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储粮,不打墙。广交友,笑满堂!

【民间文学】《巴 山 民 俗 和 民 歌》(珍藏版)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7-11-15 20:40:54 / 精华(1) / 置顶(1) / 个人分类:民间文学


巴 山 民 俗 和 民 歌

宁  

陕西位于我国中部,黄河流域中游,兼跨汉水、嘉陵江上游,是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一个典型的交叉过渡地带。境内宏伟挺拔的秦岭为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主要分水岭,是我国地理上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秦岭以南的汉中、商雒、安康等地县(约占全省面积三分之一)具有鲜明的长江流域稻作文化的自然风貌与历史特点,大巴山地区尤为突出。巴山人民勤劳憨厚,朴实善良,幽默风趣,性格开朗,是陕西南部的“歌海之乡”,具有奇特的民情风俗。

巴山地区具有鲜明的“长江文化”特点

陕西巴山地区,人民生活习俗其所以奇特多姿,江南特点突出,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两条:

第一,巴山地区系川、陕、鄂诸省接壤的三角地带,除气候、物产具有南方稻作文化的特点外(如盛产大米、橘柑、茶叶、竹器),历史上原属楚地,后归秦、汉,又是三国蜀地的一个主要部分,和四川、湖北两省人民交往频繁,蜀汉丞相诸葛亮墓、祠就在缅县。在原来自然生态相似的基础上,又有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陕南盛产蜜橘的城固橘园乡,据说橘种就是从湖北传入的。在紫阳县汉城地区安家河有一个“方言岛”“岛”内人全部都说“江南话”,紫阳人的性格也多具南方人纤秀风趣的气质。该县端午节龙舟竞渡,有“龙舟会”,选有会首,保留着原始的完整的祭龙仪式。五月初一至初四,为预赛期,任其自由划赛。初五为正式比赛。比赛时,船头站立一人,头包与龙头同色的头巾,身着同色背心和短裤,手执小旗名曰“踩头的”,由他发号施令。小旗指向哪里,龙舟划向哪里,小旗舞得急,锣鼓打得欢,船就划得快。他有时站着,有时蹲着,有时倒立船头,表演出各种健美姿势,意趣横生,逗人发笑。一时“黄龙”“金龙”“青龙”“草把龙”“混江龙”奋飞争胜。隆重热烈之盛况,不亚于屈原的故乡。柞水、镇巴两县,分别有几百人以上的壮族、苗族聚居点,素有壮乡、苗乡之称,所以某些风俗习惯、戏曲娱乐、宗教信仰与邻省人民极为相似。汉中是民间道教五斗米教的发祥地,汉调二黄、花鼓、端公戏在陕南各县极为流行。这里既有楚汉文化的融合,又有巴蜀文化的浸润,与陕北、关中迥异。如语言象“楚音”“川语”,某些服饰又象“两广、云贵样式”。长期以来形成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招女婿”的风俗,在许多地区都有,但都没有陕南巴山地区突出、重视和普遍。不少地方,包括西北的汉族少数民族地区对“上门汉”多有卑视和虐待的现象,而这一地区的“嫁儿”“招婿”,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很受人们的赞扬和倚重。这从情歌中就可以看出:

核桃开花絮絮长,

荞子开花招蜂王;

新修房子招燕子,

漂亮姑娘招小郎。

 

阳雀叫唤李桂阳,

对门幺姑要招郎;

你要招郎就招我,

人又聪明又在行。

据南郑县孟学范同志调查,上门招婿在该县白玉、马元、碑坝、广家等地,尤为盛行。有首民谣说:

    巴山风,吹得怪,

    妹子要比男娃爱;

    亲生儿子嫁出去,

    留得幺妹招郎来。

说明这一地区与其它地方的人,对待生男生女的认识完全相反。人们不重生男重生女,姑娘要比男娃看得贵重。生下女儿,父母就高兴地说“生了个当家的”,或说“老来有靠了”。亲友们上门祝贺,称为“大喜”。无论穷家小富,也无论有几个儿子,养大后都要象别地嫁女一样,一个一个“嫁”出去,单留姑娘在家招婿养老。关于这里“嫁儿”“招婿”的风俗,还有一个传说说是从明代开始的。据说大明皇帝朱允炆,因登基不久就被叔父朱棣(明成祖)夺了皇位,他混在乱军中逃出金陵,在逃亡途中,因长途跋涉的劳累和饥饿,昏倒在白玉山(今陕南南郑县白玉乡),被向家父女所救。又因向老汉所养三个儿子忤逆不孝,各过各的小日子,不赡养父母,向老汉便招朱允炆为婿,即传说中的皇帝当了“上门汉”。人们由羡慕、仿效,逐渐便形成了“招婿”“嫁儿”的风俗。这是一种明显的附会,“招婿”实际上是古代男到女家婚俗的保留和转化,但说明男儿上门在人们心目中并不是什么低下的事。

第二,地处偏僻,远距城市,“天高皇帝远”,自然条件造成了文化封闭,人们很少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和束缚,所以保留着某些原始的传统习俗。比如,巴山妇女向来开朗、泼辣、大方,“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在这些地方不起什么作用。“男尊女卑”“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在这里也是看不到的。情歌悠扬,“自由相爱”的婚俗,历来在巴山地区盛行。姑娘长到十七、八岁,不但可以通过生产劳动、赶集撵场、“对歌会”等形式自由谈婚,而且是得到母亲指示和支持的。青年男女双方通过认识,建立起初步感情,只要情意相投,姑娘就告知娘亲,请父母“相亲”。相亲的形式也很别致,它不是在茶肆酒店,也不是在男娃家和亲友家进行,而是要男娃到姑娘家去“帮忙”。所谓“帮忙”,就是到女方家里做手艺活或种地、收获等。通过劳动和接触,姑娘的父母就可以仔细地观察和了解。父母相亲并非成败的关键,只是起个“参谋”作用。只要觉得男娃身体健康、忠厚诚实、善良孝顺就可以了,既不讲“门当户对”,也不要“彩礼”。这是指广大劳动人民而言。极少数的财主、富户阶层中,也有讲“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而且多数财主以女招婿,则是为了得到“劳动力”。从总体上看“包办婚姻”在这些地区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中还是少见的。

除此之外,陕南巴山地区的妇女,还是一家的“主管”。如家庭里的经济开支、接待应酬、社会交往等,多为妇女操办。男人只管生产计划、耕作劳动等。男女平等,互敬互爱,是陕南巴山地区的特点之一。

山歌、民俗紧密伴随着山区人民的劳动生产

陕南巴山地区的“干帮帮活”,就是一种劳动风俗。农忙时,活路多、时间紧,各种活路“打架”,一家一户忙不过来,需要互相帮急。于是几家人便合起来,组帮搭套,这种合作,群众称为“干帮帮活”。

干帮帮活,非请人打锣鼓草不行。这个锣鼓班子一般是一至三人:一个会唱的歌手,一个提大锣的,一个挎鼓的;也有一人兼而行之的。这薅草锣鼓,就是整个长江流域流行很广的一种“田秧歌”。

夏日的太阳象一团烈火,人们蹲在包谷和秧田中劳作,闷热而容易疲乏。为了给干活的人助兴鼓劲、提神解乏和褒勤催懒,就推选一人来歌唱,久而久之,形成一种特殊的劳动歌俗——“锣鼓草”。过去打锣鼓草,开始由端公安神,边薅草,边听歌,歌手巡视田头地边,一唱众合,气魄博大,声震山川。可唱传统的歌词,也可见景生情,即兴编词。边唱边敲打锣鼓,使薅草的人听得乐以忘累。紫阳打锣鼓草,赛口(劳动时的工作面)拉开,一般第一支歌是这样唱的:

        甲:哎!清早来哟,清早来哟,清早露水打湿鞋。

        乙:打湿绣鞋不要紧,打湿歌本揭不开。踏着十字路,等着太阳来——

        众:晒干歌本好开台。

        甲:哎!薅草人群滚滚来哟!好象八仙来过海。

        乙:八仙过海八个人,今天诸神下天界——

        众:各显神通摆擂台。

建国后,大忙季节还“打锣鼓草”,今天薅完这山,明日又去薅那山,锣鼓班子这段时间成了定型组织。除专业歌手外,其他愿唱的都可接唱。一大山包谷不大功夫就在歌声中薅好了。如发现某个人把草根没刨到土面上,歌手便唱道:

    哎!……

    薅草莫薅连根草,

    一场雨过又活了喂!

    烈日下边流大汗,

    竹篮提水白费劳哟哎!

这就引起了不注意劳动效果的人的重视,活路就做得细致一些。如果大伙都干得快,某人还拖在后边,歌手就唱歌督促或善意地讽刺几句。唱道:

        哎!……

        大雁飞翔不离群!

        干活就要多鼓劲沙,

        莫学那地角的懒蛤蟆,

        一步三停急煞人哟哎!

这一唱,逗得众人“哈哈”欢笑,落在后边的人觉得不好意思,便要加紧地追上去,从而起到了督促、评判、推动生产的作用。锣鼓班子如果看大家有些疲累了,便唱些骂笑逗趣的歌来活跃大家情绪。如:

    哎!……

    说要来,就要来,

    莫在后头紧到捱;

    老的捱起黄肿病,

    少的捱起“摆子”来。

 

    哎!……

    没得歌唱唱消停,

    没得锣鼓打铜盆;

    没得扇子扇草帽,

    没得裤子拎围裙。

“报路歌”是巴山地区人民在劳动中创造的另一种劳动风俗。因为陕南山区山大林深,坡陡道曲,搬运物件,历来通习“背”和“抬”。群众尊称背运货物的人为“背二哥”。有一首叙述“背二哥”辛劳生活的歌谣:

    “背二哥”,真辛苦,

    长年在外难落屋:

    吃的“筒筒饭”,

    走的“阎王路”,

    动步唱“路歌”,

    停脚搭“杵杵”,

    背压弯,汗流枯,

    日头背进又背出。

“背二哥”上路,都是结队而行。他们弯腰弓背,肩负重压,艰难地来往于山涧、密林、悬岩、峡谷,举步艰辛,时有危险。他们虽是自由结合的“运输队”,但在路上就需要团结和协作。因之每在启程前,都要推选一人为“背头”领队,负责路上安全。由于山道崎岖峡险,后边的人多被前边所背货物遮挡其视线,看不清道路,这就要“背头”在前面观察,不时向后面报告道路上所遇到的路障和险情。如遇上坡、下坡、过桥、急转弯和路有障碍物时,“背头”及时报告,后面立即应答。这一报一答的对喊,天长日久便成了有规格的“报路歌”。例如,有一堆粪便在路上,怕后边的人看不到,前面就喊:“路上一朵花!”后面立即答:“咱们不采(踩)它!”意思是知道了。上坡时前报:“步步高哟!”后应“使劲攀嘛!”“前是弓啊!”“后是箭!”“脚踩稳哟!”“腿不软!”等等。后来,人们在抬巨大物件时,为了步调和谐一致和拧成一股劲,也仿效“背二哥”报路,唱起了“报路歌”。

“背二哥”也叫“背佬二”“背脚子”“脚夫”。除了背运报道,他们还有一系列禁忌。早晨起床,互相不能说“起来”或“起床”,忌带“起”字,而要说“松”。在路上歇气时,把打杵子往背架一撑,总要“嘿!”一声。借此把压在胸中的气猛然吐出,浑身得到轻松。但是清早歇头三杵不得“嘿”出声来,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失脚事。背二哥走上一两个时辰,遇见好的地方,就放下背架,好好歇一下,吃烟、睡觉、谈笑,这称为“撂稍”。在撂稍时,喜欢在地上找些树杆草枝,折成一两寸长的短节,撑在崖石缝里,认为这样不容易把脚走疼,相信这些小杆能帮助他们用力。背二哥背运时喜欢和媳妇姑娘开玩笑,往往主动用趣话向女人们挑逗,然后引起女人们的痛骂,而他们似乎觉得女人骂得越凶就越舒服,脚步也就走得越快。

除了“打锣鼓草”“报路歌”,还有巴山人夜里“守号”时吹竹筒、敲木鼓,撵山子吼、“撵山号子”以及服饰、食宿等习俗,都是紧紧和生产劳动连在一起的。

生活中浓郁的歌俗

秦巴山地,山水宜人,民歌丰富。巴山人爱歌情趣与风俗代代相传,生活充满了浓郁的歌俗,几可与歌仙刘三姐的故乡相比美。

例如婚嫁时,有“唱礼”的风俗,这完全是为了增加喜庆气氛,活跃新婚的欢乐场面。人们不论家境如何,都要请“礼先生”唱礼。新婚中的一切礼节、仪式、活动,都由礼先生用歌主持进行。

从新人过门、拜天地、入洞房以及迎宾、开席、上菜、送客等项,礼先生都要唱礼。“礼先生”不但礼仪熟,而且记性好,嗓子宏亮,口齿流利,善于随机应变,见啥唱啥。如当场发生了不愉快、不“吉利”的事,经他嘴一唱,就会变成吉祥如意。其语言风趣幽默,经常现编现唱,会逗得满堂大笑,给喜事增添无穷的乐趣。

土家族“哭嫁歌”,被学术界称为哭的艺术。巴山也有哭嫁的习俗。姑娘出嫁的头一天,亲朋邻里的姑娘们都赶来陪着姑娘,叫“陪十姊妹”。半夜过后,姑娘“辞祖宗”:堂屋正中摆着香案,地上铺着毡子或竹席,哥哥或弟弟把姑娘从房里背出来,跪在席子上给家神叩头,门外放鞭炮,姑娘叩罢头后便开始“哭嫁”,她哭娘也哭,亲朋姐妹、婆婆婶婶都陪着姑娘哭成一堆。在这以前,来一个亲人姑娘也要哭一场,有一首《小妹子哭嫁妆》的民歌,内容和腔调真象现场的记录:

    红日落西方,红日落西方,耳听门外闹嚷嚷,小妹子哭嫁妆。

    哭声奴的爹,哭声奴的爹,爹爹心肠硬如铁,女儿你舍得。

    哭声奴的娘,哭声奴的娘,养儿养到这么长,而今要离娘。

    哭声奴的哥,哭声奴的哥,哥哥陪嫁办得多,还望哥送我。

    哭声奴的嫂,哭声奴的嫂,嫂嫂把奴待得好,何日把恩报。

    哭声奴的弟,哭声奴的弟,弟弟读书勤温习,姐不陪伴你。

    哭声奴的妹,哭声奴的妹,妹妹针线没学会,何日到一堆。

有的姑娘很会哭,使人听了,莫不流下同情泪。一般一哭要哭两三个钟头。

这种“哭”的心情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对于姑娘来说,不单是是悲,而且是一种悲喜交集的反映。所以在民间有“嘴上哭,心里笑,屁股还想坐花轿”的俗歌,这种概括极其生动而又全面。

有人称巴山是“歌海”,并非夸张。青年人谈情说爱时,要唱缠绵、热烈的“情歌”“盘歌”;举办丧事,要唱凄凉、悲哀的“孝歌”“送葬歌”;在田间劳动时,有高亢激越的“号子”“锣鼓草”;新年春节时,有欢快的“报春歌”“添喜歌”;婚嫁前后有“感恩歌”“哭嫁歌”“迎亲歌”“摆礼歌”“认亲歌”“夸媳歌”;日常行路时有“山歌”“樵歌”;搬运扛抬时有“报路歌”;酒席宴前有“劝酒歌”;洞房花烛有“闹房歌”等等。特别是“对歌会”上的“盘歌”,男女老少人人会唱。其歌辞简练、明朗,触及面极为广泛。有盘问历史、地理、天象、古人、神话传说的;也有盘问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的;有盘问当今时事的,也有歌唱美好生活的,融知识、趣味为一体,寓教于娱乐之中。当然在茫茫“歌海”之中,也会浮漂起一些“沉渣”和“腐叶”,那不过是历史的沉淀。巴山人民爱歌,用歌丰富、活跃了生活,传播了文化知识,充实了精神,促进了生产。正因为如此,巴山歌俗才充满了活力,至今不衰。

良好的道德习俗反映了巴山人憨厚、善良的性格

陕南巴山人民其所以有憨厚、善良的性格和孝敬父母、待人温和的美德,与这一地区形成的传统的道德民俗是分不开的。常言说:“习惯成自然。”人们从小就受着传统风俗的熏陶感染,随着年岁增长,思想、行动养成了习惯,长大成人后就很自然地按前人约定俗成的风俗行事了。

例如婚前送“离娘酒”的风俗,至今还为巴山人所乐道。啥叫“离娘酒”?就是姑娘出嫁前一天,新女婿带上酒、肉及糕点食品到姑娘家去拜丈母、丈人,名曰送“离娘酒”。这天,即将成婚的一对新人,要亲手操作,暖酒、做菜。晚上,酒菜摆好,请母亲上坐,父亲和亲友作陪;双双先行拜礼(过去是叩头,现在鞠躬),然后再为娘亲敬酒。同时,还要唱“感恩歌”:

    雨纷纷,泪纷纷哟,

    手捧美酒敬娘亲哟:

    娘养儿女一尺二,

    受尽了苦痛与艰辛,

    儿难报答养育恩哟哎!

    乌鸦反哺为孝禽哟,

    羊羔跪乳谢娘亲哟;

    禽兽都有行孝意,

    孩儿怎敢忘母恩,

请娘放宽心哟哎!

真是千言万语倾吐不尽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作母亲的也唱“劝女歌”“劝婿歌”“祝愿歌”,祝愿和劝导孩子们恩爱和好、白头到老、孝敬公婆、勤俭持家等,表现了敬重娘亲,慈母痛爱儿女之情。喜泪盈眶,情深意长。

这里的丧葬礼俗也比较简朴。老人逝世后,一不请“阴阳”先生看“风水”,寻找有龙脉凤穴的坟地;而是请一位同族中年高的长者给指定一块地方就行了。二不请僧道念经,不做超度“亡魂”的“道场”,而是以唱“孝歌”来寄托哀思,悼念死者。

孝歌,有的叫丧歌,有的叫打转转鼓,有的叫打丧鼓。据民间说法,创始人据说是庄子。传说庄子在楚国作官,一日老母去世,庄子告假还乡,守孝三年。在停尸的日子里,庄子把母亲的劬劳编成唱词,然后鼓盆而歌。孝歌就是这样产生的。这虽是附会之说,但孝歌来自古楚国文化则可能性是很大的。

孝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孝歌,紧扣葬礼的“开丧场”“陪祭”“守灵”“送灵”“出葬”的礼俗内容。广义的孝歌,包括“朝代歌”“盘歌”“噆歌”“戏曲歌”“识字歌”“处世歌”“乱碰头”“花名歌”“娱乐歌”等等。总之孝歌内容丰富而庞杂,但从总体上看,迷信色彩不浓,又能动人感情,兼有山村娱乐活动的意义。中间掺杂了一些神鬼宿命观念,但绝非纯粹宣扬迷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的提高,迷信色彩已经逐渐削弱消失。据山阳县陈文彦同志的调查,在民间已出现了新的孝歌。据紫阳县新编《民俗志》(初稿)介绍,解放后,不少歌师利用孝歌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贯彻《婚姻法》中出现了这样的孝歌:

    求媒说亲了上当,

    花钱怄气把心伤,

    到头还是空一场。

    我今要把媒婆骂,

    骂你媒婆烂肚肠。

    母猪你说赛貂婵,

    狗熊你说胜周郎。

    一张油嘴光扯谎,

    把我的粮钱都刮光。

    你啃我的肘子长黄牙,

    吃我的白米“打标枪”(拉稀)!

    包我的头巾生癞子,

    穿我的衣裳长奶疮!

    靸我的鞋子断脚掌,

    笼我的裤子烂胯裆!

    如今再不上你当,

    儿女婚姻自主张。

秦巴山地,如山阳、紫阳、南郑等县唱孝歌的人到处皆是。他们一听说哪里有“夜场”,便成群结队地赶去唱歌。孝歌不仅具有较高的民俗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过去只要丧鼓一响,围观听歌者少则几十人,多达几百人。

总之,一个地区的民俗是代表和体现这个地区人民的生活、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的。陕南巴山地区的民俗伴随着反映劳动人民心声的民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古朴、特异,讲究实用,少封建迷信和封建宗法道德观念的束缚。从这个方面讲,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是研究长江文化和民歌、民俗不可忽略的重点地区之一。

http://ningrui0315.blog.163.com/blog/static/11719553620107138121445/



分享到: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3174012
  • 日志数: 2169
  • 图片数: 60
  • 文件数: 164
  • 书签数: 9076
  • 建立时间: 2009-10-24
  • 更新时间: 2021-08-08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