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波:代表作《春节考源》,昆仑三族(中华民族的前身)、社皇教(中华民族宗教)、朝祖产业的提出者,中国民俗学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四川民间文艺家协会、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中国民族学学会、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等会员,“华学论坛”主编,微信号Tianbo13075468831。

泱泱中华尚缺一部代表中华文明的史诗巨著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7-11-18 10:08:26 / 个人分类:原创随笔

泱泱中华尚缺一部代表中华文明的史诗巨著

文/田波

    史诗,又分为创世史诗、英雄史诗,对应创世神话、古史传说。创世神话是民族文化的源头,先民往往用史诗来讲述创世神话,昭示族源,凝聚人心。英雄时代,对应“古史传说”,上承神话时代,下启信史时代,是英雄史诗的创作素材。时下,国家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文化自信,助推中国梦。

    “《中国上古神话》的作者刘城淮……重点论析了女娲、伏羲生育、创造、再生人类的神话。他对这一组神话给予很高的评价:‘女娲-图腾,女娲用土造人,伏羲与女娲用土造人,伏羲与女娲再生人类,先后承接,组成了一部人类诞生的史诗。’(573页)他认为‘完全可称为全世界罕见的最完美的人类诞生神话’。(573页)”(潜明兹:《中国神话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54-259页。)

    “按照神话思维,许多问题缺乏必要的中介环节和现实依据,也能进行推演。这点,屈原在《天问》里就意识到了,他一气对古神话问了许多问题,其中问道:‘女娲有体,孰制匠之?’造物造人的女娲,本身又是谁造的呢?这个问题抓住了神话思维的某些症结。在当时心理水平下,原始民族只能‘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取已知之‘象’,来究未知之谜。用含混的象征语言来解释当时‘本体论’方面的重大问题。与这类关于天地和生命起源的哲学或科学构思最接近,人们最熟知、最易产生联想的,自然是能生儿育女的母体。于是,女性的‘女娲’便融合着原始民族各种有关心理表象,成了解释这个问题的特定符号,有了这个渗透原始民族集体意识的类化意象(这可以看做一个“大前提”,不管这个“前提”多么缺乏逻辑根据),其他‘推演’(当然是神话思维自己的“推演”),也就相应‘生’出来了。已知的母体的生育能力,成为未知的万物来源的推论依据,也就是说,有了‘女娲’这样一个代表超自然力量的形象符号(不管“女娲”本身来自于何处——神话思维是不会像逻辑思维那样彻底的),便可以连续不断地产生出所谓‘故事流’来了。‘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女娲为媒’等一系列神话,‘胜利’地解决了日月为何西沉,江河为何东流,人怎样诞生、繁殖等原始天文学、地理学、人类学方面的问题,成为人类思维对宇宙和生命奥秘所做的最早的原始科学和原始哲学的探讨。其他如‘浑沌说’、‘鸡子说’、‘元气说’等等,亦不过是在同等思维水平下争鸣的各种‘学派’罢了。”(邓启耀:《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重庆出版社2006年,第159页。)

    “新中国成立后,经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马家窑遗址实地进行考古挖掘之后,根据三种类型文化分布的地层关系和碳十四测定的数据确定:马家窑类型产生于距今5800年至4800年之间,半山类型产生于距今4800年至3800年之间,马厂类型产生于距今3800年至2800年之间。马家窑文化最早期的一个类型是石岭下类型,它主要分布在甘肃的甘谷、武山一带,大约在距今6800年到5800年。随后,便转入了马家窑类型。”(王志安:“解读神秘的马家窑文化”,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源流》第10期,第103页。)

    图腾崇拜是创世神话的主干;因此,神话时代又称图腾时代。马家窑文化,证实中国人的图腾崇拜是从古至今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些马家窑彩陶上,蛙神的下身有一个硕大的女阴,显然她是一位生殖大神。那么,她是谁?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蛙-蛙龙-中国龙”、“蛙-蛙神-女蛙-女娲”演变过程,被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志安先生解读之后,获得广泛认可,他说:“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就是一件带文字的女娲彩陶,意义非凡,有必要为人类始祖建馆立堂,为国家立魂,使民族归心。”

    史诗被誉为民族文化之源的标志,一个民族古老与否的标准之一便是看它有无史诗。“史诗”一词,来自西欧,但中华有着悠久的史诗传统,尤其是以藏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族的三大史诗《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著称于世。在西南三省,则有神话学家陶阳老师、李子贤老师等人所说的“史诗群”。《黑暗传》,被神话学家袁珂老师视为“汉族史诗”。神话学家刘守华老师,对《黑暗传》进行了持续几十年的跟踪研究。

    但是,总体而言,泱泱中华尚缺一部代表中华文明的史诗巨著。为此,四川教师范云程先生等人,为之做出了可贵的尝试。距今5000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所对应的时代,正是创世时代(神话时代)、英雄时代的过渡期;因此,马家窑文化,繁盛了数千年之久,完全能满足史诗的宏大叙事,期待更多的诗人、作家、学者,参与马家窑文化的研究、写作。

2017-11-18兰州

读邓启耀老师微信所发《2017年史诗讲习班:课程表(上网版)》有感

注释:

    “第七届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讲习班:图像、叙事及演述”课程表,中国民族文学网2017年11月16日。


TAG: 马家窑文化 史诗

耕田书童 引用 删除 耕田书童   /   2017-11-18 17:22:18
胡崇俊,是“胡崇峻”之误
耕田书童 引用 删除 耕田书童   /   2017-11-18 15:41:41
《黑暗传》属于丧鼓歌,即薅草锣鼓,发现于湖北神农架,由胡崇俊收集整理,然后在华中师范大学刘守华教授的帮助下,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可惜,校对甚差,错谬较多。我在上海某出版社上班时,将其校对意见寄给刘老师,他回信首肯,将在再版时予以修订。这本书,从开天辟地唱起,一直唱到信史时代,与盘古开天之说,大异其趣。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