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文人多自谦,戒浮燥,胸怀平常之心,甘为边缘人。粗茶淡饭,布衣裘褐,倒可以冷眼洞察社会,静观人生百态,写出多少能够传世的作品来。——录自随笔《边缘人》(1998)

[乌丙安]文化记忆、文化修复、文化主体——端午节后的“非遗”所思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7-09 10:52:52 / 个人分类:遗产保护

  文化记忆、文化修复、文化主体

  ——端午节后的“非遗所思

  □ 乌丙安

  2010年端午节是自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的第一个端午节,于是,在同一个城市过同一个节日,便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节会制式:一种是传统的民众自发的过节制式;另一种则是由政府主办、策划的“端午文化节”,组织若干专业表演团体,动员大批大中小学生参加各种所谓板块、乐章、场次或各个子项目的演出,调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等打造节会。

  民俗传统节日是谁在过?

  文化记忆是传承的基本机能

  文化记忆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得以沿袭、传承的内在心理机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记忆也毫不例外地成为传承的最基本的机能。一个族群的传统文化记忆一旦遭受外力的强力干预而断裂或消失,就会造成文化历史的残缺、衰落或衰亡,必然阻断了该族群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在沸沸扬扬的保护中国民俗节日传统的议论声中,学人们努力回顾和考察传统节日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固然是必要的;但是,面对似曾相识的传统节日,唤起人们对产生民俗节日的农耕文化根基与构成民俗节日习惯规则的深层文化记忆,就成为更重要的事。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民俗文化连同它的民俗节日传承的链条曾遭受急速断裂,使丰富多彩的节日内容和形式不仅变得异常支离破碎,黯然失色,先后使几代人失去了太多的文化记忆,其中也包括失去了独具中国农耕文明特色的节日民俗的文化记忆,绝大多数的青少年热衷于过西方节日。

  如何诊断这种被迫造成的节日民俗自发传承链条断裂的后遗症,如何治疗至少两代人失去节日民俗文化记忆传承的后遗症,成为当务之急。

  由此,唤醒全社会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自然是必要的,特别是积极全面普查并寻觅那些被迫隐蔽传承的节日民俗文化记忆,激活民众与生俱来的代代相传的积层丰厚的民俗信息,使它们自然而然地整合成适合当今民众需求的多样性节日民俗文化生活就更是必要的。

  民众自我保护文化记忆和自觉传承文化记忆是关键的关键。

  在节日民俗文化记忆的觉醒方面,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学人们都注意到,许多年事已高的节日民俗传承人的文化记忆是近年来民俗节日文化遗产得以保护的重要依据。

  文化修复使文化更加完美

  在抢救过程中要不要对缺失、损坏了的节日民俗文化内容和表现形式作出修复?怎样修复?由谁来修复?有的人回答是:“陈谷子烂芝麻”就是要抛弃,“四旧”就是要砸烂。有的人回答说:既然是跨越式现代化高速发展,那些陈旧的古老节日文化又何必一定要保留下来呢?完全创新不是更好吗?但是,传统节日的产生自有它深刻的、为千百年来民众认同的成因,延续也有它自身的生命力得到民众的认可;因而,节日民俗文化遭遇破坏时,民众自发的自我文化修复就成为一种良好的传统习惯。民俗节日在中国民众农耕生活中经过了几千年的自在的、自发的传承,早已经形成为世世代代传袭不断的全民族重大生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每一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完美和谐的特征。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内涵,从来都与民众生存生活的期盼和愿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在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中发现,几乎所有的民间歌、舞、乐及其它游艺民俗项目都紧紧地联系着各种节日、庙会的原生文化内涵。

  目前,在节日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文化修复的传统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种节会习俗的多样性内容和表现形式随着不断挖掘和修补,使近几年的节日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起来,人们也越来越懂得了真正代表传统的节日文化习俗和现代化发展并不矛盾,而是更加相得益彰。

  尊重维护文化主体地位

  节日民俗文化记忆和文化修复都是充分揭示节日文化内涵,继承和发扬节日民俗优秀传统的迫切需要,带有保护、维护和弘扬节日民俗文化的浓重色彩,显现出鲜明的公益性特质;而大多民间花会香会也发自动地恪守节日和庙会的文化习俗的传统。

  在节日民俗实践活动中如何突出民众的文化主体地位?

  顾名思义,“民俗”在理论上说,任何“俗”的主体都是承载“俗”的“民”,其文化主体是民众。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的传统节日民俗,都是各个族群的民众在生产生活中约定俗成累积创造出来的;中国以汉族为代表的农耕民族群,从古代农耕文明时期就创造出来较为系统的民俗节日体系,代代相传形成了牢固的节日民俗文化的集体记忆,这是数以千万计的以民众为主体的文化记忆,这是民众与生俱来就拥有并享有的节日民俗文化权利。

  中国民众耳熟能详的节日民俗日历是和他们的农业耕作及自然季候节令完美结合的。民众对节日进行了创造性认定,并用丰富多彩的民俗行事鲜活地阐释了各种节日的深刻内涵。所有这些都足以突显出民众在节日民俗中的文化主体地位。

  民众的节日民俗文化记忆推动着节日的代代传承;民众的节日民俗文化自我修复观念维护着节日文化的正常发展,弥补着节日文化生态遭到破坏的损失;民众中知名的和不知名的节日文化传承人始终不渝地保护着节日文化使之持续发展繁荣。实践证明,在节日民俗传承和保护中,民众的文化主体地位不容动摇。

  但是,时至今日,不尊重民众的意愿,不尊重节日、庙会的优良民俗传统的行为司空见惯。假借传统节日、庙会的名义,不择手段地胡编乱造伪民俗,生搬硬套、随意篡改歪曲节日文化内涵的娱乐,混淆视听。利用传统节日的文化空间,打造没有任何节日、庙会传统的杜撰节日和庙会,诱使人们上当受骗的见利忘义做法,并非绝无仅有。有的地方政府主持举办的节日文化游艺活动,缺乏从古至今“以人为本”、“与民同乐”的亲民理念,甚至用高价入场券把大多数平民百姓拒之节会游艺场外,使大多数民众难以分享到节日民俗的欢乐。大多数城乡平民百姓所拥有的节日文化权益和主体地位,受到了不应有的侵害。政府在节日文化活动中的主导作用首先应当在保护民众享用节日文化权益上充分体现,而不应该片面利用节日文化空间和平台无限制地推行节日市场的商业垄断,把精神文化节日办成纯物质消费节日,几乎完全漠视节日文化的社会效益和广大民众的精神追求。

  尊重并维护民众在节日文化生活中主体地位、突出民众文化主体地位的理念应当成为当务之急。

注:乌先生此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1日,但一直没有等到电子版上线,不腻烦了,特向作者索来,打发在此地,与朋友们共享。——刘锡诚  7/9


TAG: 端午 非遗 所思 乌丙安 主体

刘锡诚的博客 引用 删除 边缘人   /   2010-07-13 08:55:09
谢谢绒布的精灵告知这个信息。我支持老乌的观点。我也写了一篇文章:民间的事民间办。政府在这类事上的权力应是有限的。
绒布的精灵 引用 删除 绒布的精灵   /   2010-07-13 08:24:18
嘿嘿,中国社会科学院主页-历史研究频道专稿,7-1转发了乌老的文章呢,我也刚看到
绒布的精灵 引用 删除 绒布的精灵   /   2010-07-09 12:58:03
嘿嘿,大家看我博客的版本吧,有些补充
绒布的精灵 引用 删除 绒布的精灵   /   2010-07-09 12:53:10
谢谢刘先生,这篇文章是我根据乌老的“非遗所思”系列编辑的,经先生同意刊发于7-1的特刊上,因为是摘自乌老的博客,所以没有上传,也是担心各位老师怪罪把先生的文章摘编的不够完美。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