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周浩波书记在中国民俗学会2015年年会上的致辞

周浩波书记在中国民俗学会2015年年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朝戈金会长、乌丙安教授、小熊诚教授、各位代表、各位专家,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我很高兴参加这一届由中国民俗学会主办,辽宁大学文学院承办的中国民俗学会2015年年会。在此我谨代表辽宁大学向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民俗是民族共同体在历史中逐渐开辟的日常生活文化体系,是一种历史地建构起来的意义体系,是文化传统在言语和行为层面的切实体现,是精神生活的外化形态或表现系统,对任何国家、社会及个体都利益攸关。
  民俗研究就是要在学理上阐明民俗所蕴含的全部历史的、生存论的、社会学的、美学的、伦理的乃至政治的意义和形态。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普遍声音,在当代技术文明高度发展的背景中提出来,正说明了这一点。如今文化研究及其话语越来越显现出其对解决现代性问题、国家改革与发展问题的重要性。民俗学在应对现代性各种困境中将能够提出自己的声音与独立的反思。
  我们辽宁大学作为211工程建设高校,六十余年来发展较快,一是人才培养质量较高,曾经培养出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学者,培养出全国道德模范;二是学科建设进度较快,经济学等六个学科在全国的学科排名中名列前茅;三是科研成果比较丰富;四是素质队伍较强,像民俗学的乌丙安教授、经济学的宋则行教授等都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教授。
  我们学校的民俗学专业是历史辉煌、积淀深厚的特色专业,拥有清晰可辨的学术传统。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民俗学专业秉持人文社会科学“智识旨趣”与“经世致用”相结合的精神理念,努力在民族国家文化振兴与当代日常生活文明建构中拓展民俗学学科的阐释力和生命力。
  经过几代师生的不懈努力,民俗学专业教师发表了可观的、为学界所瞩目的优秀科研成果,培养并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很多人已经成为民俗学的中坚力量。我相信通过为期三天的交流活动,与会专家同仁间的了解将更加深刻,友谊将更加深厚,合作将更加深入!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祝大家工作愉快,身体安康!

注:本文由辽宁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刘莹、2015级硕士研究生荣青根据现场录音整理,配图2015级硕士研究生刘智杰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