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包文化的形成与演变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6-10 11:38:17 / 个人分类:兴趣所致

  

敖包文化形成与演变

转引自:内蒙古文化信息网http://www.nmgcnt.com/nmgwhxxw/WHGXGCWYJC/WYJCWHYS/201012/t20101213_21266.html

发布时间:2010-12-13 
 

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民族都信仰过敖包、有过敖包祭,“敖包文化”在这些民族的原始文化发展中起到过重要的启蒙作用。本文就“敖包文化”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进行初步探索,并将其与萨满教及“萨满教文化”做一比较研究,从中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一、萨满教文化不是北方狩猎民族最早的宗教文化
萨满教是北方原始狩猎民族同大自然搏斗中所形成的依赖于大自然的一种原思维意识,也是原始狩猎民族早期群体性信仰习俗及其具有原始特征的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原始狩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萨满教的形成和萨满教文化发展的本身,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演化过程。我们依据对呼伦贝尔地区萨满教的内涵及萨满教文化特征的比较研究认为,萨满教及萨满教文化决不是北方狩猎民族最早的宗教信仰及宗教文化形式,应该说是北方具有原始狩猎特征民族的中晚期信仰习俗及宗教文化形式。由此推理我们认为,在北方狩猎民族萨满教及萨满教文化形成之前,必然存在过一种或几种过渡形态的更原始的信仰意识及信仰习俗和信仰文化。我们认为在北方狩猎民族和游牧民族中,至今还普遍存在着的敖包、敖包祭、“敖包文化”信仰及其习俗文化,具有比萨满教和“萨满教文化”更为原始的特征。首先我们从萨满教内涵来看,有三个方面:即大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始祖崇拜。而“敖包祭”只以大自然崇拜为目的,所以我们认为敖包、敖包祭、“敖包文化”是北方狩猎民族萨满教及萨满教文化形成前更为原始的一种信仰及其文化形态。“敖包文化”对“萨满教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萨满教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又给予了“敖包文化”以新的内容及形式。

二、敖包文化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
“敖包”是蒙古语族民族专用名词,指堆积起来的石头而言,有“堆子”之意。部分通古斯语族民族也用这个名词,如鄂温克等民族。敖包.敖包祭,就其本质而言,是以崇拜狩猎自然环境为特征的,是以山石树木崇拜为主体的大自然崇拜意识的直观反映。这种意识的形成,要早于原始狩猎民族的图腾崇拜和始祖崇拜。
目前在呼伦贝尔各少数民族中,敖包、敖包祭、“敖包文化”信仰习俗及文化特征仍部分地存在。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巴尔虎蒙古部、布利亚特蒙古部及鄂温克人中,每年仍在农历5月23日前后择日举行不同规模的敖包祭和“敖包文化”民俗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尽管目前的敖包祭和“敖包文化”与他们古老的敖包信仰意识及文化特征有了一定的区别,但其原始的大自然崇拜意识仍然是相同的。敖包现在仍设在他们居住地周围的最高处(一般多建于居住地的东面),其建筑形式大多数仍为随意性堆积起来的近似锥体形的石头块堆砌物,而在大石头块较少的草原上,则以木桩立四脚柱,以柳木条编织成围片后置子四脚柱内,其内放置碎石块而成,但从目前敖包建筑来看,以圆形锥体石头块堆积建筑最为普遍。敖包在他们看来,是山的缩影,也是山神的楼息之所。而在敖包石堆的顶部多插或植枝叶繁茂的树木,现在草原上在敖包顶部多插枝叶茂盛的大柳木棍,而生活在森林中的民族多在大白桦树下建立敖包。从这种具有原始特征的“敖包祭坛”形式来看,仍是古老的原始大自然崇拜意识的反映和继续。他们在敖包_L面的树杆或枝条上,多缀饰黄、红、蓝三色带条饰。1949年前祭敖包时,蒙古族在石堆敖包上多插绘有牛、马、羊白描图象的白旗,意为祈求牲畜平安发展。敖包上的树,至今还被认为是神树(有的则被认为是顶天立地的宇宙树),神树上所饰的三色饰带,红色为祭火、黄色为祭大地、蓝色为祭天。从这个意义上说敖包祭的确包含了对天地山川的崇拜意识。
敖包、敖包祭和“敖包文化”的形成,也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是指敖包和敖包祭意识的产生到“敖包文化”的确立而言的,这在这些民族早期信仰习俗中留下的资料中可以得到证明。如在达斡尔族古老的信仰意识中,曾有过对山林怪石膜拜的历史时期’达斡尔族猎人进山狩猎时,见到怪石险峰都要膜拜,并认为这些怪石险峰上都有主宰山林的神灵存在,对大树怪树老树同样也膜拜。在蒙古族古老的信仰习俗中,对山河树木的崇拜更是普遍的现象。如布利亚特蒙古部有向树木祈祷的习俗,科尔沁蒙古部则以大树、怪树、榆树、白桦为神树加以膜拜,而且认为他们的保护神宝木勒神就居住在神树枝上。在一些地区蒙古族古老民俗中,还有以五彩飘带饰白马鬃,献天地山川的仪式。居住在额尔古纳左旗敖鲁古雅乡的狩猎鄂温克人,至今保留着在狩猎途中见到山石洞穴加以膜拜咐习俗。居住在阿荣旗查巴奇乡的狩猎鄂温克人,他们每年都要祭拜乡南面的一棵大树,他们称它为“敖包神树”,祭拜后又在树下起舞欢悦。达斡尔族过去每年都要杀牲祭敖包,遇到夭早也要祭拜,并以五彩布饰树祭敖包.有时在河旁柳树林中,宰鸡把剥下的毛皮一串串挂在树枝上求雨等等。
关于敖包和敖包祭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在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的敖包形成过程中得到明确的答案。首先,应该说“敖包”最早出现在原始狩猎者中间,他们在狩猎途中的山口、山顶、山林险恶的地方,或在有较大收获的猎场中,或在被野兽伤害过的地方以及小群体集体围猎的猎场,可以说凡是他们认为有必要的山林中,都堆积石头膜拜。由此敖逐步形成了堆石崇拜的文化现象,我们称它为“崇石文化时代”。我们认为这就是最原始的包和“敖包祭”。而后这些原始狩猎者进山遇到有堆积石头的地方,都很自然的捡些石头块堆放到敖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堆越大,形成闻名远近的敖包。又加上以各种神奇的传说来渲染敖包的神奇作用,最后敖包由原始狩猎者小群体的信仰形式发展到原始部族大的群体性的信仰形式,最终形成了“敖包文化”现象。
那么如何解释在蒙古族中敖包、敖包祭和“敖包文化”的普遍存在呢?我们认为蒙古族在从事牧业生产以前仍然是以狩猎经济为基础的森林民族。当他们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走出森林向草原发展后,在森林时代所形成的文化并没有立即消失掉。他们旧有的敖包、敖包祭、“敖包文化’意识及文化同他们一起走出森林向草原发展。敖包也由森林时代的随意性不固定形式,逐步变成了固定型的“敖包祭坛”形式。当然在这种变化过程中,蒙古“博”(即萨满教)文化以及后来的藏传佛教文化对“敖包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敖包文化”对萨满教文化形成的影响
萨满教的思想核心是“万物有灵论”,萨满教的发展大体上经过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始祖祟拜三大阶段。所以说萨满教的形成首先与自然崇拜有关,而自然崇拜又与“敖包文化”密不可分。因此,“敖包文化”是“萨满教文化”形成前主要文化形态之一,对萨满教及“萨满教文化”的形成起到了主要作用,这在北方民族早期萨满教文化中可以找到依据.首先我们从这些民族萨满教的“祭天”仪式来看,所谓的“祭夭”仪式本身是自然崇拜的最高形式,可以说是“敖包祭”和“敖包文化”在“萨满教文化”中的继续和发展。其次萨满教的“祭天”仪式多数都有立杆现象:如居住在敖鲁古雅乡的狩猎鄂温克人,在“祭天”时,首先要选择森林中地势较高的苍天松柏下举行,在树下搭建撮罗子,在他们看来只有在这种地方天神才能下界,并在苍天大树上落脚歇息。居住在鄂温克草原上的鄂温克萨满,在举行祭天仪式时,在蒙古包中心先埋上一棵白桦树,透过蒙古包夭窗而立。而后在蒙古包前后约20米左右的地方各立一棵白桦树,都是绿叶枝茂的高大白桦树,并用皮条把三棵树树杆连起来,在皮条上系挂红、黄、蓝三色布条,此树被称为“祭天神树”。达斡尔族在由萨满主持的“斡米纳”祭时,也有一种仪式,被称之为“托若·托力贝”(达语,意为立“宇宙树”),也是在祭地立三根柱子(有的在一条直线上分距埋三棵白桦树),并在立柱上部、中间、下部各斜绑三棵稠李子树枝,三棵斜绑的枝条表示天有三界,后也用皮条把三根柱或树杆结起来,在皮条上饰挂黄、红、蓝三色饰布条,还挂上他们信仰的以皮或木制成的神灵偶像。在达斡尔族中还有一种简单的“祭天”仪式,多伴以猪做牺牲,宰杀牺牲后把猪的各部位的肉割下一块,如有猪眼、唇角、耳尖、尾稍、肚皮肉等,然后包在用谷草绑的长条棍中,同时要放五谷,裹好后将草棍插入长木杆上部,将祭杆立于院前篱笆上以示祭天。在赫哲族萨满教仪式中,也有立“神杆”的祭祀形式,多在室内举行,共有三棵神杆,其中一棵较大神杆上绘或刻有图腾崇拜物的图象,视为神灵。赫哲族的天神多为刻有图象的大树怪树等等。满族早年有立“索摩杆”祭天仪式。这些立杆仪式中,尽管包含了图腾崇拜和始祖崇拜的意识,但“立杆祭”本身是自然崇拜的反映,与原始的“敖包文化”是相通的。
我们再从萨满教服装饰纹来看“敖包文化”的影响。据吉林省民族研究所富育光先生调查表明,居住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满族古老的萨满中,有过以树皮编织萨满服的习俗,是用才段木皮和桦树皮的不同色泽编织而成的,这种萨满服决不是出于某种爱好,而是由崇拜神树的意识决定的。在达斡尔族早期萨满服裙带装饰上,曾有过以12种神树和12种神鸟为装饰的历史时期。在科尔沁蒙古部“博”翁贡中就有以柳树为翁贡的神灵,在他们的“博”冠上就有以铜制作的三棵树枝,枝叶繁密,其上又饰鸟形等。在黑龙江省呼玛河流域的鄂伦春族萨满服裙腰上,也有绣制的“萨满作法图”图象,画面有二棵大树,树下拴有准备牺牲用的动物,每棵树旁各有一个萨满持鼓作法祭天的形象。赫哲族的“狩猎神”画面也多绘有苍天大树等等,这些都于自然崇拜有关,是“敖包文化”影响的结果。

四、旅古族“敖包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现在看来,蒙古族“敖包文化”发展成为较为典型的一种民族民俗文化,基本上经过了三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变革。
1)蒙古族“敖包文化”的原始期。
蒙古族处在民族童年时代,狩猎经济是他们的主要衣食来源,在这个时代里他们同其他原始狩猎民族一样,以崇拜大自然为中心的意识成为了他们的主要崇拜意识,原始的敖包、敖包祭、“敖包文化”诞生了,成为蒙古族最早的原始文化之一。
2)蒙古族“博”统治时期的“敖包文化”。
自从在蒙古族中“博”及“博文化”兴起后,蒙古族‘敖包文化”就自然的纳入到.博文化”的范围之内,这个时期在成吉思汗时代的早期已经形成,在成吉思汗时代已成了民族文化的一种形式。不论“庆典”或“祭天”等群体性活动都有萨满(当时称“别乞”)主持,在民间的“敖包文化”活动也由“博”主持,形成了内容更为广泛,形式更为多样的蒙古族“敖包文化”。
3)蒙古族藏传佛教时期的“敖包文化’。
忽必烈与八思巴相见并封八思巴为“国师”后,藏传佛教(红教)逐步传入蒙古,但并不普遍。到了明代,由于明朝的支持和达延汗的推崇,藏传佛教(格鲁派)才在蒙古各地兴盛起来,而且取代了原始的“博”教。蒙古族之所以接受藏传佛教文化,除了上述的明王朝支持、蒙古汗的推崇以外,更主要的原因是藏传佛教在蒙古内传播过程中,接受了部分原始萨满教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敖包文化”也被藏传佛教所容纳,不但敖包祭仪式由喇嘛主持,而且给予了“敖包文化”以新的内容及形式。最为明显的是敖包由单一建筑形式,变成十三个敖包。这主要表示藏传佛教的十三部经。在敖包建筑形式上有很大变化,如呼伦贝尔盟西新巴旗的十三敖包在形式上,形成了“十’字线上的建筑形式,分为一个主敖包和十二个小敖包,主敖包在“十”字线的中心交叉上,东西南北分别在一直线上建三个小敖包,敖包与敖包之间以一定的间距相隔,每个敖包中心顶部都立杆,周围月头堆上插满柳木枝条,上饰三色彩布。祭祀者以一定的线路回转祭拜。这种形式又保持了原始敖包的意识特征,又包含了佛教庙宇中“转经”筒的作用。这种形式的敖包必须建在山顶部,而在十三敖包南向坡面上,又立间距相当的三个立杆,祭祀者们在祭拜敖包去山顶的路上,首先祭杆,把酒和哈达献于杆上,这又与原始祭天立神杆相似。又在地面上用石块砌祭台,是祭祀者摆放祭品和喇嘛诵经的地方。从这种形式来看敖包祭坛的形式和内容有了很大变化,但其内涵与原始敖包基本一致,而文化内含更为丰富更多样化了。而其他地方的十三敖包形式与这里也有所不同。常见的形式是十三敖包一字排开,中甘敖包大,底有石头砌的台子,其上堆石头堆,顶部立杆或柳木棍,上饰三色带饰,左右六个小敖包不做装饰。

〔作者鄂·苏日台,工作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展览馆〕


TAG: 敖包 萨满 形成与演变

多多益善的民俗空间 引用 删除 张多   /   2012-06-10 12:36:49
呵呵,到云大版块和宗教学版块多发发帖啊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