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文人多自谦,戒浮燥,胸怀平常之心,甘为边缘人。粗茶淡饭,布衣裘褐,倒可以冷眼洞察社会,静观人生百态,写出多少能够传世的作品来。——录自随笔《边缘人》(1998)

序跋集:《梁祝文化新论》序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1-06 13:40:13 / 个人分类:书评书话

  • 文件版本: V1.0
  • 开发商: 本站原创
  • 文件来源: 作者提供
  • 界面语言: 简体中文
  • 授权方式: 本站共享
  • 运行平台: Win9X/Win2000/WinXP

梁祝文化新论》序

刘锡诚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是中华文化中生命力最为强劲的几个“传说丛”之一。由于其对忠贞纯洁爱情的讴歌,哀婉动人的艺术格调,悲剧的审美意识,在国人中几乎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其流传的时间之长,自东晋有记载以来,少说也有一千五百年以上了。加上传说之外,又有戏曲,双管齐下,影响所及,上至达官贵人,下及村夫老妪,堪称中国女性文学之经典。

 

对梁祝传说的研究,肇始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北大国学门月刊》。到30年代初,随着民俗学研究机构和学人的南移,梁祝传说的研究,随之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顾颉刚、钱南扬、赵景深、谢云声、陈光、谢兴尧等学者,都曾撰文论过。既然是传说,研究者们便总会顺理成章地追问传说所依附和漫生的本事和人物,这是传说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研究深入的必然趋势。于是,梁祝传说的发祥地问题和梁祝其人其事的史实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学者们探讨的一个重点。从县志、府志中搜寻梁山伯和祝英台的远影和近迹,成为当时的学术风景。宁波说、上虞说、宜兴说,以及其他诸说等,相继登场。1930212日出版的《民俗》月刊(广州中山大学出版)上,发表过署名马太玄的《宜兴志乘中的祝英台故事》一文,首开梁祝故事宜兴说之先河。未久,在南方讨论的背景下,在北方,就梁祝传说的故事本身及其涉及的史实问题等,在《晨报·学园》上开展了长达一年多的讨论和争鸣,使对问题的认识大为深化、大为提升了。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间,由于戏曲、电影、音乐的介入,吸取梁祝题材而创制各类文艺新作,使这个古典的爱情悲剧故事,得到了新的演绎和前所未有的传播。梁祝传说,渐而扩展为我们今天所称的梁祝文化。建国后最早论述梁祝传说的,是诗人兼文学理论家何其芳发表于1951318日《人民日报》上的《关于梁山伯祝英台故事》(后收入《何其芳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这篇文章是作者在研究了大量的梁祝传说、唱本、戏曲及其现代以来的研究论著之后写成的,虽然文章是从批评对《梁祝哀史》的粗暴批评开篇,但其主旨却在于批评那些对待民间传说中的“左”的、反历史主义的倾向;作者以文学批评的立场施之于民间传说,没有涉及到梁祝传说的发祥地和史实问题。此后,对民间传说的文学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主导的流派或方向;对传说民俗学的研究,在一个时期里受到了冷落,显得有气无力,缺乏应有的成绩。

 

当我们回首文化史时,我们惊异地发现在梁祝传说上存在着一个鲜明的反差:近50年来,特别是建国初期,在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祝这“四大故事传说”中,取材于梁祝题材的各类文艺作品(特别是川剧《柳荫记》、越剧和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傲然高居于其他三者之上,无可比拟地深入人心;相反地,就对这些传说的研究而言,其他三个传说则又远胜于梁祝,学者们对梁祝传说的眷顾,显得门庭冷落。

 

我对梁祝没有专门的研究,对其了解只是限于常识而已。前辈民间文化学者路工先生曾赠送我一本他编的《梁祝故事说唱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他虽然是宁波人,但他编的此书所表现出来的学术立场,却是以文学为本的,也并没有着意于探讨梁祝的地区背景。1996年夏秋之际,雕塑家楼家本先生要在他的故乡宁波创建“中国神话园”,邀我的老伴马昌仪和我同去参加论证,也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了解宁波梁祝文化的机会。恰好路工当时也在宁波小住,他又兼任着梁祝公园的顾问。我们应邀到正在兴建的宁波梁祝文化公园去参观时,公园的主持者除了一般的介绍而外,还特意引领我们参观了据说是梁山伯的墓。把本是传说的资源用来创建一座公园,把梁祝传说和寓于其中的文化精神光而大之,也不失是一个很好的设想和举措。梁祝的千年史证明,其文化精神是强大的,是富于生命力的。

 

200010月,笔者应邀到南京参加江苏省民间文艺学术讨论会,在会上结识了宜兴市研究梁祝的蒋尧民先生。他向会议提交的论文题目是《论梁祝之“义[]兴说”》,提出梁祝文化的发祥地应在宜兴而不是宁波或上虞或其他地方。这篇文章的论点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在大会发言时说,蒋先生的论文在梁祝研究上“爆了一大冷门”。他的这一论点,也引起一些报刊媒体的关注,并作了颇为广泛的报道。据悉,20024月,宜兴市华夏梁祝文化研究会召开梁祝文化研讨会,与会学者对这一论点的发挥更加深入了,再次受到了学界的重视。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东南大学教授陶思炎先生在为《梁祝文化研究论文集——梁祝史实与传说考证专辑》(20025月)所写的序言中,提到了我上面的这一看法,并对“梁祝宜兴说”的立论和考证给予了肯定性的评价。在陶思炎赠送的这本考证专辑中,我又读到了蒋尧民的另外几篇从不同角度撰写的考证文字。与上世纪研究梁祝的民俗学者们相比,他对梁祝“宜兴说”所提供的证据和所作的论证,显然是更为翔实可信了,至少以自己的立论推动了梁祝学坛的发展和深入。现在,他又以梁祝发祥地的“宜兴说”为基础和起点,把多年来关于梁祝的研究,扩大到与梁祝有关的多个领域,包括传说故事、歌谣唱本、历史掌故这些传统领域,以及文化旅游,希图在文化整合的基础上,建造一个梁祝文化学。

 

他寄来他的著作的目录和大纲,嘱我为他的著作写序。现写了上面的一些话,以表示对他即将出版的著作的祝贺。

200336北京

TAG: 梁祝 文化 新论 序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边缘人

边缘人

闲门掩薜萝 边缘垒书城

我的栏目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891078
  • 日志数: 988
  • 图片数: 104
  • 文件数: 114
  • 书签数: 76
  • 建立时间: 2010-04-08
  • 更新时间: 2020-09-21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