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文人多自谦,戒浮燥,胸怀平常之心,甘为边缘人。粗茶淡饭,布衣裘褐,倒可以冷眼洞察社会,静观人生百态,写出多少能够传世的作品来。——录自随笔《边缘人》(1998)

我的田野:庙岛-矶㟂岛渔村民间文化考察(1988)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7-01-13 19:47:55 / 个人分类:田野调查

庙岛-岛渔村民间文化考察(1988

——我的田野

 

198868日,以我所在的《民间文学论坛》编辑部同人为成员,我为课题组长,向当时在中国的索罗斯基金会提出了一份题为《历史变革中的渔村民间文化》调查提纲,申请资助,对以渤海中的庙岛为中心,对沿海岸线和近海岛屿渔村的民间文化、民俗、民艺、民间文学进行一次实地考察,考察经济变革时代中国农村民间文化的地位和社会功能的变化以及发展趋向,为深化农村经济改革提供民间文化、民俗心态方面的参考依据,同时为保护民间文化的政策实施提供实证材料。

 

历史变革中的渔村民间文化

——庙岛渔村综合考察方案

 

一、通过对庙岛一个渔村民间文化和民间文学的全面搜集和普查,考察经济变革时代中国农村民间文化的地位和社会功能的变化以及发展趋向,为深化农村经济改革提供民间文化、民俗心态方面的参考依据,同时为保护民间文化的政策实施提供一个实证材料。

二、考察区域选址

考察初步拟定在山东庙岛群岛的庙岛上选择一个渔村进行。理由是:

1)沿海渔村较早经历了商品经济的变革,同时处于经济开放地域的前沿,对其民间文化保存状态的考察具有超前意义和典型意义。

2)庙岛群岛处于山东和辽东半岛之间,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遗存非常丰富,历史上一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是文化迁徙的“路桥”。庙岛民间文化的考察将对中国东北文化以及古代朝鲜、日本文化的溯源研究起到深刻影响,因而具有东亚文化迁徙地理考察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在这一曾被多种文化所覆盖的地区考察传统民间文化究竟是如何保持的,也很有价值。

3)神仙思想和边疆殊物的思想产生了中国特有的仙岛传说,这其中渗透了中国人对异域文化的传统观念。庙岛群岛属传说中的蓬莱仙岛的地望,此次考察可能有助于对上述传统观念的研究。

4)由于人力有限,考察地域应适当集中,考虑到庙岛取名于庙,与民间文化有更多关联,故选择了庙岛进行。

三、考察的组织

此次考察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民间文学论坛》编辑部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论坛》主编刘锡诚带队,主要成员为《论坛》的四名青年编辑,其中三人参加过1986年中国—芬兰民间文学联合考察;另外吸收当地文化干部23人参加。时间预定为19887月至8月中旬共40天。回京后将调查资料分类整理成报告,结集出版,考察所需经费自筹。

《民间文学论坛》编辑部

198868

 

这个课题报告书由我亲自送到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副主任王郁昭同志于88日批准,然后递交索罗斯基金会,并获得了该基金会的批准。

这是一个很大的计划,要分段完成。为实行这个计划,课题组派遣一个四人小组(蔡大成、金辉、李路阳、彭文新)于1988919日至25日到庙岛群岛的几个小岛进行了考察。这个小组当时摄制了一些照片,但没有写出报告来。基金会办公室要我提供材料开办一个展览。129日至13日,我与《民间文学论坛》编辑部的彭文新再次赴山东省龙口市的岛村进行实地调查。为调查的顺利开展,我们在当地吸收了龙口镇文化馆的孙振懿先生加入调查组。调查结束后,我与彭文新具体讨论后,由他执笔、经我修改成为一份《民俗文化调查》的调查报告,作为我所申请的课题的最终成果。然后,由我写了一个编者按语,发表在《民间文学论坛》1989年第5期上。这次调查,得到了龙口市文化局、龙口镇文化馆和矶岛村政府的大力支持,使我们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刘锡诚

2005330

 

历史变革中的渔村民间文化

(一)小引

 

198868,我向当时设在北京的索罗斯基金会提出了一份题为《历史变革中的渔村民间文化》的研究计划,计划以渤海中的庙岛为中心,对沿海岸线和近海岛屿渔村的民间文化、民俗、民艺、民间文学进行一次实地考察,考察经济变革时代中国农村民间文化的地位和社会功能的变化以及发展趋向,为深化农村经济改革提供民间文化、民俗心态方面的参考依据,同时为保护民间文化的政策实施提供实证材料。这个项目很快获得了基金会的批准,给予资助。

为实行这个计划,以我所在的《民间文学论坛》编辑部同人为课题组成员,蔡大成、金辉、李路阳、彭文新四位同仁,于198891925日到庙岛群岛的几个小岛进行了第一次考察。这个小组当时摄制了一些照片,但遗憾的是没有写出调查报告来。基金会办公室听了我的口惠报后决定要我提供材料开办一个展览。同年12913日,我与彭文新再次赴山东省龙口市的屺母(山+母)岛村进行实地调查。为调查的顺利开展,我们在当地吸收了龙口镇文化馆的孙振懿先生加入调查组。调查结束后,我与彭文新具体讨论后,由他执笔、我加以修改定稿而成为一份《屺母(山+母)岛民俗文化调查》的报告,作为我所申请的课题的最终成果。同时,由我写了一个编者按语,发表在《民间文学论坛》1989年第5期上。这次调查,得到了龙口市文化局、龙口镇文化馆和屺母(山+母)岛村政府的大力支持,使我们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渔村调查计划中的其他内容,如海神信仰,并未得到较为详细而具体的调查,一直成为我的一桩心事。1991年的春天,我又与戴晴、刘方、陈炼一结伴,一道去荣城县的石岛镇玄镇村和长岛县砣矶岛进行了为期半个多月的调查,并写成了《玄镇谷雨海祭调查报告》。这样我预期中的《历史变革中的渔村民间文化》的研究计划,就算告一段落,多少可以填补渤海至黄海这一段海域沿海渔村的民俗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的现状和变革的缺项了。

 

(二)屺母(山+母)岛渔村民俗调查

 

调查人:刘锡诚、彭文新

调查地点:山东省龙口市屺母(山+母)岛村

调查时间:198812913

 

(一)屺母(山+母)岛概况

屺母(山+母)岛位于龙口海滨的西北部,地势狭长,处庙岛海峡西口,犹如伸向大海深处的一只巨臂。其东南腹部为优良的避风港口,为海路流通的要道,是一处文化交流的中转站。

关于屺母(山+母)岛名称的来历,据《可爱的烟台》丛书之十二《莱子古国龙口市》说:“相传明朝的开国功臣胡大海,背井离乡随朱元璋打天下,曾将年迈老母寄居于此,故得名屺母(山+母)(寄母)。”“据史料记载,屺母(山+母)岛原名‘木极岛’,系元代命名。明初,胡大海的第六子胡德山为避‘靖难兵变’,潜逃龙口落户。后来胡德山的长子胡琛,带兵出征云南,战功卓著,为官清正。归故里后,恶‘木极’乃元蒙命名,出于民族义愤而改为‘屺母(山+母)’,并自号母(山+母)屺,后人相沿成习,遂称为(山+母)屺’岛。解放后,复更名为‘屺母(山+母)’。”

传说屺母(山+母)岛原为孤岛,明嘉靖年间,海风扬沙,平地成埠,使屺母(山+母)岛形成三面环海的陆连岛。岛方圆十五华里,北高南低,有大小九个山头。西山和北山,悬崖峭壁高达数十米,气势峥嵘,传说八仙想从此处过海,因山势险峻,而东去蓬莱。南部则是一马平川的细沙浅滩,是理想的游览之所。

屺母(山+母)岛现设一个行政村。1988年上半年统计,全岛445户,1478人。全村胡姓占95%,其他杂姓有:王姓4户,刘姓8户,陈姓2户,南姓3户。据传胡姓迁岛之前,岛上的居民是姚姓与高姓。姚谐窑,在海边烧窑,海水相克,因而人丁不旺,故从岛上迁出。高姓迁出原因不明。据胡氏族谱载,胡家31世孙胡惺、胡恬、胡怡哥儿三人由黄县城里迁至屺母(山+母)岛,至今传至第42世,计11世。按谱牒法推算,假定每三代为50年,胡姓在此生息繁衍,已达200年左右时间。

该村以前一直以农业为主,渔为副业。种植小麦、花生等农作物。近十年间,全部土地已退耕还果、退耕还林,植山楂800亩、刺槐245母,黑松305母。由于土地贫瘠、缺水,目前果、林还无收益。现在全村以捕渔为业,有渔民180余人,船128只(其中120马力一条系村有,为冷藏厂收购海产;五只运输船,跑龙口、大连)。并建有冷藏厂、建筑公司、拆船厂、养殖厂(养扇贝水面100亩)。今年(1989)总收入可达600万元,属于比较富裕的渔村。我们访问过一位60岁的老渔民,他一人每年捕鱼的收入就达七八千元。

村里设有一家村办小学,小学毕业后入附近的龙口镇中学就读。全村有电视机300台,彩电占1/3,收音机50台,录象机5台,录音机150台。老书记家有空调一台。现代音像信息工具逐渐占据了村民的余暇时间,晚上,村民一边织网,一边收看电视,形成新的民俗景观。电视的普及率达68%,观看电视、录象成为重要的娱乐方式,对传统的渔村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

 

(二)传统渔业民俗——拉大网

拉大网为传统渔业重要的近海作业方式。5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鱼群减少,至今已消失30余年。

拉大网在春汛、秋汛两个季节,与渔民大规模捕捞季节一致,夏秋两季捕捞占全年的10%。渔民有一句谚语:“清明、谷雨,立夏鱼齐。”清明、谷雨时节就已经开始打渔,但大规模的捕捞,则在立夏以后。现在政府规定公历51日起为春汛捕捞时间。秋汛,过去规定为立秋之日,现在规定为公历91

汛期到来,渔民便下海捕捞。渔民称出海为“出河”。“出河”的日子必须避开月忌日,即阴历每月初一、初三、初八、十三、十五、二十三,忌日出海不吉利。出海时,燃放鞭炮,本命年的人出海腰系红腰带。

网具、船只的所有者叫把头。把头不一定参与拉大网。拉大网的渔民,依次分为老大、二老大、三老大、当家的、大艄公、小艄公、众伙计。每网120人左右,各司其职。由于拉大网劳动强度很大,参加者都是男性。老大相当于船长;二老大、三老大协助老大工作,是老大的副手;当家的负责实际的全面管理。屺母(山+母)岛拉大网的人员,80%来自受雇的外地人,伙计几乎都由受雇而来的人充当;屺母(山+母)岛渔民担任老大、二老大、三老大、当家的、艄公、厨师、会计。拉大网的渔民着无衣扣的大襟衣服,有扣的衣服容易把网挂坏。

拉大网作业的程序如下:

拉大网跟着潮水靠,在无流时下网。

盘网:装网入船为盘网。

下网:大筏子载着网,后面紧跟一只“驴脚子”(一种小船的俗称)。“驴脚子”装有五六根网绠(绳子),每根绳长40庹(每庹五尺)。大筏子上的人将网放入水中,“驴脚子”上的人将拉网之绳系在网上。网向着海岸围成一个半圆形。网上有浮漂,网底有坠子。

拉网:下好网后,岸上人分成两列拉网。当家的指挥整个拉网过程,并监视是否有偷懒的伙计。当家的拿一根腊木杆,发现不出力的船员就打。绳子拉得很紧,只要轻敲一下就会勒进肉里,生疼。但当家的一般凭着自己的威望管理,当家的太凶,众伙计往往会散伙而去。

卷笆:将网的下端往上卷,整个网形成一个兜子,将鱼兜起来。目测鱼在1万—3万斤之间,就可以卷笆。

挂网:当网里的鱼在5万斤以上时,由于鱼太多,为防网下沉,便将网挂在船上,用船当浮子。

水墙:鱼在3万到5万斤之间,卷笆卷不起来,超出了卷笆的重量,挂角又不够时,便启动书墙。水墙就是用人体担任浮子。人站在水里站成一排,托住网,不让网下沉。

若鱼在1万斤以下,则连网带鱼直接拉上岸来。

渔民把打了一次鱼叫打了一仗。拉大网,一网需6个小时左右,一天两网。由于海流和鱼群变化无常,下网没有昼夜之分,一次出海常常66夜得不到休息。故拉大网是一件极艰苦的作业。拉大网纪律严明,伙计必须服从老大和当家的命令,甚至在紧要关头,当家的可以一脚将有失误的伙计踢入水中。拉大网是一边唱着号子、一边作业的,每一个过程都有相应的号子。盘网有盘网的号子,下网有下网的号子,一网打齐后,还有吉利号子。号子一方面具有组织、协调的作用,号子的节奏与劳动的节奏是一致的,唱什么样的号子,就会做出什么样的动作。同时,号子又有提神的功用,拉大网要消耗巨大的体力,身体一直处于疲劳状态,劳动又十分单调,不唱号子就会打瞌睡。拉大网号子中有一段《二姑娘》的号子,详细描绘女人从头到大腿的各个部位。这段号子只是在极疲乏时才唱,通过感官刺激缓解疲劳。

拉大网号子分为上号、下号两个部分。号头领唱上号,众人接唱下号。除《二姑娘》部分有较完整的唱词外,由于适应节奏的需要,唱词以喉叫式的“啊嘿”、“口+奥”、“口+畏”、“嘿喲”等衬词为主,尤其是下号部分。只是根据不同过程节奏的需要,而变换成不同唱法。号头须有良好的嗓音。为保护嗓音,号头每天都吃生鸡蛋。屺母(山+母)岛拉大网号子粗犷、豪放,节奏多变化,是渔民精神的体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渔民提起自己的号子非常自豪。我们组织该村渔民胡立清、胡立相、胡立都、胡世林、胡维审、胡立泉、胡本香为我们演唱了部分拉网号子,并录了音。

 

(三)渔业禁忌及习惯

在船上不能说“翻”字。“船翻了”说“辗过来了”,“免过来了”。

妇女不能上船打鱼。

妇女不能从网上跨过。如果不小心从网上跨过,老人说一句“金跨银跨,下去就打”便可以破解。要过网,可以把网拿起来,钻过去。过去也没有妇女补网,认为女人是不洁之物。

船上上下竖着的木头,不能坐。船头不能坐。坐船头就是坐船老大的头。

不许打狐狸。此地渔民信仰狐狸仙太爷。

刺槐不能上船,槐带鬼,不吉利。

大鳖不能捕,是仙物。如果打了上来,须放回海中,边放边说:“哎呀,老人家,对不起,对不起。”

出海遇见大鲨鱼,即龙兵,要叫老人家,说好话。“老人家,您别发脾气,俺这有老有小的,不容易。”

船上吃饭叫“逮”,喻逮住鱼。

大年三十,船头船尾要贴“福”字,并放鞭炮。

造船叫排船。

海上渔船出了问题,渔民叫“挑个帽”,在桅杆上挑条裤子、衬衣之类的东西呼救,海上行船者见到呼救后,应立即前往救援。

 

(四)渔民海神信仰的演变

该村渔民信仰狐仙太爷。村里原有一座狐仙太爷庙,文化大革命中被摧毁(我们看到遗址还在)。村里渔民视狐仙太爷为海上保护神,海上遇风浪,向狐仙太爷祈祷许愿。蒙保佑,安全回航后要到庙里还愿,放鞭炮。庙中狐仙太爷塑像,为一白胡子老头,红光满面。据岛上渔民称,每年附近的桑岛、长山岛出海都死不少人,而屺母(山+母)岛却很少发生海难,他们认为这全仗狐仙太爷的保佑。桑岛和长岛都无狐仙太爷庙,不信狐仙太爷。

狐仙太爷庙的来历,渔民中流传的说法是:某狐狸出现的时候,满天着火,就是不着房子,渔民称这种说不出来由的火为天火。自从修建狐仙太爷庙后,就不再着天火了。

据《黄县志》载,屺母(山+母)岛早先信仰龙。清同治十年刻《黄县志》卷首屺母(+母)岛图,绘有龙王庙,位于岛南渔船停泊地。卷之二说:“龙王庙在东城门楼,一在龙口,一在黄山綰,一在屺母(山+母)岛。”渔民信仰狐仙太爷,当是较晚近的事。

狐仙太爷的信仰,一方面受胶东普遍流传的狐仙传说的影响,更主要的,可能是出于对狐狸带来“天火”的恐惧。屺母(山+母)岛原有一座蚂蚱庙,即是蝗虫肆虐时所建。后来狐仙太爷信仰进一步加强,取龙王而代之。

在山东沿海各县,影响最大的海神当属天后,但在屺母(山+母)岛却找不到天后信仰的影响。据《黄县志》记载,与屺母(山+母)岛临近的龙口,是由龙神信仰改为天后信仰的。清同治十年刻《黄县志》卷之二:“天后庙在南关,一在龙口,一在黄河营。”卷之十三收有尹继美《龙口重修天后庙记》一文,文中记载龙口有天后庙始于道光十九年,同治八年重修。文中说,“先是龙口有龙神庙,不知创自何时,敝陋甚,至是改建于后。” 屺母(山+母)岛处于天后信仰的包围圈中,却保持着独立的将狐仙太爷作为海神的信仰,这一现象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五)丧葬习俗

人死叫咽气、倒头。

在病人快咽气之前,写好“倒头包袱”。“倒头包袱”相当于到冥府报到的通行证。取一块帛布,上书:

 

山东龙口市屺母(山+母)岛村村民×××生于×年×月×日,卒于×年×月×日,享年×岁。生前自备金银财宝一包,冥府随身携带使用,并有姓氏为证,沿路关卡不得阻挡。

公元×年×月×日化

 

凡正常死亡的老人,尽量避免在病床上咽最后一口气。当病人生命垂危之际,先换上新衣服,谓之穿上送老衣服。然后抬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头冲大门,朝南。头前摆上灵前桌,桌上有倒头面、五个碟子(或三个碟子,不能成双)、香炉、牌位。

灵前桌上的摆设,也是男女有别的。如果死者是男性,其配偶还在,要依照男左女右的原则。但尸体入葬时是头朝北的,此时尸体朝南,就要倒过来看,在右边放装倒头面的碗一个。如果其配偶已先死去,桌上摆两个碗,这时区分男女要看牌位。

接着为死者送魂。由死者的儿女在院子里拿擀面杖朝西南天空捅三下,并叫爸爸(或妈妈)三声,将死者灵魂送到土地爷爷那里报到。客死在外的,也要送魂。必须确保将灵魂送走,否则死者家里就会不得安宁。

死者尸体左手握一块手帕,右手腕系一串狗干粮,脖子底下塞一团棉花。准备停当,死者儿女用棉花蘸水象征性地为死者净面,左三下,右三下,意思是最后看一次。

旧时,死者的儿子须守灵三天,耳朵上挂辣椒,用棉花塞住耳朵眼,表示专心守灵。守灵期间,香火不能断。

成敛之前,由继承死者家业财产的人为死者净面,送盘缠。拿两三张黄纸,折成三角,用三柱香将黄纸通几个眼,如果死者为男性,用左手拿,左转三转;死者为女性,右手拿,右转三转,然后从南门出去,从西门进,绕村一圈。死者是男性,烧一个纸札的马;死者是女性,烧一个纸札的轿,让死者坐马(坐轿)到西天。在十字路口,要用麸子撒一座城的图案,表示东西南北通行。

旧时,一般要等死者子女全部到齐后才入殓。棺材,当地人叫寿盒。棺材里面用干草铺好,防止尸体晃动。棺底用七张帛纸、七朵棉花、七个小铜钱摆成北斗七星状,从前往后摆好。棺盖用七个钉钉上。如死者为男性,左边钉4个,右边钉3个;如死者为男性,右边钉4个,左边钉3个。

棺材停放的地方,也极有讲究。棺木将后门旁的路顶住。如果后门前无法走开人,死者的儿子就会步步高;如果后门前能走开人,则对女儿有利,女儿会步步高。

灵前桌放有一个屎盆,死者的儿子找一块石头放在旁边,启灵的时候,由长子将屎盆摔在石头上摔碎;若摔不碎,是不好的兆头,近期还要死人。棺木上有一个黑碗,由治灵人启灵时用刀砍碎,称砍碗。

棺木移到室外,要背出去,室内空间太小,不能抬。背棺时,前面两人,后面一人,两边由数人扶着。背棺动作须慢,棺木不能晃动。

出殡时,孝子要手持孝杖送殡。死者为女性,孝杖用梧桐做成,梧桐空心,代表女性;死者为男性,孝杖用竹竿,竹竿每节之间不通,代表男性。

挖墓穴,当地人叫开圹。选好地方以后,找一只公鸡,让公鸡见血,但不杀死,然后把公鸡扔在地上,在公鸡爪蹬的地方,由长子破土挖三锹,再由其他人挖好墓穴。墓穴南北走向。

开好圹后,留下人守着,怕有人放进不吉利的东西去。有的还要搭一个棚,不让阳光暴晒。开完圹,用新笔蘸朱砂在新挖上写“开圹大吉”、“入穴大吉”,放在灵前盘上。

下葬之前,须用只公鸡放入墓穴,公鸡在穴内飞动一下。

如果配偶双方均亡故,要在两座坟之间开一个龛,龛内放入一个黑色的灯碗,碗内有灯芯,以及一个黑色的下水罐。

 

(六)家庭结构与婚姻变化

屺母(山+母)岛渔民家庭,趋于小型化。一般家庭由两代人组成。子女结婚后便另立门户。有的婚前就由父母建好房子,有的则是婚后自己盖房子,婚后完全与父母分开。老人的生活费用一般由儿子共给,给多给少全看儿子的收入而定。如果老人生活不便,不能独立生活,则同儿子一块生活。老人有负责看管孙辈的义务,将孙辈带到入小学为止。

儿媳与父母分开另过,主要原因是婆媳之间的矛盾,同时还有经济和生活上的原因,种种不便容易引起儿媳与父母之间的不和。因此,一般在还没有引起不和之前,小两口就分家另过,这样,父母与儿媳之间的关系反而会和睦。

以前,屺母(山+母)岛男子一般通过媒人介绍,与外村女子结亲,也有本村结亲的,但不多见。本村同姓结亲,须是同辈,出五服,否则为犯忌。

现在亲上加亲的少了,姑舅、两姨亲基本没有,而出现了村内通婚增多的趋势,而且有同姓之间不同辈分的人结亲。有一家胡姓,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嫁给本村王姓的青年,王姓是胡姓的外甥儿,王的母亲姓胡,是本村人。胡家大女儿与王的母亲同辈,即她比丈夫高一辈。胡家的二女儿嫁给本村同辈胡姓,三女儿嫁给本村比她高一辈的胡姓。不同辈分结亲遭到比较大的阻力,但也成为一种被认可的既定事实。这是在婚姻自由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的现实。

不同辈分的同姓结亲,必然引起称谓上的混乱。当地有一种解决办法:各亲各叫,各自的亲戚,各自该叫什么还叫什么。但这也并非长久之计。各亲各叫,对他们的后代就解决不了问题,如前面提到的那家胡姓,按母亲的血缘,三个女儿的后代是同辈,但按父亲的血缘,又是不同辈分。如果不同辈分的人结亲这一趋势不减,时间一久,辈分的区分将变成毫无意义。村内通婚,本村人又主要是姓胡,可选择的范围太小,不改变村内通婚的趋势,不同辈分的结亲就不可避免。

造成村内通婚的主要原因,是村里的经济状况比其他村子富裕。越富,村里的女性就越不愿意外嫁。村里有一项规定,为了限制外来户的增多,村里的女性,除了家里无儿子者外,一律不准在本村安家(即招婿)。所以,村里的女性要想不失去优越的物质环境,除嫁给本村男性外,别无他途。同时,村里的男子娶本村的女子,也可得到较丰厚的陪嫁。

村内同姓不同辈分结亲形成事实,也与渔村在男女关系上不保守的传统有关。海上作业极为艰苦、枯燥,风险性大,作为一种补偿,渔村旧时在男女关系上就比较开放,因此对男女关系上的离经叛道的行为可以容忍。

村内通婚如果发展到一定程度,将造成严重的后果:一方面造成伦理上的混乱,辈分的区分失去意义;更主要的是,将造成人口素质的降低,后代在体质和文化上得不到更多的选择机会。

(由彭文新执笔,原载《民间文学论坛》1989年第5期)


TAG: 民间文化 田野调查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