山的阻隔和与少数民族的军事、文化心态的对峙,使屯堡人这群特殊的明代汉族移民至今仍未与当地少数民族实现真正的文化交融;同时,由于他们数百年所形成的奇特汉族部落集团的自我优越的封闭心理,也未能和发展迅速的主流汉文化交融。

  但无论怎么说,贵州应该感谢屯堡人,无论从经济层面还是文化层面,这支汉人队伍对贵州产生的震动和带动作用都应该是深远的。试想,一个落后封闭的地方,忽然来了这么一支强劲而有生气的队伍,刀光剑影,戈矛纵横,即使是一潭死水也会掀起波澜。而这只军队的将士及后来的商人多半是江淮人氏,来自发达地区,文明程度较高,对贵州的本土文化自然会产生撞击。

  四、精美绝仑的屯堡建筑

  安顺历来有“黔之腹、滇之喉”之称,是黔中重地,扼云贵两省之要冲,自上而下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屯堡人的进入,它成为贵州高原最早接纳中原文明的地域之一。距安顺15公里的七眼桥镇的“云峰八寨”是集中展现屯堡文化的典型地方。这里的民居建筑依山势而建,状如一条吊首摆尾的巨龙飞行于云鹫山的半腰,整个寨子建筑风格可分为三个部分:前面龙头部分为明朝建筑风格,中间龙身部分为清朝典型建筑风格,后面龙尾为民国典型建筑风格,事过境迁的含义在这里竟然认释得如此完美,你会有三世为人的感觉,这些建筑就是凝固的历史。

  “石头瓦盖石头房,石头街面石头墙,石头碾子石头磨,石头碓窝石头缸”,这段民间顺口溜道出了屯堡村寨的石头魅力。

  屯堡民居多以石头营造或依山据险或平地建碉,明显具有防御功能。屯堡寨子前面都是阡陌纵横的耕地,寨后的靠山高而险峻,登顶可以远眺,观察敌情。屯堡四周都有石砌城垣和雄伟的寨门,易守难攻;寨中有囤聚之粮,有饮用水源,为坚守提供了条件。

  村寨布局多采点线分割布局,即以寨中央空坝为中心点,向外辐射出纵横交错的巷道,巷道把民居分割成一片一片,构成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整体。在狭长幽深的巷两端都设有可供御敌的石门,每条巷既能单独防御又可互相形成整体防御,进入巷中就如进入了迷宫,如果敌人冒然进入,关上巷门,就如同关门打狗一样。

  屯堡民居大都为三合院或四合院相套,宅院之间相通,为了通风保持安静及防火止盗的需要,院角砌筑高层石堡,既能射击又能了望,石头建筑风格按华夏文化传统沿轴线依次营造,布局严谨,主次有序,结构坚固,紧凑舒适,每一宅院大门都有雕凿精致的垂花门罩和隔扇门窗,石的屋顶,石的山墙,石的地面,石的街巷,正是《明实录》中“兵团聚,春耕秋练,家自为塾,户自为堡,倘贼突儿,各执坚以御之”的再现。

  屯堡人追求至善至美的生活,他们对美的追求的程度简直令人叹为观止,走进本寨村的屯堡人家,你会发现自己置身于美的世界里,简直就像进入了雕刻艺术的天地,雕花桌子板凳雕花的床,拼花窗子耳门雕花的房,栩栩如生的浮雕和透雕完美地组合在一起,小鸟振翅欲飞,花草随风摇,雄狮倦卧,大象悠闲地摆弄着身子。唐诗宋词梅兰竹菊也雕刻于门楣、窗棂上方,显示着主人不俗的品味。

  五、原始拙朴的地戏,“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屯堡人是一个“尚武”的汉族群体,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地戏。

  地戏源于军傩,军傩是古代军队中用来作为出征祭曲、振奋军威、恐吓敌人的一种傩仪。傩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古老的文化,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经存在。《续修安顺府志》,“黔中民众多来自外省,当草莽开辟之后,多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备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

  “跳神”是屯堡人对地戏的俗称。它是屯堡人的精神寄托和精神象征,也是屯堡人文化娱乐的主要内容,在屯堡村寨里,稍大点的寨子都有地戏,大的村寨甚至多达四五堂,苏继安主任告诉我们,据不完全统计,安顺屯堡圈中总共有地戏三百多堂,可见地戏是多么盛行于屯堡。

  屯堡人以憨直拙朴,粗犷自然的露天演出形式,通过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法,表演《封神》《楚汉相争》《三国》《薛刚反唐》《精忠传》等明代以前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演员的弋阳高腔,在一锣一鼓伴奏下,抑、扬、开、合、杀、挡、滚、翻,再现古战场的幕幕情景。

  地戏的唱腔源于江西傩戏中的弋阳高腔,高亢粗犷,十分适合表现战争主题,这也曾是影响“国戏”京剧的重要唱腔,这一唱腔“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在其他戏中早已不复存在,惟在屯堡地戏中保留了下来,流传至今。改革开放后,屯堡地戏应邀到出国演出,西方戏剧界为之震动,称之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历史遗存”。

  地戏脸子(面具)的雕刻是黔中最富有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它按人物造型分为五色相,即老将、文将、武将、少将和女将,老将雕刻讲究年龄气质,少将讲究英俊潇洒,文将讲究气质儒雅,武将讲究面相威猛,女将则讲究秀色妩媚;脸子雕刻细腻生动,仅仅就眉毛而言,就有“少将一支箭,女将一根线,刚烈人物如烈焰”的造型规律。这门古老的艺术一般都是家传,有传男不传女的规定。经过“破四旧”和“文革”,古老的脸子已经很难寻觅,所幸的是,屯堡脸子艺人后继有人。

  地戏这种非黔中本土的外来文化,历经风霜,最终溶入这片古老的土地,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600年与20年之比较

  生活在黔中多民族的包围圈中,大明遗风能保持六百年至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然而,就在年过半百的屯堡人为自己的汉族道统身份津津乐道之时,他们的子孙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融入到主流文化当中。

  这些变化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尤以近四五年为最。

  郑稷是天龙古寨里土生土长的屯堡人,现在他的身份是天龙旅游开发投资公司策划总监,负责天龙古寨的规划保护、古老民俗的开发包装。他非常怀念他的儿童时代:“那时,满街都是明代汉装,姑娘们脚蹬绣花凤头鞋,粗大的麻花辨长过腰际,老人身着长衫手持长烟袋,说着南京官话,悠哉悠哉。回想起来,仿佛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部落时代。”

  天龙古镇现在已经成为安顺地区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与之相隔十几公里的“云峰八寨”也纷纷成立旅游开发协会,把文革中束之高阁的老玩艺拿出来重放光彩。游人们把目光从黄果树、龙宫等自然美景抽回之后,纷纷投向这里,寻找正在远去的民俗,感受古韵犹存的大明遗风。郑稷认为,越来越火的旅游,对于屯堡文化的保护是件好事,它让屯堡人认识到了屯堡文化的价值,并自觉地将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下来。

  “如果没有旅游,屯堡人对自己的生活习俗,对屯堡古寨建筑、天龙地戏的保护意识不会这么强烈。那样,等我们父辈都离我们远去,保存六百年的传统文化也许很快就消失迨尽了。”

  屯堡天足——封建社会罕见的奇观,屯堡人男女平等的具体表现,凡住居屯堡者,工作农业,妇女皆不缠足,从事耕耘,”可见妻堡妇女明代时就不受缠足之苦,彼时中国以三寸金莲为美,七八岁就被野蛮地缠足,而在这样晋严酷的社会环境中,屯堡妇女却有自己独特的空间,能任由自己的脚自然成长而不被屯堡男子认为不美,由不得人不咄咄称奇。

  唱山歌——屯堡人自由恋爱和男女交流的具体表现形式。屯堡人豁达大方,嬉笑怒骂皆可成歌,即兴演唱,或高昂奔放或缠绵幽怨,是屯堡人真情的流露,是屯堡人情感的发泄。

  屯堡人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但主食中的糍粑、糕粑、苞谷粑、至副食中的腊肉、香肠、血豆腐、干盐菜、干豆豉、糟辣子等,无不具有可以长期存放和便于收藏的特点,屯堡人的饮食文化源于军队,在征服与反征服的激烈对抗中,运动是不可避免的,动荡的战争生活有诸多不便,其中吃什么很成问题。他们不把主菜通过盐制、烟熏火烤、便于存放和携带。

  屯堡文化的另一侧面是对宗教的笃信,对神灵的虔诚,屯堡人自落土贵州以后,面对环境的改变,土著的反抗,为求生存,那种对自然的依附心理,对神灵的崇拜心态更加强烈自然而然就把家乡的宗教信仰搬到贵州,到处都有寺庙,天上玉皇,地下阎罗,西方如来,南海观音,是屯堡人顶礼膜拜的菩萨、关帝、岳圣、孔孟贤哲、牛马二王,家家有神龛,月月有佛事。

  600多年过去了,当年明王朝三十万直驱云贵的征南大军,金戈铁马,引以自豪,今天,屯堡子孙风韵犹存。2000年5月,屯堡八寨被吉尼斯上海分部确认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文化村落群”——屯堡,是六百年前的汉族活化石。

  2001年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民族村寨不可移动文物的典型代表,是精华所在。

  要点提示:

  原来大汉族与周围少数民族不合睦,经常有战事

  郑:我上学时,小姑娘也穿传统衣服,感觉像在一个部落里生活。

  我们大汉族,六百多年没有什么变化,而改革开放后才十几年,就变得这样了。年轻人不会再穿这样的衣服了。

  虽然外在的,比如房屋有些破坏,好在这里的文化内涵还保存得较好

  据《平坝县志》载:“屯堡者,屯军驻居地名也......迨屯制既废,不复再以军字呼此种人,唯其居住地名未改,于是遂以其居信地名之为屯堡人,实则真正之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后裔嗣也。”

  安顺会志载“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口随之至黔。”

  当地居民的大量传说及家谱印证了以上记载,说明今天的屯堡人世间确为明初屯军的后代子孙。

  屯堡文化源于明朱元璋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镇南,明朝军队在征服南方过后,为了统治南方,命令大军就地屯田驻扎下来,使贵州人口、劳动力翻了一番,也使耕地面积翻了一番,当年新增人口耕地,大部分都颁在今安顺一代,与士兵亦兵亦民,自己耕田种菜,与从江南家乡迁徒而来的家一起生儿育女,过着自给自足的的生活。随后调北填南而来的人有工匠、平民和犯官等,不管是征南还是填南而来的这些人,我们把他们统称为“屯堡人”,屯堡人带来各自的文化,与当地文化事例,过六百多年来的继承,发展和演变,形成我们现在称之为“屯堡文化”这样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六百多年来,屯堡人祖祖辈辈在安顺这块土地上耕耘、繁衍生息,他们带来了较贵州远为先进的江南农耕技术和耕作工具这对贵州的发展无疑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为安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屯堡文化是璀仅存于中国贵州安顺境内一定区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现象。安顺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保存发展创造的屯堡文化源远流长,起源于明洪武年间,它既有自己独立发展,不断丰厚的历程,也有与中原文化江南文化传播留存之后的沟通影响的事实,既有民族特点,又能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愧是古代、近代和现代政治军事文化发展演变和劳动人民继承发展历史文化的结晶。’

  繁衍生息在安顺这块军事政治文化要地上的屯堡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独特的礼仪习俗,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独特的宗教信仰,大部分屯堡人的先辈是明洪武十四年九月壬午(1381年9月18日)奉命南征的傅友德将军统帅的军队中的军人,是当时中国南方蛮夷之地的征服者统治者,他们继承和创造性地发展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他们是胜利者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处处都想表现得与众不同,他们是军人的后裔,是来自中原发达文化地区的文明人,他们顽固地保留着明代时候带来的文明,保留着与当地民族有很大区别的独特的生活习俗。

  屯堡文化包含了屯堡人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居建筑文化、生活用具文化、娱乐文化、民风民俗和宗教信仰等,是保存得较完整的明代文化历史遗产。

  屯堡人的服饰,主要表现在妇女身上,她们的装束通常是宽衣大袖,大襟长袍长及膝下,领口,袖口,前襟边缘皆镶有流绣花纹,腰间以两端垂于膝弯部的织锦丝带系扎,长发挽成圆鬃网罩拢于脑后,圆鬃上插有玉簪,银链等首饰。妇女婚否的区别在于,未婚少女梳成长独辫,已婚者则除了挽圆鬓外,尚须剃额修眉,妇女装束中往往还配有耳附坠毁,手镯,戒指、手笼、长圆裙以及用绣、补、镂、镶、滚等方法制作的高帮单勾凤头布鞋,现在,其他地方只能在戏台上看到这种穿着打扮,在这里只是日常生活便装,其盛装,婚丧嫁妈妈装和节日盛装更有独特的魁力,是民风民俗考古考察和旅游的活化石,是活着的历史。


扼滇黔古驿道咽喉的屯堡天台山,借天险筑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精美的明代雕花耳门

雷屯的大脚女人舞。

雷屯一角

六百年前的汉族祖先就是穿这样的服装。现在屯堡人依然舍不得脱下来。(左二为记者施晓亮)

天龙地戏,当地人称“跳神”

天龙古寨里的军傩

天龙古镇上的茶驿。

屯堡人,尤其是屯堡老人,体现着十足的大明遗风。

云山屯坚固的寨门和石墙

这位年近百岁的老奶奶正在筛糯米面,准备作粑粑。她的奶奶和奶奶的奶奶也是这样做的。

这些“少数民族”其实是真正的汉族,是六百年前的明代大汉族。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这个帖很重要,我要收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