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探沟去也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8-02-03 23:41:34

查看( 318 ) / 评论( 0 )

梅探沟去也


武陵城西五里,群峰连绵,晨起雾掩,晚霞笼罩,如画卷展开,旧名画屏烟雨,为县内八景之一。今日百味群(84134126)友,相约游之。

出城西行,过烧田坝,江西馆,洪公祠,覆船山,元和观,仙人洞,来到长岭脚下。烧田坝,又名稍田坝,旧传稻田丰产,谷穗如火,远望似乎大火燃烧样。故名烧田坝,然而当地另一说,田地肥沃,为城南最为丰产之地,捏一把流油,因而稻谷长势喜人,突出别处一大截,稍稍露尖吧,当地人说,故称稍田坝。这个名字却也是洞治版旧志书所有之名的。只是如今再凶稻田,全为高楼大厦,街道通衢,人如流水车似走马。如今早已称呼为幸福大道了,这也是1956年改换的新名了。江西馆旧为江西人会馆,建国前曾为车站,后为油榨厂。相传李宗仁抗战年月过溪,日本人听闻此讯,飞机成群前来轰炸,把江西馆后山峰炸低数尺,全为粉末泥灰,据传,蛇死数条,人员无一伤亡。馆北临河,城西之西关街隔河相望处,洪姓人宗祠,数亩院落,墙群如林,青石砌路,上望如棋盘,只是如今断垣残壁,再无旧时兴盛模样。覆船山,以山形如船倒覆而得名,上平如镜,山顶元和观,山脚临河仙人洞,相传为纯阳仙人吕洞宾修炼之所。观北临河,数株梅花由粗大榔树心生出,相互缠绵,当地有梅花戏郎或郎抱妹的传说。前面就到长岭,也就是梅探沟东。

长岭多邹姓,旧有邹公祠,1950年新办学校,邹公祠改建为长岭学校,1984年小学初中分开,旧址为中学,小学改迁于中学东侧山坡坪地。1988年元月,我由水坪职业高级中学调往本校,创建县内第一所示范性职业初级中学,担任职业技术课老师。当时中学分两片,山洼下丁字拐房屋一片,青砖高墙,多为中通房一间,如旧式堂屋,两侧墙壁四门,又分万四个小间,每间仅仅放置床一张,两头抵墙,一面靠墙,门口办公桌,一椅,再无余地了。一日同学来校看望,只好坐于床上的。北面相隔十余丈新建砖房一间。红色如火,学校尖子班教室,通常是初三年级占用的,边侧隔分一小间,那自然是尖子班班主任的宿舍了。丁字拐角,是学校食堂,学生老师的混在一块,高灶大锅,柴秫杆为燃料,每到开伙,几大盆,木盆,直径数尺,热汽腾腾的饭食端出,玉米糊糊为多。间或小盆,米饭,也只有数碗的量。当时学生每周日到校缴粮,分细粮粗粮,大米百粉为细粮,极少,每斤六分钱柴禾费,后来涨到八分钱,一毛钱的。粗粮为玉米面,这基本上是学生的主打食品了。到了吃饭时,这盆玉米糊糊,放在正中,食堂北侧隔壁为初一年级教室,雨雪天气,屋檐下是最好的摆放场所了。天气晴和,丁字拐前面空地,一排排饭盆,数百名学生,混乱地嘈杂地闹哄哄一片。西边一坡,坡上又有一排房屋,北侧初二年级教室,南侧为初三年级选拔尖子后剩余的学生,才能辈出技艺超群的学生,多半出于此班。当时缺少语文老师,没有班主任老师,这两个班的语文课兼班主任老师,勉强担任过一段时间。岭高屋显,四墙皆窗,可惜没有玻璃,冬天到了,风直吹,站在讲台的我直打哆嗦,更不用说教室里的学生了,毕竟我的衣服厚实些的,很多学生衣衫单薄,鞋破袜烂,几枚脚趾顽强地伸出来。当时订阅的报纸,张贴于窗户,仅仅管了半天,风便吹破了,片片破纸随风乱抖,愈发显得风冷寒重了。我购置一批塑料布,算是暂时挡住了寒风。两间教室正中一间屋,一如丁字拐处那间,两侧墙壁四门,各四小间寝室,分成四位老师宿舍。还有几位住家本村的老师,就没有分给他们住处了。我们十一位老师,伙房一人,四个班级,二百余名学生,就是长岭中学的全部。班主任时,初三2班及初二年级近百名学生家,用半年时间的周末基本跑了一圈,算是摸清了学生的底细。然而,半年后,因各种原因,县里准备征收长岭近高桥处空地,筹备新建示范性职业初级中学的愿望落空了,村长拒绝县里征收土地建校。我也就离开了这所中学。

走访时,一位学生的爷爷,刘姓老人,是一个故事篓子,闲聊之时,讲起了附近风物传说,人文故事。他住家在学校西侧山湾处,开了一个代销店,偶尔来往的客人,一包火柴,五分钱,散装烟,一支八分钱。抬起指着远处山峰,你看,那山向什么?那是两坐浑圆挺立的山包,老人问,随后又指远处,由两峰延伸开来的地方,你看看,那又像什么?丰硕饱满地伸展着,一片树林稀稀疏疏,一条小溪,潺潺地流淌。老人说,那儿是前面是画屏烟雨,武陵八景之一,这儿是美女晒羞啊。梅探花就是在这儿读书,才考取探花郎的咧。八0年代,正是校园文学浪潮兴起时,在这所学校我也自费办着一份名叫《豆蔻心声》油印旬报,四开四版,每期一万二千字,顾问聘请了近城沿三一六国道26所学校的语文老师数十名,头版老师指导教学,二三版学生习作,第四版,基本是我的文字,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走访时的言谈,部分登上了这个版面。每年一个半月的工资,订阅的报刊,数百份装订成册,张挂于我寝室外面那间小屋,算是学生的会议室吧。某一天,县市蒜某位领导由此上偏头山,回来时兴致勃发,来到本校。那是周末,喊来校长沈有富,打开门一看,闯入眼帘的,是满墙书刊报纸,正中办公桌上,却是刚刚推出的最橷一期小报。于是那年的郧阳地区双文明标兵,飞到这所学校任教的我手上了。也是在那几年,小报与团县委联合举办了三届“庆五四”征文,并由团县委对获奖者颁发了奖品,自然,作为刊物的主办人,我没有获奖。

刘老头最喜欢讲梅探花的故事,梅探沟地名的由来,并不是时常挂在人们口中的煤炭沟,当然,沟口那一边串煤窑,在数十年前,提供了无数低劣呛人的煤块,在缺少燃料的时代,带给人们多少温暖的。

而我,只记得梅探花,这个民间传说中美好温暖的故事。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TAG:

我来说两句

(可选)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509352
  • 日志数: 2377
  • 图片数: 3
  • 书签数: 54
  • 建立时间: 2011-01-23
  • 更新时间: 2024-03-25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