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波:代表作《春节考源》,昆仑三族(中华民族的前身)、社皇教(中华民族宗教)、朝祖产业的提出者,中国民俗学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四川民间文艺家协会、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中国民族学学会、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等会员,“华学论坛”主编,微信号Tianbo13075468831。

马家窑文化的三大功臣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7-09-29 22:04:03 / 个人分类:原创随笔

马家窑文化的三大功臣

文/田波

       藏传佛教,有伏藏之说,言文脉之传承,自有天意,上苍何时安排贵人发掘伏藏,非凡夫俗子所能知也。贵人者,知音、功臣也,谓对某人某事有重大贡献者也。

图1.马家窑彩陶,自拍图片

    马家窑者,甘肃省临洮县之村邑也,依山傍水,因其曾有马姓族人在此烧制陶器而得名。孰料5000年前之炎黄时代,此地早有人烧制彩陶,延续近三千年,波及甘肃、青海、宁夏、四川陕西等地,不知何故,骤然衰落。这段故事,野史不传,正史未载。其遗址,位于马家窑村南面之巴马峪沟口、黄河支流洮河之西畔。马家窑文化,由此得名。

    马家窑文化第一功臣,安特生先生也。如果说,当年在新疆盗宝而臭名昭著的斯坦因是负能量之人;那么,以学术成就而享誉中华的安特生,则为正能量之人,以其对周口店北京人、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发现,成为中国现代考古学之开创者。

    齐家文化,得名于1924年安特生发现的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遗址。他认为,这是该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甘肃和河南的仰韶文化源自于齐家文化。1924年发现马家窑文化,使炎黄文化重见天日。1925年,在其《甘肃考古记》里认为马家窑文化属于仰韶文化。后来,这些结论被中国学者推翻,他亦欣然认错。

    由安特生开端,中华之史前史,即中华起源,渐露尊容。影响所及,国人常云,随地俯拾一块陶片,其历史也比美利坚多上数千年。惜乎安特生之学术,在其本国,鲜有继承者,以至于其所创之东方博物馆因经费不足,如今面临关闭之虞。消息传至中华,让马家窑文化之拥趸,颇有同感,黯然神伤。

图2.安特生(1874-1960),马家窑文化的发现者,网络图片

    马家窑文化第二功臣,夏鼐先生也。浙江温州人,曾主持并参加了河南辉县商代遗址、北京明定陵、长沙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颇深,是最早从考古学上探讨中华起源的中国学者。以其学术成就,荣膺多国褒奖,人称“七国院士”。学识渊博、视野广阔、治学严谨,多体现于日记,成为垂范学术界的实录。

    他踏着安特生走过的路,几度春秋,亲临遗址,踏遍周边,详加鉴别。1945年,发掘甘肃省宁定阳洼湾齐家文化墓葬,确认仰韶文化(前5000-前3000)早于齐家文化(前2500-前1500)。1949年,在其《临洮寺洼山发掘记》里,针对马家窑遗址,提出“马家窑文化”一词,纠正了安特生之旧说。

图3.夏鼐(1910-1985),马家窑文化的命名者,网络图片

    马家窑文化第三功臣,王志安先生也,甘肃临洮人。作为乡贤,在物欲横流之际,挺身而出,呵护国宝,唤醒良知,善举连连。以民间志士的身份,创立研究会、开建博物馆、著书立说、举办研讨会,等等,重振马家窑文化,学术随之兴盛,国人渐生自信。

    先生之患难发妻,为家庭、为丈夫,俨若红烛,照亮了他人,奉献了自己。后生驽钝,夜读先生旧文,每每为先生之深情所震撼。回顾其艰难岁月,虽蒙冤而身陷囹圄,犹有发妻常来探看。待到发达之后,老夫老妻,不离不弃。多才多艺,尤擅绘画、书法、彩陶研究与鉴定;好书不厌堆成山,良朋惟愿聚满堂;德艺双馨,学界共仰。年届耄耋,初衷不改;祖孙三代,勠力同心。

图4.王志安(1943- ),马家窑文化的解读与传播者,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供图

     是故,伏藏5000年,马家窑文化,方遇贵人:马家窑文化三大功臣,谓安特生先生、夏鼐先生、王志安先生,接力近百年,始将其远播于海内外,为中华文明之古老树碑,为中华文明之辉煌立传,是丝绸之路的亮点,乃文化自信之丰碑。

    天道酬勤,人道酬诚;既勤且诚,迟早福报。伏藏在地,苍天在上;若有贵人,必降吉兆。以马家窑文化冠绝古今之盛,得此三大功臣,乃民族之幸、百姓之福。

2017/9/23凌晨两点,马家窑


本文的所有图、文等著作权及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

TAG: 马家窑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