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转载】外乡人,你会网上祭奠吗?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转载】外乡人,你会网上祭奠吗?

   外乡人,你会网上祭奠吗?
  清明将至,网上祭奠方式再次引起关注,网友对此有赞有弹
        清明节即将到来,由于身在他乡,无数在外工作的人们无法回去祭奠自己的亲人,家住香洲的小敏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回去祭奠的形式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因为她把已过世的奶奶的照片传到了专业的祭奠网上,并且花钱在网上给奶奶做了一个墓碑,她时常会上到页面上给奶奶烧香,并写上祝语。
  在网页上输入“网上祭奠”关键词,可以搜索到众多的祭奠网,这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提供了缅怀亲人的另一种方式。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这种祭奠方式难以接受。网友们分成赞同派和反对派,各持己见。
  观点大PK
  记者通过网络方式采访25位网友,得到的答案是9人赞同网上祭奠,16人不认同网络祭奠,其中只有一位之前没听说过网上祭奠。下面是两方观点的呈现。
  赞同派 网络祭奠方式更文明更方便
  网友“忘记是幸福”:我觉得网上祭奠挺好的,这样我们对逝者的怀念可以时时刻刻都存在,并不仅仅体现在清明扫墓那一天。在网上建立一个纪念的网站,把逝者的相片或视频放上去,思念逝者时就可以随时上网,表达对他们的想念。而且现在资源这么紧张,买墓地占用土地资源,价格昂贵,海葬也不是随时都能进行的,况且价格也并不便宜。而且我觉得祭奠形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将思念之情永存心中。
  网友“天涯客”:往年随着人流外出扫墓,到了墓地人挤人,想在墓前和过世的妻子说点悄悄话都不行。还不如上网祭奠,不受限制,也没有任何人来打扰,想和亲友说多久的话都可以。”
  网友“行知鸟”:祭祀活动只是缅怀先祖的一种方式,传统的祭祀办法比较繁琐,既费人力又费物力,还造成很多不安全的因素。而网上祭祀同样可以表达个人对先祖的怀念之情,又能过一个文明、平安、祥和、轻松的清明节。传统的东西不一定最好,如果新的祭祀方式更文明更方便,何乐而不为呢?
  网友“阿靖”:我会选择这种方式祭奠亲人,祭奠亲人的方式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如果还必须以最传统的方式到坟山烧纸,这会带来不少隐患,拿清明节来说,每年发生在这一天的火灾是影响最大发生率最高的。另外,每年的清明节,交通拥堵也是必然会发生的。
  反对派 祭祖是有文化内涵的,不能点点鼠标就完
  网友“小马”:我一般不会选择在网上祭奠,尽管网上祭奠比较方便,但缘于其虚拟性,总觉得如果能够亲自到坟前祭奠,会比较好。或许是源于从小根植的习惯吧!
  网友“新生活”:上网时见到过网上祭奠但是不知道网上可以祭奠亲人。我不会选择,祭奠就诚心祭奠,条件不允许祭奠,诚心也就好了,何必用互联网这种虚拟的东西替代情意深重的传统程序。本身网上祭奠也难以消除当事人无法亲身祭奠的愧疚,所以说徒劳无益啊。我的感觉是,没有时间回去就算了嘛,既然条件不允许,何必非得要行这个程序呢,过年回去补上,应该就尽心了。
  网友“田田”:网络祭奠亲人的方式,是不是网上燃烛、献花、洒酒之类的?汶川大地震时有看到过这样的方式祭奠死难同胞。我不会在网上祭奠亲人,好像过于形式化,现在中国传统祭奠的文化根基都很大程度上不存在了,在网上祭奠又有什么意义呢。
  网友“我是一颗小草”:好的传统不能丢,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像样的传统留下来了,连个祭祀也要改么?祭祖是很有文化内涵的,不能点点鼠标就完了,应该实地去祭拜一下,网上得来终觉虚。也有人说作为晚辈,就应该到祖宗坟前祭拜一下,哪怕看上一眼,不然坟垮了都不知道。不过在时间上可以错开而行,不必等清明,平时去祭扫也无妨。
  网友“volcano”:首先,慎终追远是件很传统很严肃很神圣的事情,网络这个环境不适合,而且祭奠重的是心意诚心,网络是个便利的工具,不适合表达心意。还有,我来网上主要的目的还是找乐子的,不想将两种事情混在一起。
  网友“是是而非”:说不出具体原因,反正那样的祭奠太过虚拟,而且扫墓应该是沉淀了许多年的习俗,从我们这个年龄的人的角度,可能是观念比较保守和根深蒂固(注:网友是80后)。
  对话民俗专家
  网上祭奠和传统祭奠并行不悖
  叶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记者:对网上祭奠亲人,你的看法如何?
  叶涛:在网上设立祭奠亲人的灵堂或网页,这是信息化时代出现的一种延续民俗传统的新生事物,它的本质是对亲人的缅怀,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文化现象。
  记者:网上祭奠亲人会对传统祭奠方式的流传产生怎样的影响?
  叶涛:网上祭奠亲人无法取代上坟、祭祖等等传统祭祀民俗,但它可以是和传统祭奠方式并行不悖的一种形式。
     传统祭奠方式,既表达对故去亲朋的缅怀,也是生者的聚会,追思故人,激励来者,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慎终追远”的本意。网上祭奠形式,可以表达对亲人的追思,但无法达到生者相聚、共叙亲情的目的。
  记者:网上祭奠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叶涛:随着生活和工作空间的扩展,更多的人在远离故土的外地工作,造成在亲人的忌日或春节、清明、中元、十月一等传统祭祀日期里无法回家乡,到亲人的墓前表达怀念之情。网上虚拟祭奠空间为表达这种缅怀之情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式。
  与传统祭奠方式相比,网上祭奠空间可以是一种没有时间限制的长期祭奠形式,可以为个人表达情感提供多种方式,如传统形式的上香得以保留,个人日志式的缅怀文章可以上传并保存,使这个虚拟空间可以成为私密性很强的一个情感空间。
  记者:你认为,网上祭奠将会呈现一种怎样的发展趋势?
  叶涛:网上祭奠丰富了传统祭奠形式,将会长期存在。但它的影响力极其有限,无法取代传统祭奠方式。如今,清明节作为重要传统节日已经列入国家法定假日,这就为广大民众的清明祭扫活动提供了方便。在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中,传承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祭祀文化,应该成为节日的重要内容。
  稿源:[南方都市报]    本报记者 严亮
  

TOP

传统正在受到现代传媒的冲击。所有的文化一旦和传媒结缘,都可能成为媒体文化的一部分。值得警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