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网摘》2018年2月第2期总第134期 【研修行知 】汪文华文集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8-01-28 15:21:24

《师说 网摘》2018年2月第2期总第134期   【研修行知 】汪文华文集

               

                                                           2018-01-28                                       汪文华                                       师说                                                       

                                                                                                                                                                                                               


1.jpg


编者按:

去年公号改版,立意集结当月某一专题文章,或某一话题相关文章,生成文集,谓之网络月刊,即以前的《师说网摘》,这是第四次月度结集了。汪文华老师是我们以前网刊《师说》时代的封面人物,专栏作者,算得上核心作者群之一员。网刊停办,公号依旧,汪文华老师支持之心未变,把他去年一年在中国教育报网站上专栏文章,授权我们公号,陆续推送出来。

研究,修行,行动,知道。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汪老师的追求,也是我们师说公号的办号宗旨。当汪文华老师告诉他由公号推送文集的名字时,我们一众同仁会心一笑,“于我心有戚戚焉”。

当然,我们更期待,更多的朋友,把你精心撰写的文章,编辑成集的电子文集,发送给我们,由公号分享给大家哟。


《师说 网摘》2018年2月第2期总第134期  


顾问:
马丽        人教社编辑
刘芬        人教社编辑
韩婷婷     人教社编辑
主编
马佾        湖北教师
编辑
张静芳     河北教师
徐金奎     湖北教师
刘晓乾     甘肃教师



2.jpg




教师成长离不开同伴互助和合作交流

image汪文华(特约评论员)2017-11-19 18:49

经验总结和教学反思、同伴互助和合作交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方式。

经验总结和教学反思以自我反思为核心,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产生的结果进行问题诊断和归因分析,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动与教学活动加以思索、研究、改进的过程。教师在自我对话和自我诘难中,拓展自己的教学知识,变革自己的教学行为,逐步实现由职初教师向经验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成长。

而同伴互助和合作交流,主要指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与同伴进行专业上的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在教师的三类知识(原理知识、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中,对于原理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职前学习和在职的继续教育,掌握学科教学的原理、规则,以及一般教学法知识。而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除了通过阅读专业书刊、浏览网页、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获取外,更重要的也是更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则是交流式反思和研究式反思。在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和微格教学训练中总结经验,在教学观摩、问题交流、专家会诊等专业对话中积累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逐步形成策略性知识。

为使同伴互助和合作交流发挥应有的作用,产出更大的效果,学校和有关组织(师训、教研、电教等)需要科学安排、统一组织,仅靠教师自发开展是不现实的。学校组织的校本研修活动、教师培训机构实施的教师培训,都应为此作出改进。

第一,改进校本研修,以“大校本”课例研究为载体。同伴互助和合作交流不要囿于本学科、局限于本校,不能仅仅发生在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之间,应由本学科拓展到其他学科,向本校之外拓展,有专家介入给予帮助和支持,形成“大校本”环境下的同伴互助和合作交流系统。这需要学校以及教研部门(教育主管部门)的条件支持。

课例研究作为一种分享的研究方式,旨在通过研究化解教学难题,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有效开展课例研究,运用教师的原理知识,丰富教师的案例知识,反思改进课堂教学,提升自身的实践智慧。课例研究是实现同伴互助和合作交流的载体,越来越得到中小学校和教师的青睐,理应成为校本研修的主线。

课例研究一要为了学生的学,以课程标准为导向,围绕“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学的如何”四个方面,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做整体的分析和反思。二要为了解决问题,在“疑问—设计—反思—行动—观察—反思和重新设计”的循环过程中,通过专业合作的方式,解决一个个发生在课堂上的问题和困惑。三要为了改进教学,不是就课论课式的评判和裁定,而是对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教学问题的诊断和讨论,是对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实施、观察、反思和改进。课例研修需要教师个体和合作同伴经历“课前设计—课堂观察—课后反思”的行为跟进过程。以课例研究为主线的校本研修,教学设计要基于改进教学,课堂观察要聚焦问题解决,课后反思要立足学生学习。

第二,改进教师培训,落实参与式案例教学。教师培训机构对教师培训模式进行应对性改进,实现参与式培训,促进参训教师之间、与培训者之间的专业对话、互动交流,引导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教师培训要突出问题的诊断与解决,重视参训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突出参训教师对课堂教学实际情境与自身教学经验所作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与反思。通过示范观摩、实践训练、微格教学等形式,使参训教师在做中学、在动中变,形成同伴互助的意识和习惯,掌握合作交流的技能。如,为帮助参训教师掌握积累“案例知识”的方法,可这样开展教师培训:初始案例——学习理论——案例初析——聚焦案例——问题研讨——形成反思案例。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参训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一份教学案例(初始案例),也可以根据他人的教学实录(文本的、视频的)形成初始案例。培训之前提交给培训机构(培训者)。

第二步,学习理论分两种方式。一是参训教师自己学习有关培训教材和相关的资料(网络的、专业书刊的)。二是培训者根据参训教师提交的初始案例,发现问题,针对性备课,在培训教学中解答问题、实施指导。

第三步,参训教师学习理论之后,对自己的初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修改、充实案例内容。

第四步,培训者对典型案例进行评析,与参训教师对话,发起参训教师之间的对话。

第五步,分组进行教学问题研讨,引导参训教师深入研究、深度对话。

(作者汪文华,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3.jpg

研修行知┃汪文华文集1

研修行知┃汪文华文集2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4-1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511747
  • 日志数: 2391
  • 图片数: 3
  • 书签数: 54
  • 建立时间: 2011-01-23
  • 更新时间: 2024-04-19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