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分论题:民俗学与中国问题

分论题:民俗学与中国问题

组织者:高丙中

在分议题“民俗学的中国经验”之下,与路线图中的2.1(现代性理论)、2.2(后现论),3.1(“民”诸范畴)、3.2(“俗”诸范畴),4.1(现代社会,民俗的条件)、4.2(日常生活:民俗的实践),5.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都有所关联。
近代以来,中国问题需要民俗学参与寻求解决之道,中国问题也成就了民俗学与民俗学人。中国问题不是民俗学参与就能够解决的,但是没有民俗学的参与,或者民俗学不以正确的方式参与,一些问题更难解决。

思考线索:
1)民俗学如何参与制造“中国问题”(中国问题出在谁身上,中国问题归因于什么,等等);
2)民俗学在中国扎根的路径(在中国发现“民间”,现代语、国家文学);
3)学者们意图用民俗学解决什么问题(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得力于什么诉求),而民俗学真真实实在中国解决过、解决着什么问题;
4)我们期盼民俗学在中国的新发展基于民俗学能够解决中国的什么问题。

TOP

“民俗学如何参与制造"中国问题"”
请问老师,这里的“制造”中国问题是指什么?没太看懂。
一只从小对虾过敏的虾哥

TOP

欢迎丙中参与

没想到丙中已经准备组织分会场了,谢谢支持!不过如虾哥所言,还没太看懂。

TOP

就是概念的使用吧,类似《制造国民》这样的书名。

TOP

欢迎丙中兄参加讨论!窃以为他提出的问题很具体并且很有针对性,便于操作和讨论,没啥不好懂的哈。
俺正在修改拙书稿,甚至认为“民间文学”这个词虽然当初是舶来品,但中国的民间文学问题却不仅是移植的花朵,而是中国自己制造出来的“中国问题”。尽管欧美已经弃而不用这个术语,但我们仍然需要讨论:为什么中国的老百姓和学者仍在使用“民间文学”和“民俗学”这样的术语,难道仅仅是因为我们赶不上世界学术大潮乎?还是因为这些术语在中国还没有完成其内涵和使命?丙中兄的问题正好可以接在这个问题下面进行讨论。

TOP

从民俗学的视角, 努力提出“中国问题”,参与解决“中国问题”,经世致用。

TOP

回复 6# 的帖子

是否两层含义:1、何为中国? 2、中国何为?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引用:
原帖由 户晓辉 于 2014-3-4 11:09 发表
欢迎丙中兄参加讨论!窃以为他提出的问题很具体并且很有针对性,便于操作和讨论,没啥不好懂的哈。
俺正在修改拙书稿,甚至认为“民间文学”这个词虽然当初是舶来品,但中国的民间文学问题却不仅是移植的花朵,而是 ...
老百姓未必用,说白了,是学者的饭碗,说学术点,这是学者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概念工具。

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用西方人已经弃用的“民间文学”、“民俗学”这样的概念来分析中外共同的文化现象?概念的运用与更新,不是简单的词语变换的文字游戏,而是有其深刻的学理考量,必定是原有的概念或者无以周延正在变化的对象,或者由于外在社会原因(比如学术制度、政治因素)的逼迫,促使学者生产、使用新的学术概念。

一个学科的历史,可以说是概念的发展史,从概念的稳定,以及概念可持续被阐释的可能,可以看到一个学科悠久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根基,一个学科的概念如果老是腾挪跳跃,缺乏统一的、可供学者共同讨论的学术问题,这个学科无疑是不成熟的。吕微老师和晓辉兄一直致力于中国民俗学的理论建设,我想他们是希望为民俗学伟大的经验传统,即无限的多样文化呈现之中注入普遍性的思考。普遍性的思考不同于多样的经验,它应该是超越经验的,是抽象的。

对于习惯于呈现田野经验的民俗学者来说,这是一个大的跨越,是对自己知识结构的挑战。

TOP

回复 2# 的帖子

中国现代的学术从两个方面指向“中国问题”,一个是制造问题(或者用另一种路子的话说,发现问题),一个是解决问题(有时候只是从话语中消解问题或者关于特定问题的观念)。前者的例子:传统村落里过着自己的大致太平的日子,虽然时不时有些纠纷,但是内部能够化解。但是阶级斗争的观念传播进来,阶级压迫成为头号“中国问题”。再例如:百姓年节祭祀,理所当然。但是“迷信”的概念成为现代知识,迷信妨碍社会进步成为中国问题。这些都有历史成因,很难单纯否定或肯定,但是时移世易,重新检讨确实很有意义,也很有意思。

因为中国现代历史是观念先行的历史,观念对于现实要有针对性,就需要确认问题(靶子),所以制造问题是知识界的首要工作。

TOP

回复 5# 的帖子

晓辉的民间文学案子可以扩及“民俗学”。一般以为中国是文献大国,自古就有“风”、“俗”、“习俗”,也有各种关于风俗的论述和“公共政策”,似乎就有“民俗学”的传统。这是现代的中西对比思维的一个惯常的套路。从很多方面来说都“言之成理”。但是,从folklore的理念以及中国近代把民众日常生活选择性地界定为“民俗”的理念来看,“民俗学”完全是一种全新的现代的学术:现代的民俗学是在时间维度上造就一个文化的他者,这是古代的风俗观不曾在社会内部如此见外的。当代民俗学发生了重大转变,把文化上的他者重新认同为自我的构成要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就是这种转变的宣言,以及(尤为重要的是)社会实践。
    我想呼应的是:民俗学是一门现代的学术,不过在当代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TOP

看吕微老师的长文,觉得是受哲学教育,努力把自己当成没有学好哲学的学生。
读高老师的议题,竟然觉得自己简直不是学民俗学的了,没有明白高老师想说啥, 笨啊!

TOP

回复 6# 的帖子——我同样关心的是理论

谢谢声援。也尤其感谢你的点评刺激我思索论题的着重点。
“中国问题”自然有经世致用的考虑,但是我的主观动机还是理论探索,既是关于“中国问题”的生成的理论探讨,也是民俗学在中国发展的理路的探讨。是一种学科史与社会史、思想史的互构的理论探讨。

TOP

回复 11# 的帖子

感谢京师园丁留了面子。
就是要做民俗学的学科发展史的研究,你这么逼一下,我脑子里才冒出来这几个词。
不过,也不是学科发展史那么单纯的考虑。所以问题就说复杂了。

TOP

欢迎晓春兄参与讨论!“民间文学”这个词当然主要是学者在用,老百姓虽然不一定常用,但他们不陌生,而且知道它指什么,至少他们有自己关于民间文学的表象。想想《民间文学》和《故事会》的发行量!

"当代民俗学发生了重大转变,把文化上的他者重新认同为自我的构成要件"——丙中“大师兄”说得对啊,这正是愚弟目前正在改写的作为主体的民间文学所经历的变化,当然民俗学也同样如此。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当初设定了自己的对立面,后来逐渐学会或者渐渐明白,这些对立面无非是自己为了区分自己而主动设定的东西,于是它扬弃这些对立面的外在性,自己就变成了更丰富的、有更多规定性的东西。这是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向现代学成熟迈进的“根本转变”。

TOP

引用:
原帖由 户晓辉 于 2014-3-4 18:48 发表
欢迎晓春兄参与讨论!“民间文学”这个词当然主要是学者在用,老百姓虽然不一定常用,但他们不陌生,而且知道它指什么,至少他们有自己关于民间文学的表象。想想《民间文学》和《故事会》的发行量!

"当代民俗学发 ...
晓辉兄还是以自己的概念度他人的经验啊!

老百姓看《民间文学》和《故事会》的时候,有多少人会像学者那样考虑我看的是不是民间文学、是不是故事?民间文学、民俗,是老百姓自己的概念吗?很显然不是。他们用的是讲古、瞎话、逢年过节、求神拜佛。

我不是跟老兄纠缠这个问题,而是说“民间文学”和“民俗学”都是学者发明出来的概念,他们为什么要用这概念而不用其他概念?可能很多人会说,这有啥好质疑的,前辈用了,我们也就跟着用,不证自明。

问题就出在这不证自明之中。

[ 本帖最后由 刘晓春 于 2014-3-4 22:20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