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文人多自谦,戒浮燥,胸怀平常之心,甘为边缘人。粗茶淡饭,布衣裘褐,倒可以冷眼洞察社会,静观人生百态,写出多少能够传世的作品来。——录自随笔《边缘人》(1998)

在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启动仪式上的发言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1-04 13:54:41 / 个人分类:艺文随笔

 

 

在“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

启动仪式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各位朋友:

中国民协主持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启动仪式,作为民间文学战线的一个老兵,我感到无比兴奋。建国六十年来,经过几代民间文学工作者、广大民间文学爱好者和基层文化工作者的辛勤耕耘,通过调查、搜集、采录、征集,积累起了数以亿计的民间文学记录文本和音像资料。在这个基础上,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得以稳步前进。今天启动的口头文学记录资料数字化工程,将把以往几十年间积累起来的各种形态的口头文学资料,用数字化的手段保存起来,并逐步实现“资源共享”——我们的诺言:来自人民,还给人民!口头文学记录资料数字化工程,无论对于从事民间文学的工作者和专家学者来说,还是对于民间文学的持有者、传承者的广大民众来说,都是一个喜讯,一个福音!

 

民众的口头文学历来被上层文化、精英文学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粗鄙之物。从“五四”文化革命先锋们到今天,一百年来,应该说,全社会和知识界在认识上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认真说起来,这个旧案并没有完全翻过来。而今,在现代化、全球化、城镇化的大形势下,口头文学与其他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即出现了畏缩、式微、甚至部分消亡的困局。明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我们有责任,借这个机会,以数字化工程为手段,在新的形势下为民众所传承和传播的口头文学再做新的“鼓与呼”!

 

数字化工程是一项庞大的宏伟的文化工程。第一步,希望把“时段”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起至21世纪第一个十年。要尽可能地把这60年来调查、搜集、记录、抢救下来的口头文学记录资料和各种出版物(包括内部印本)、坊间刻本、手抄本、录音带、录相带囊括以尽,并数字化。初步完成后,第二步,再向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延伸,最终做成一个百年来中国口头文学资料数据库,把一个远远超过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的新世纪的《古今图书集成》贡献给下一代!

 

口头文学数字化工程的完成之日,将是口头文学保护方式的转型之时。我们要意识到,一方面,口头文学数字化工程,将以数据库的方式把几代人的劳动和完整的资料,在虚拟的空间里固定下来,并实现集中的管理与便捷的调用,做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我们正在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由于数字化工程的竣工,面临着保护方式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最后,让我祝福并期待着数字化工程的进展顺利!

20101230于人民大会堂北京

(题头照片转自陶立璠空间 )

 

本文已在《中国艺术报》2011年1月7日的专题版上发表,题为《数字化实现资源共享》


TAG: 口头文学 数字化 中国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