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来了春天遂想起

民俗学,或许只能成为了一种爱好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6-03-02 14:39:51

      不知从何时,我已经有了随缘的心境。

      至少和民俗遇合,是一场缘分,纯属偶然。估计,结束,也即将随缘了。

        本科我学习的是历史学(文化遗产),平时泡图书馆都是在专业书库和文学书库。大学四年,逃过课,不乖的学生,但却从未逃过图书馆。哪怕在图书馆休息,扣手机,都觉得心情都是舒服的。是不是很怪?

        我记得14年的时候,那天下午看了好几个小时的《叫魂》,再有吸引力的书,久了也会疲乏。并且13年在家帮忙干农活儿,累伤了腰,坐久了,便疼。就想着在书架间穿梭穿梭,运动运动。偶然看得乌丙安先生的《民俗学丛话》,呵呵,“丛话”,一听便是专业性的书籍,我并不喜欢看这些非本专业的专业性的书,但凡看见这概论那丛话的,脑子中首先闪现的便是枯燥。大脑是拒绝的。说来便是鬼使神差,双目便一刻也离不开民俗学了。我可以说,我之前从未听说过民俗学这仨字儿吗?好似与前矛盾,哪里像常坐图书馆的人?就是一枚粗学之人。可也就正因如此,我却很是稀罕民俗学这仨字儿。就翻开看看,原来并不是所有带丛话二字的都是枯燥难懂的。更何况,先生这本书在我当时看来,通俗,有意思。看完了这本,自然会有想法,谁看书会是瞎看呢?首先,对民俗二字就有了疑问,一连串的,就回宿舍搜搜,这一查,才知原来乌先生已是泰斗。

         当然,深入了解这个学科,就晓得了钟老,在百度百科上,看到了钟老的照片,不敢妄评,但是,见生人总得有个印象吧,好吧,可爱、随性、云淡风轻一下子飘过。先看的是钟老的诗和散文,最后才拜读的是他的民俗著作。后来,我们大三又开了这门民俗学的课,当然以钟老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为教材。

        当你要深入一门课时,才知道当初的有意思,或许只是自己浮在表层,海底是什么样,都是听说而已。学着,看着,了解着,越觉得自己不懂的越多,迷惑越多,水太深,有段时间,觉得这样自己特别难受。想放弃了。可是,心中另外一个自己不允许自己这样,就这样,找了很多民俗学者的论文、书籍来读。困惑,一点点减少。

          到我报考硕士研究生这段时间,我也是犹豫。我是一个很看重家人态度的人,自己无论境况好坏,只要父母理解便可。自己过得舒心即可,生活中也不是在乎周遭眼光的人。算是有点儿自己主意的人。但是,当我说要报考民俗学专业的时候,也给老妈详细介绍了这个专业,老佛爷就不同意了,说是前景如何如何,更说这个专业太辛苦。天底下,无论父母说的是否对,总有一点是对的,他们每一句话的初衷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但是,没办法,老妈扭不过我,最终也妥协了。开心了,哈哈,最后终于报考了北师大的中国民间文学专业。因为兴趣,看书学习时自然不会把目光只放在北师一所院校,所以考研期间亦是辛苦,更不像平常,随性读一些民俗学的书籍,满足一下好奇心。可能有些东西,你根本吃不透,还是要生吞下咽的。

        现在考研成绩已经出来,不曾想今年分数普遍飘高。而自己也因为政治拉分拉的,只能算是考的一般,现在因为政治过不了北师的单科划线,遗憾,自然很深。也许,从此就要和这个专业说再见了。

        任何事,也不想强求,随缘。

        

           


TAG: 民俗学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013
  • 日志数: 3
  • 建立时间: 2015-10-05
  • 更新时间: 2016-03-02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