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波:代表作《春节考源》,昆仑三族(中华民族的前身)、社皇教(中华民族宗教)、朝祖产业的提出者,中国民俗学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四川民间文艺家协会、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中国民族学学会、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等会员,“华学论坛”主编,微信号Tianbo13075468831。

春节的成长史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6-08-19 12:25:58 / 个人分类:原创论文

春节的成长史

/耕田书童

春节就是对丰收的庆祝和祈祷,而这种民俗,早在渔猎时代就有了;所以,春节并非农业文明的产物。春节的起源,有个漫长的过程,直到汉代定型以前,它经历了从渔猎时代到农耕时代的演变。而年节、社祭,则是这个演变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两大关节点。

一、丰收祭→年节→春节

丰收之际,除了庆祝,还要祭祀天地祖先,感谢神明赐予丰收,祈祷神明保佑丰收,这便是丰收祭。祭祀是节日的主源,丰收祭是中华各种年节的主源,春节作为中华最大的年节源于丰收祭。比如,丰收祭时的聚族共餐,是年夜饭的雏形。因此,春节是丰年大庆,欢庆丰收是春节的永恒主题。从主流看,人类经历了“采集-渔猎”经济、刀耕火种经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五种经济形态,春节跟相对应的各种丰收祭都有关。所以,如果说年神话的下限是大禹之世,那么其上限则是“采集-渔猎”时代。许多证据表明,春节起源于前农时代(农耕文明之前的时代);因此,不能说春节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1)前农时代

A、渔猎时代的丰收祭

狩猎曾是岷山间羌人的重要生计之一,每逢年节,羌民用面做成各种野兽,举行射击比赛,既培训狩猎技巧,也预卜来年的狩猎收获。

腊祭、蜡祭,都是春节伴节,最初是猎取野兽以祭群神。商朝,每年人们用猎获的禽兽举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祖和天地神灵,冬祀的规模最大也最隆重。“腊,猎也,谓猎取禽兽以祭先祖五祀也。”(《礼记》孔颖达疏)“《礼传》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曰臈。臈者,猎也,因猎取野兽,祭先祖也。”(《艺文类聚》)“古代‘腊’字与‘猎’字相通,故腊祭即猎祭。”[1]

彝山打歌调:“小小三弦木瓜树,弹得肉麻骨头酥;打歌打到太阳落,只见黄灰不见脚。”打歌起源于部落时代祖先获猎时的狂欢。相传,彝家两兄弟上山打柴遇上老虎,哥哥被老虎缠住脱不了身,弟弟是哑巴,不能呼叫,就砍了五根竹子并在一起“呜呜”地吹奏起来,结果换来众乡亲,打死老虎,救出了哥哥。于是,乡亲们围着死老虎狂欢跳唱,庆祝胜利。从此,用竹子做乐器,环圈跳唱就成了彝族的一种娱乐,一代代传了下来,成为歌、舞、乐相结合的打歌。它是彝家人喜庆时的集体狂欢,新房上梁、婚嫁添丁都要打歌,但那只是零星的打,只有春节正月初一到十五才集中打。

拉祜族对春节极为重视,从腊月二十四就开始准备过年,打扫卫生、清洗衣物。春节,拉祜语称“扩”。扩塔节,俗称“拉祜年”,时间与汉族春节相同,分大年和小年。正月初一至初四为大年,又叫“女人年”;正月初九至十二为小年,又叫“男人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快到过年时,男人们在离家很远的地方打猎,过年时赶不回来,当他们满载而归时,年已过完了。妇女们为了慰劳男人们,又重新过一次年,叫小年。

正月十五,是云南鹤庆彝族支系黑活人的巴乌节。巴乌,意为“打猎归来”。从前,狩猎归来,分配猎物,兽头给狩猎的指挥,兽皮给猎获人,肉则烧烤,其间兽头前、兽皮跟、众人从,围火堆绕圈,重现打猎动作。肉熟以后,众人分食。后来,演变成节日。节日中的巴乌舞由十二面木鼓、十二面铓锣、十二支唢呐(闰年各用十三件)组成乐队伴奏,由三十六名年轻女子披上虎豹等动物的毛皮,或者头插锦鸡等鸟雀的羽毛,装扮成飞禽走兽,围绕火堆,踏歌起舞。猎手们则手持弓弩或钢叉,将“猎物”围住,朝相反方向,表演各种狩猎动作。还有耍龙灯、狮灯、白鹤灯等活动。

B、动物的驯养

人类史的绝大部分是母系社会,以“采集-渔猎”经济为主,女子采集,男子渔猎,这是最古老、最漫长的经济类型,持续了数百万年,而父系社会距离今天却只有一万多年。比如,赫哲族在20世纪初才开始农耕,此前完全依靠狩猎、捕鱼谋生,春秋捕鱼,冬夏狩猎,多是在捕鱼或狩猎得不到食物或所获很少不够吃的时候,才采集野生植物作为补充。

渔猎发达,促进了动物驯养。原始的“采集-渔猎”是靠天吃饭,收获没保障。家禽家畜能提供较稳定的食物、皮毛等生活来源,意味着靠勤劳和智慧能养活自己,不再靠天吃饭。禽畜的起源,主要有:①渔猎时,把一些幼仔圈养起来,繁殖成禽畜。②为了祭祀,比如腊祭本指年终之际猎取野兽祭祀百神,祭祀的前需要把动物圈养起来。“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养兽之官,及岁时,斋戒沐浴而躬朝之,牺牷祭牲,必于是取之,敬之至也。”(《礼记》)宋•陆游诗:“岁猪鸣屋角,傩鼓转街头。”(自注:“蜀人豢猪于阑,腊中供祭,叫岁猪。”)③俗话说“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钱”。④特意驯养。“蚕丛氏教人养蚕,作金蚕数千头,每岁之首,出金头蚕,以给民一蚕,民所养之蚕必繁孳,罢即归蚕于王。巡境内,所止之处,民则成市。”(《仙传拾遗》)

昆仑山,既是华人的发祥地,也是中华畜牧业的起源地。伏羲,被渔牧业奉为祖师爷。典籍说,伏羲“作网罟”,教民渔猎。“庖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尸子》)这些,正是氐羌居于山林、以狩猎为主要生计的反映。伏羲时代,渔猎均有较大发展,所以后世将那时定为渔猎时代,这与伏羲氏以“林中之王”虎为图腾相吻合。伏羲来自昆仑山,东迁时将畜牧业带到了中原大地,并辐射开来。由于畜牧业的发达,才有了“六畜”等说法。古谚《女娲当妈》及其异文里的家养禽畜,在中华古代饲养最普遍。跟中华先民的生存息息相关的动物,有许多成了图腾,被融入女娲神话。这些,便是产生年神话的社会背景。

女娲造万物,先造六畜,后造人。畜养即饲养,畜牧指大量地饲养禽畜,畜产是畜牧业产品的统称。畜是蓄的字根;蓄的草字头表示以六畜为象征的财富要用草帘、草苫、草席等物遮盖起来,以防损坏,以利积攒。因此,“蓄”即储蓄,指积存财富。六畜是养在家里的活财;所以,春联常把“六畜兴旺”与“五谷丰登”对举。最早的财富观念,跟生活资料的获得有关,因为这是人的基本需要;而禽畜可以无限地繁殖,所以拥有禽畜便拥有财富。猪,古称豕,是畜禽的代表,是财富的象征。屋下有猪,便是会意字“家”;俗话说“猪为家中宝,无豕不成家”。源于巢居时代的干栏民居,仍有上面住人、下面喂禽畜的习俗。对老百姓而言,年猪是最重要的年货,杀年猪表示开始过年了。

春节放生,源于渔猎时代的活祭,比如:①“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列子》)②越南,春节从腊月二十三灶王节(又叫:入除)开始。传说,此时人间的各路神灵都要回天上去汇报工作,灶王爷主管一家人的生活,也要上天述职。为了让灶王爷在汇报时多多美言,要去放生鲤鱼,它是灶王爷的坐骑。③浙江杭州,正月初一到初四,除俗称“长生店”的商号开业外,多在初五接过财神才营业。初五为“财神日”,要接财神,祭品里的鱼多用两条红鲤鱼,用红纸遮眼,寓意鲤鱼跳龙门,吉庆如意,有的还把供毕的鲤鱼由两人放生于江河,以讨“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的彩头。④正月初二,广东广州的郊区,买活鲤鱼,用红纸盖上鱼眼,拜神之后,到河塘放生。⑤人日,有放生之俗。⑥藏族的山神即年神;因此,祭山即祭年。祈年时,要祭山放生。西藏拉卜楞地区最大的放生活动,是在农历正月初八。

C、农业的发明

农业是采集经济时代的女性发明的。珞巴族《斯金金巴巴娜达明和金尼麦包》:“冬去春来。秋天,草实落地,野果入土,经过寒冬,待到春天,又都发芽萌生了。达明是个细心人,她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以后,她把采集来的野果实收存了一些,播到地下,不多一些时候,也发芽萌生了。夏去秋来,他们有了收获。就这样,他们学会了种庄稼,发明了农业。”

2)农耕时代

古佳姆,是怒族节日,意为“过年”。每年秋收后举行,一般历时15天,家家都要杀猪,酿制米酒。杀年猪的第一天是节日中最快乐的一天,也是情侣节。“汝为”、“夸白”是部分怒族村寨的年节,参加祭祀的都是成年男子。汝为,又叫“作让为”,直译“买粮食的魂”,即祭谷魂。腊月二十九,鸡鸣天亮之时,巫师即把村里的成年男子召集到“五冲”,据说这是“拉甲约”、“拉五起”两个氏族的祖先诞生地和祭祀场所。祭祀活动以一头肥猪为牺牲品,以荞米白酒为祭品。参加者还要各带一碗玉米或旱谷,作为聚餐食品。祭坛插金竹、芦苇、青冈栎各一棵,由巫师先向谷神祈求粮食丰收,再向猎神祈求狩猎时满载而归。“汝为”之后的第二天,即“夸白”,意为“敲犁头”,祭祀地点同“汝为”,在太阳升起后举行,以鸡为牺牲,用鸡血祭神灵。在巫师向神灵求平安、求好运之后,再敲犁头祈雨。

羌年,是羌族最古老、最隆重的节日,又叫羌历年、丰收节、还愿节等,在农历十月初一,持续3-5天,有的村寨要过到初十。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天神的幺女儿木姐珠爱上了人间的羌族小伙子斗安珠后,便不顾天条律令,执意下凡和他结婚。一到人间,她就把出嫁时父母赠送的树种、粮种种植在山野田园,把牲畜放入草地。到了秋天,树种长成了森林,粮种带来了丰收,畜禽兴旺,人类繁昌,大地一片生机。她为了感谢父母,就在某一天把丰收的果实、粮食、牲畜摆在原野,祭祀上天。以后,又在每一年的那天举行相同的仪式,而那天正好是十月初一。天神木比塔也觉得人间辛苦了一年,在粮食归仓之时应该放松欢庆一番,就指点羌人说:“你们应该过年。”于是,羌人就以太阳历(一年分十个月,俗称羌历)为依据,由释比用羊角卜卦、用铁板算,推算出十月初一是个好日子,就让那天作为新年的开端。西汉,中华历算才改用一年十二个月的月亮历(即农历,以月相周期定月份);所以,羌年在汉朝以前就有了。一些地方,由于耕牛对生产很重要,所以人们很感激,除了放之山上,喂最好的食物,还要祭祀保佑其平安的牛王菩萨,因此过羌年又称“赶牛王会”。直到明、清,羌族才过春节,叫“过大年”,而把羌年叫作“过小年”。

珞巴族支系米古巴人的“久尼巴洛萨”节日,意为“十二月新年”。十一月二十九杀猪,三十日每户需在仓库内杀鸡,仓库内存放多少种类的粮食,就要为每一种粮食杀一只鸡,使各种种子不会霉烂,预祝明年生产丰收。各家还制作油饼,烧白酒,用大米粉制作蕉叶粑。十二月初一早晨,当公鸡第一声啼叫的时候,宰杀大公鸡一只,鸡肉用油来炒,分给全家每个人吃,祝合家健康。

“这个‘年’的写法就是上面一个人,下面一个谷穗儿,这就是年。庄稼成熟一次叫一年,它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丰收了,我们就要去做一个祭祀。”(陶立璠:“‘春节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古代中华,农业是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命脉,春耕、夏耘、秋收都很忙碌,只有冬季才有较多的空闲;因此,人们往往在农历的年底举行盛大的祭祀庆祝丰收,驱逐不祥和疫疠,祈祷来年的平安和丰收,这便是春节。

二、丰收祭→社祭→春节

古老节日,常用“神诞”命名法。神诞,指神祇的诞辰。先民多把神祇的“生日”安排在农闲时节,或在年尾,或在年初。社皇节、圣诞节[2],都是这样,但是社皇节除了指农历的二月二还可泛指整个春节,而圣诞节仅指西历的某一天。传说,女娲诞生于正月初七(另有正月十五、正月二十、二月二、三月初十、三月十五、三月十八、六月初六等异说),又在春节造物(比如,正月初一到十二)、成亲再传(再造或再生)人类(有腊八节、二月八、三月三等说法)。春节源于女娲祭;所以,春节的伴节、庙会多跟她有关。女娲俗称社皇,女娲是年神话的主角,年神话是春节的创制依据;因此,春节又叫社皇节。

1)腊月

腊祭,源于渔猎时代的丰收祭。农历十二月,因为要举行腊祭,即猎取野兽合祭众神,感谢赐予丰收,故称腊月。“虞不腊矣。”(《左传》。杜预注:“腊,岁终祭众神之名。”)“十二年,初腊。”[3]腊日,除了祭祖祭神,也用以悼念亡国、寄托哀思,表示愧对祖先。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在南宋灭亡以后,隐居苏州承天寺,誓不向元朝称臣。每逢腊八,必只身来到荒野,向南方故国行跪拜大礼,老泪纵横,恸哭失声。

春秋时期,子贡目睹了腊祭盛况,“一国之人皆若狂”。(《礼记》)当时行周历,以农历十月为岁末,丰收之庆、改岁之喜,合二为一。对此,《诗经》有载。汉代行农历,十二月为岁末,腊祭与丰收祭在时间上已脱离。腊日虽仍要祭神、祭祖,但主要集中在逐除邪疫以迎新春的傩仪上。道教《赤松子章历》把全年分为五腊,合称“五腊日”,正月一日即天腊,是祭祖、建斋之节。俗谚:“一进腊月就是年”、“进了腊月便是年”。

蜡祭,源于农耕时代的丰收祭。“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畷、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祭坊与水庸,事也。曰:‘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八蜡以记四方,四方年不顺成,八蜡不通,以谨民财也。”[4]“八蜡之祭,清初关外举行,庙建南门内,春、秋设坛望祭。世祖入关,犹踵行之。乾隆十年,诏罢蜡祭。”(《清史稿》)

社神→土地→城隍,是地神的衍化。所以,城隍信仰,源于蜡祭,而蜡祭,本属社祭。“天子大蜡八。祭坊与水庸,事也。”(《礼记》)水庸,被视为城隍的原型。“水则隍也,庸则城也。此正祭城隍之始。”(《春明梦余录》)水庸神→村落保护神→城隍神;因为,水沟主要体现为农田里的沟渠、村落周围的水渠(提供人畜用水、防止敌害进村)、城市的护城河。“古礼祠后土氏,封境之神也;后世加祠城隍,都邑之神也。”(《烛湖集》)城隍庙是一个地方最大的土地庙;城隍作为冥界的地方官,由“人鬼”充任。

东晋以前就有城隍庙了,但城隍庙被普及则始于明初。据说,明太祖朱元璋,经常梦见曾追随他打天下而阵亡的将士向他索讨抚恤,诉说他们因得不到抚恤而成了孤魂野鬼的苦痛,于是他下令全国县以上的行政单位必须建立城隍庙,安抚亡灵。“江西《上高县志》载:‘九十月间收获已毕,农家设办祭品以祀神,名曰秋社,一以报土谷,一以庆丰年。’浙江常山县‘九月之望,妇女修高禖之嗣,以恤孕城隍为主’。广东南雄九月九日由茅山道士举行王母会,求嗣的少妇聚会一堂,巫师戴衣冠,穿徘衣,吹着牛角,起舞歌唱。”(大学教材:《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在俗信里,高禖、王母,都可指女娲。

河南儿歌:“二十三,点灶蜡。二十四,打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去插花。二十九,去沽酒。三十,刷门。正月初一,俯着髀骨作揖。”(由“灶蜡”可知,祭灶本属蜡祭。)

端午、中秋、年节,合称三节。旧时商店多在三节结算账目。江南风俗,在腊月逢八便称为腊八,如初八、十八、二十八等日,欠债者都要清理债务。没有能力还债的,必定要想尽办法清还。俗谚:“第一腊八犹自可,第二腊八急如火,第三腊八无处躲。”

时贤说:“汉武帝之后,以夏历正月为岁始,春节成为全国通行的大年,因此有关新年的习俗也多集中到春节时段,十月节俗明显弱化,最典型的例子是腊祭大礼,腊祀原为丰收之后的丰年祭,汉代以后,移至正月前的十二月,以服务于新的历法。虽然有些地方,民间还保存着十月初一‘民岁腊’的说法,但已成为一种古俗的追述。(康熙《太平府志》)此后,十月节在汉地几乎褪尽铅华,成为此等节日。”[5]

腊祭、蜡祭,合称冬祭。“腊日烟光薄,郊园朔气空。岁登通蜡祭,酒熟醵村瓮。积雪连长陌,枯桑起大风。村村闻赛鼓,又了一年中。”(明•李先芳:《腊日》)据此,蜡祭是腊日的一种祭祀。后来,腊祭、蜡祭便混为一谈了,因此蜡八又作腊八、腊月又作蜡月。其实,腊祭重在祭祖先以行孝道,蜡祭重在祭百神(包括祖先)以敬天道。

“隋初因周制,定令亦以孟冬下亥蜡百神,腊宗庙,祭社稷。其方不熟,则阙其方之蜡焉。”(《隋书》)“蜡祭百神,为报答一年来恩佑之功;腊,原写作‘臘’,祭先祖、五祀。有人认为这是同日异祭(《玉烛宝典》);有人则认为是同祭异名(《独断》)。按《礼记》‘天子大蜡八’,蜡祭八神都是与稼穑年成有关的神。腊祭则是用狩猎获取的禽兽祭享祖先。虽然两种祭祀起初并非一事,大概因为它们都是岁末的合祭,后来便混为一谈了。”(大学教材:《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腊八节的本义,是人们用一年的收获,庆祝当年的丰收,敬祖祭神以示感恩。后来,演变为吃用五谷杂粮做成的腊八粥,预祝来年粱谷丰登。腊八粥,是农事大祭的产物,遍布北方乡村,每逢腊八节要祭农神,农家惯做腊八粥。做好粥后,先将粥糊撒到田地头、水井头、犁杖头、牛圈马槽头、地边树干上、土地庙前头,表示谢神;随后,全家老幼团聚喝腊八粥,庆祝丰收,祈诸神保佑。南北朝,“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公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沐浴转除罪障”。(《荆楚岁时记》)河南濮阳,腊八傍晚,许多村落要擂鼓,甚至从此日起,每天击鼓,直至除夕。

“孟冬之月,大饮烝。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6]“孟冬祭社称‘蜡’。”[7]“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农夫之庆。”[8]“腊明日,人众卒岁一会饮食,发阳气,故曰初岁。”(《史记》。初岁,即一年之始。)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之月“腊五祀”,总祭一次。“秦汉时,腊月有年终大祭——腊,不单是祭先祖,而且祭祀百神,报功酬神。后来在两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中,腊逐渐分化成三个腊月中的主要节日:腊八、祭灶、除夕。”[9]“除夕最初并不是一个喜庆节日,而是与腊祭及傩有关。腊祭是腊月里击鼓驱疫的习俗。除夕也有‘击鼓驱疫’的习俗,称为‘逐除’。流传至今的除夕节俗如贴春联、放爆竹、燃灯守岁等,都是从‘逐除’而来的。除夕是驱鬼除疫的节日,元旦主要是迎春贺新。”[10]可见,腊祭-蜡祭本是冬季的社祭,而由腊祭派生的腊八、祭灶、除夕则是春节的伴节。

“苗人腊祭曰报草,祭用巫,设女蜗、伏羲位。”[11]“苗妇有子,祀圣母;圣母者,女娲氏也。”(《苗俗记》)可见,女娲、伏羲作为社皇伯公、社母社公,当是腊祭-社祭的主神。

2)正月

“伏羲演八卦,开启性灵,推定历度,初置元日。”(四川阆中的人祖祭典祭辞)阆中春节,要祭祀“年神”伏羲。伏羲是春节、年神的主创者,是高禖祭-社祭的创始者;所以,春节的一些伴节跟他有关,他也被奉为年神、高禖、社公。

“人之初生,以七日为腊;人之初死,以七日为忌。一腊而一魄成,故七七四十九日而七魄具矣。一忌而一魄散,故七七四十九日而七魄泯矣。”(《春雨逸响》)据此,正月初七的人日,亦是腊日。得子,是人生的一大丰收,所以要合祭众神,感谢赐予,是为腊祭。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绕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明•唐寅:《元宵》)赛,指为酬报神明的恩赐而举行祭祀;赛社神,指为酬报社神的恩赐而举行社祭。可见,元宵节的主神是社神,元宵节是社祭的产物。所以,以元宵节为核心的灯节,最重要的意义是祈年。泛言之,春节的灯火象征新年的丰收,春节火祭都在祈年。比如: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的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除夕举行。

如今,北京市怀柔区杨树底下村,仍有正月十五妇女结社做“敛巧饭”(又叫:雀儿饭)之俗,传说是为了感谢麻雀曾帮她们获得粮种。

3)二月二

二月二,被许多人视为春节的收尾。传说,伏羲“重农桑、勤耕田”,每年二月二,往往亲耕,都是“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世帝王,效法伏羲,在此日下地耕种。这就是二月二龙头节的来历。[12]唐代以后,北方的春社多在二月二。近代,二月二是河北吴桥、四川万县的春社。

“抑知今之二月二日,犹古之社也。”(《清嘉录》)陕西“二月二日,以灰画于庄墙外,曰卫庄。人于是日,谒高禖庙祈嗣”。(《中华全国风俗志》)“皋禖,古祀女娲。”(《路史》)“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食从惊蛰节和春社日发展而来的。或者说,惊蛰节和春社日是龙抬头节的前身。”(吉成名:“龙抬头节研究”)“实际上,龙的起源与中国古代的社祭习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普学旺:“社祭与中国龙的起源”)古老节日的命名,往往以宗教主神为准。“社皇”女娲是中华民族宗教的主神,因此中华民族宗教称作社皇教,而社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支柱,春社即春天的社祭,二月二属春社,当以女娲为主神,而她又是龙神;所以,二月二是社皇节。

广西:“仲春初二祭社皇伯公,叫社皇节、做社。传说这天是地盘老爷的诞辰,也叫春龙节、春社。各村屯的代表推举几个强人建立做社小组,组长叫社头。全猪用一只大铁镬煮熟、煮一大镬米饭,预备任务做好后,用锣鼓调集合集资的人来祭拜社皇伯公,乞求他们保佑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六禽兴隆,老幼安康,添丁发达。拜祭后,把贡品分给集资的人,有人集二份钱的就得二份,用小扁担担归去,叫‘担社’。凡上一年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外家食‘春社肉’,乞求添丁。有谁不参与,就会被人瞧不起,认为是‘情面无做社无担’的无用、无情、无义的熊人。以是,各人都争着参与。凡不生养者、久病不愈者,或乞求发达者、升学者,均到社皇伯公前求拜许愿。若灵应者,添丁的用三牲鞭炮还愿;全愈的要唱木偶戏,也叫‘唱牛’还愿。”(黄征旺:“博白客家一年农历节日风俗和禁忌”)

春节是华人的财神节,如今的接财神在所有的宗教性年俗里具有一枝独秀之势;所以,接财神、送穷、迎富是古今盛俗,作为春节伴节的二月二也不例外。俗信,龙是财神,二月二是龙的专祭日,有许多以“龙”命名的别称,有许多跟龙有关、跟求财有关的风俗。“昔(有)巢氏时,二月二乞得人子,归养之,家便大富,后以此日出野,曰采蓬,兹向门前以祭之,云迎富。”(《岁华记丽》)“秦俗以二月二日,携鼓乐郊外,朝往暮回,谓之‘迎富’。正月晦送穷,而二月二日迎富也。”(《五杂俎》)四川省顺庆府,二月二郡人从太守出郊,谓之迎福。(《日涉编》引《蜀志》)江苏扬州虹桥土地庙,二月二祭祀土神,叫“增福财神会”。(《扬州画舫录》)民国时,河北万全,二月二清晨,点旺火,皆穿新衣,择吉时到门外,放花炮,鸣鼓乐,设香案,焚香明烛,设供迎神,叫“接神”;院内供天地,屋内供诸神,尤以财神最隆重。“以(二月)二日为春龙节,取灶灰围屋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招福祥也。”(清咸丰《武定府志》)陕西定襄,二月二要挑福水,天刚亮,竞相到井边担水,挑到第一担水者,被视为有福之人。据说,担水能引回“钱龙”。

“迎财神是过年的重要内容。笔者2000年参加河北赵县范庄二月二龙抬头节俗活动,在广场搭建的大棚内,亲见四乡民众所供奉的各色神灵菩萨牌位不下百位,诸神挨挨挤挤列于一个棚下。唯独财神,竟另外享受独居一棚、不与诸神混杂的待遇,乡民叩拜供奉,亦均给予单独、特殊、更为丰厚之香烛物品。”(程啬:“过年:从传统到现代”)民间既然在过二月二时将财神排在首位,说明二月二的主神以财神为重要身份。女娲创世,先造六畜,后造人,而六畜象征人的主要财富、生活依靠、衣食父母。所以,她是财神之祖、钱龙之祖。

4)社祭祈年

年成很好,便是丰收,则有福可享。“年”者,丰收也,引申为丰收之神、赐福之神。各种各样的丰收祭,受祖先崇拜的推动,以祈年为目的,演为社祭。古代的社祭,每月皆有;春秋之祭,合称“春祈秋报”。社祭以祈年为主题,而春节作为社文化的荟萃,是华人的丰年大庆,尤重祈年。

“春祭社以祈膏雨,望五谷丰熟;秋祭社以百谷丰稔,所以报功。”(《<周礼>订义》)“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白虎通》)“春秋二社及腊前一日祭太社、太稷。”(《宋史》)“春祈秋报,古今彝章。”(《元史》)“春祈秋报,民夫之常规。”(《幼学琼林》)“帝之开物成务,在有造于万世也。帝之为民祀也,所以报以功德不忘本也。故春祈秋报,享祀不忒。”(清•刘士彦:《补修炎帝庙碑记》)

“中秋,祀当境土神。盖古者祭祀之礼,与二月二日同。春祈而秋报也。”(《台湾府志》)“十二月十六日,祀社公,谓之尾衙。工人尤盛,以一年操作至是将散也。而乡塾亦以上元开课,尾衙放假。外出之人,多归家度岁。二月初二日,为社公辰,各街多醵资致祭,群聚宴饮,谓之头衙。头始也,尾终也,衙集也,谓春东作而初集也。故乡中尤盛,商贾亦然。”(连横:《台湾通史》。尾衙,又作尾牙。辰,即诞辰。)

广西博白县[13]英桥镇王藤根村永兴村的客家人,一年十二社,每月一祭,俗称担社(又叫做社、祭社、社祭),最隆重的是正月“起福”(祈福)、腊月“完福”所对应的“正社”、“尾社”:①正社,即正月社(或者二月社),又叫“起福”、“人丁户口社”、“人丁社”。每年每户都要参加,说是此时土地伯公清点人数,如若不至,将一年不获福佑,故参与者最齐,户户担社,人人吃“福”,所有物件,统统挂红,以象征一年红火。散社时,不少地方要在社坛前择取一段烧剩的柴头(有的是在家中备好带来,在社灶中烧过掐灭),在社坛前祭过,拿到家中炉灶,与其它柴禾同烧,如此则一年“红红火火”。“起福”早者始于正月初三,多在初八至十六,迟者至二月二。②尾社,又叫“完福社”、“福社”,是向土地伯公“完福”,酬谢土地伯公一年来对村民的护佑与赐予。

正月十五“闹元宵”,给许多人的年节画上了句号;但是,有的丰年大庆甚至还要把年味儿延至二月二这个吉日。辽宁本溪沙河沟村,村民在除夕之前都会在院内竖起灯笼杆,此后每天都要在黄昏时点燃,彻夜长明。这个灯笼杆最后要在二月初一清早放倒。俗信,二月二,龙抬头了,首先得把灯笼杆放倒,表示年过完了。江苏盐城,要在二月二晚上落下整个正月里高悬的红灯,叫落天灯。

“农耕仪礼,包括旱地耕作仪礼和水田(稻作)耕作仪礼两部分。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旱地耕作仪礼与水田耕作仪礼统一于节日习俗之中。春节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仪礼之一。中国北方以旱地栽培为主,表现在农耕仪礼上,主要是祭祀社稷之神,即土地和五谷之神。对土地神的祭祀采取‘春祈秋报’方式。中国古代祭祀社神,一般是春秋两季。当春耕来临时,举行祭祀,祈求土地神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到了收获季节,举行祭礼,报答土地神的恩赐。中国的春节,正是把‘春祈秋报’融合在一起,既报答,又祈求。于是,酬神成了春节的重要内容。”(陶立璠:“农耕仪礼、春节文化与传承保护”)

春社、秋社、夏社(比如,六月六过半年)、冬社(年终大祭),是一个年度的主要祭祀。冬社,重在谢年报恩;春社,重在祈年祷福。腊月、正月是春节的主要时段,腊祭-蜡祭派生于社祭,正月社祭属于春社,祭祀是春节的头等大事,而社祭贯穿了整个春节,腊八、祭灶节、除夕、二月二等春节伴节都源于社祭;所以,春节是社文化的产物,“社皇节”泛指整个春节。

 

注释:

[1]聂鑫森:《中国老节令之谜》,新华出版社2007年,第165页。

[2]圣诞节是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但《圣经》无载,原始基督教亦无此节,所以圣诞节的日期未曾统一。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306-337在位)时,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西元354年,基督教支派罗马天主教指定儒略历1225日(即罗马原始宗教信仰的太阳神的生日)定为耶稣诞辰,此为圣诞节由来。基督教支派东正教的圣诞节,是西历16日或7日。圣诞老人、圣诞树,18世纪才盛行于欧洲。

[3]《史记》。正义:“腊,十二月腊日也。秦惠文王始效中国为之,故云初腊,猎禽兽以岁终祭先祖,因立此日也。”

[4]《礼记》。正义:“伊耆氏,古天子号也,或云即帝尧是也。”郑玄注以帝尧为伊耆氏,贾公彦疏以神农为伊耆氏。《路史》:“炎帝神农氏,姓伊耆,名轨。”郑玄说,先啬是神农,司啬是后稷。

[5]《萧放:《岁时》,中华书局2002年,第206页。

[6]《礼记》。一年分四季,一季有孟、仲、季三月。孟冬,农历十月。

[7]刘道超:《信仰与秩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6页。

[8]《诗经》。《毛诗传》:“以社以方,谓秋祭二也;孟冬大割,祀于公社三也。”

[9]闫德亮:《中国古代神话的文化观照》,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7页。

[10]大乔:《图说中国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20页。

[11]《峒溪纤志》。另作:“苗人腊祭曰报草,祭用巫,设伏羲女娲像。”

[12]周简段:《神州轶闻录》,华文出版社1992年,第125页。

[13]“博白沙河镇龟岭的六清社皇,其社日为二月初二、四月初二、六月初二、八月初二、十二月初二,一年做五次社。此为2004年八月初二做社的镜头。”(粤北数字文化网:“客家风俗——做社”)

 

 

 (龚平吾:其画、其人)


TAG: 成长史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