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技进道:我国学校武术教育转型发展的出路 李金龙宿继光,李梦桐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6-02-06 11:21:50 / 个人分类:仪式

嘉纳治五郎在当时掀起的具有体育和教育意义的日本武术改革大潮,受到了日本社会的广泛认同与接受。当时日本武术的众多门派纷纷效法,纷纷改术为道,逐渐形成了延续至今的日本柔道、剑道、弓道、合气道空手道、相扑(道)、雉刀(长柄刀术)、铳剑(步枪刺刀术)道与源于我国少林武术的日本少林寺拳法等九大武道。日本武道与日本武术的最大区别在于武道排除了致人死伤的危险内容和形式;技术大为精简优化,所有技术都是以实际生活中碰到被人侵犯时的情景为根据进行选择和设计的;以练习和掌握攻防格斗的技术技能为手段;特别注重每位练习者的礼仪与个人的气度;以培养人的人格内涵为理念和目的。如嘉纳治五郎的讲道馆以柔道作为教育之道,将柔道实践中提
升出的“精力善用、自他共荣”的哲学理念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再如,日本刀法原本相当精细实用,但是改革后的日本剑道所追求的最高价值却是在于通过剑的“稽古”从而完成人格的培养。将剑道定义为“是通过剑的原理方法的修炼,形成高尚人格之道。”剑道修炼的目的是:“认真正确练习剑道,磨练身心培育旺盛的气力;通过剑的特性养成尊崇礼节,重信义、尽真诚;通过常年不懈的修炼,以爱国家、爱社会之心,为全人
类的和平与繁荣作贡献。”[庄周著,仲兆环,刘玉香,等注译.南华经[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11.]日本《武道宪章》中明确指出:“武道是基于‘心技一如’的原则,是‘修行礼仪、磨砺技艺、锻炼身体、铸造胆魄’的修业之道。格斗,只是精神修养的一种特别手段。”[新渡户稻 造.武 士 道[M].张 俊 彦,译.北 京:商 务 印 书 馆,1993,2.]
    纵观民国以来我国传统武术体育化的发展道路,其特点非常明显,即武术考核竞技化;套路、散打分离化;武术礼仪教育形式化
    武术考核竞技化的表现就是将武术技术的好坏和武术比赛成绩的好坏作为了武
术学习和武术教育好坏的主要评价目标和标准。
    所谓套路和散打分离化,具体表现为首先在认识上没有将两者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在我国传统武术体系中武术的构成包括功法、套路、散打三个部分,而且功法和套路都是为散打格斗服务的。相比套路和功法,格斗技能才是考量武术教学成败的主要内容。遗憾的是1949年之后长达40年的时间里,我们所推行的武术教育内容是没有散打格斗这一内容的,全国的武术比赛也同样没有。直到1989年国家才出台了《散手竞赛规则》,才开始了散打格斗技能的教学和训练,才逐渐被引入到学校武术教育内容中。其次,散打和套路分离化的表现是虽然增加了散打比赛,但也仅仅是将散打作为一个比赛项目增加了而已,参加套路比赛的运动员根本不参加散打项目的比赛,参加散打比赛的运动员也同样不参加套路项目的比赛。
    所谓武术礼仪教育形式化,就是指没有将武术礼仪教育作为工具而达到育人的最终目标。武术礼文化的功能原本在于教化,宗旨在于育人。
 6 我国学校武术教育转型发展的出路:由技进道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庖丁解牛的故事,通过研究我国传统技艺教育,通过研究日本武道改革发展的特征,通过认真审视我国武术近现代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学校武术教育的历史演变过程,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我国学校武术教育转型发展的出路在于由技进道!道技分离是制约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根本症结所在!由技进道就是要真正实现武术教育的育人目标和武术的体育化。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将武术教育的育人目标与考核指标密切结合。。第二,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密切结合。第三,将套路与散打教学密切结合。套路、功法、散打本是武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套路与功法的练习要服务于散打的需要。因此,一定要突出武术作为攻防格斗技能的这一基本特征 ,将武术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区别开来。第四,将散打的安全性与实用性密切结合。第五,将武术礼仪形式与感恩尊重教育密切结合。跆

TAG: 少林寺 少林武术 李金龙 空手道 合气道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我的栏目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4831
  • 日志数: 90
  • 图片数: 5
  • 建立时间: 2016-01-06
  • 更新时间: 2016-05-09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