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群) 海峡两岸陇东佛道文化暨大云寺学术考察活动纪实35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4-07-22 09:34:32

  

(张怀群) 海峡两岸陇东佛道文化暨大云寺学术考察活动纪实—— 台湾泾川西王母朝圣之旅24年(1990-2014)纪实35

 台湾泾川西王母朝圣之旅20年》∕连载35张怀群 

 

 台湾几所大学来的正是美术系教授,他们即兴在汗衫上、宣纸上作了很多画,又写生。

  在南石窟寺,我讲了过去、现在、未来佛,胡太后象征高脚,菩萨女身之爱美天性,天足昭是照然,泾州的文明富庶,开窟从上到下的过程,满石窟人认真听讲,北魏塔、菩提树、天龙八部之一,金翅鸟、如水流石纹、一步跨过170万年,侏罗纪,放开想象讲真实。

  在西小窟,讲平顶,16罗汉证明是唐窟,又是三大士窟,海云和学问尼即讲,有人专门研究三大士,三大士是宋代才有,这里是唐代,在大陆苦于找不到实物,在此处找到了。这个发现,使这次考察活动,意义不可谓不大。年轻的学问小尼赠我《大正藏》光盘,一大书架经书刻在一盘中,他们正在把佛经集大成。送别之前,闭幕大会就在泾川开,又一番演讲,评价泾川的地位。通过两天无的讲解,海云认为我是学问者,赠我《贤省宗付法师资记》,才知他是华严宗第42代宗师,在海内外到处讲《华严经》,在陕西师大当华严研究所所长,他的宏愿如法,使命如法。离开泾川后,他们去了合水县化石博物馆,庆阳市博物馆、北石窟寺。在泾川我说北石窟和南石窟是一个整体,一百石多里,百里石窟长廓印象形成了。他们又去长武昭仁寺,去灵台,在灵台县博物馆看西周青铜器,在灵台县城吃饭不住宿,又去彬县大佛寺,和泾川石窟长廓其实也是一个整体,他们最后一站去了麟游九城宫,即是遗址,又说已复原。我和尚广昌等送考察团到长庆桥,挥手从此去。 

  他们还在考察,我想起水泉寺就叫华严海印水泉禅寺,有历代碑文,遗址完整,该是某代华严宗师住持所在。即给海云法师发短信,他在庆阳即回电,说极有可能,为了华严宗,他讲第二次要到泾川来。这样的话,这次考察什么成果不要,仅此一项已足够了。我花几天功夫,是在公务中挤出的零碎时间,每天累计用去七八个小时,扫描、拍照、写字,把地方志有关华严寺记载一一扫描,打包,分几次发给台湾,台湾回邮件:海云大师从大陆回来才能看。又电话问,近写一小说,主人公的身世是,人在世上,是功臣当罪人待,不知错在何处?最高处的成绩被别人放在最低处,是怎么一回事?他在电话里说:“让主人公每天有空即念南无地藏王菩萨,三个月后即成功,一切障碍皆无。” 

    

 媒体如此评价这次活动:各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不时迸发出思想交锋的火花,引人入胜。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海峡两岸佛道文化领域研究有素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讨论的平台。学者专家就佛道文化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所作的研讨,不仅推进了学术界相关领域的研究,而且为今后平凉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繁荣带来了新的契机、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动力,使陇东的佛道文化、平凉的旅游品牌更快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专家学者发言摘录如下:

 

  动员社科院国情调研的力量,把深度开发平凉佛道文化做一次综合型的调研和探讨

  

  中国社科院网络信息中心主任、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研究员张新鹰:

  佛道教文化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佛道文化已成为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在陇东地区,我感觉有很多这方面的工作要做。今后我们着力的地方还很多,我在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这么多年,也就为佛道教文化的开发建设做过很多的工作。这次我回去以后,要把陇东的佛道教文化介绍给所有的研究所的同志,引起他们更多的重视。泾川这个地方,在座的恐怕没有不知道的,虽然没来过,但是心向往久已。我小时候就知道“泾渭分明”这个成语,我们也看过《柳毅传书》这部作品,但是我们到了这个地方以后,感觉这地方比传说中更美丽,比我们想象中的文化素养更丰富,我感觉如果能够把我们一些搞宗教文化和旅游经济产业规划方面的专家找个机会聚拢在这里,就旅游文化和佛道教文化的发展怎样能够更切合我们的实际,如何更能够体现我们这个地方的地域文化特色,来进行一次或多次的研讨,我想应该能够提供更多的思路,这一点,我感觉我们社科院可以尽点力量。给大家报告一个信息,社科院从2006年开始每年都承担着大量的国情调研项目,而且在全国各地几个省建立了国情调研基地,在我们兰州就有一个基地和协调机构专门涉及在甘肃的调研活动,把我们社科院的力量和甘肃省的调研机制结合起来,设计一个例如泾川或者平凉的一个项目,要求省里面利用这些沟通渠道来动员社科院国情调研的力量,把我们泾川或平凉怎样发展旅游文化怎样深度开发佛道文化做一次综合型的调研和探讨,一定能得出让大家比较满意的结果,这样就比涉及一个点的工作思路更系统更开阔,如果市里和县里有这个愿望,可以试试,我可以把这个意见带回去,让院里领导考虑一下。 

台湾昆山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丁煌:

  这几天的考察,泾川的佛教文化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泾川县的佛教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听县长介绍,泾川从南北朝开始,历史上先后有14位帝王下诏或敕赐兴泾州佛事,北魏至清代泾川共有佛寺庵152处,先后有10多名高僧、20多位名僧在泾州弘法,流动僧尼最多时达1.8万人。我们大家通过考察也看到了,泾川佛教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沿泾河两岸,石窟众多,特别是南石窟寺,有高大立佛7尊、肋侍菩萨14尊,窟顶留有浮雕佛传故事,在全国众多石窟中别具一格。这次活动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对陇东地区佛道教文化的研究和旅游产业开发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西王母的根在泾川,这是平凉的骄傲和自豪

  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前院长、现名誉院长、研究员温玉成:

  这次活动有机会看了崆峒山、南石窟寺、王母宫和大云寺,使我们更多地了解了平凉的佛道文化。这次看到了《崆峒山老子八十一化图》图册,我认为是这个图是明代晚期的东西,应该在嘉靖万历年间。兰大杜斗城教授告诉我们,泾川的石窟大小有500多个,这说明泾川应该有古代的寺院,而且有高僧在这里坐禅。我们希望当地政府能够与学术界合作,把这些工作做得更深入一些。关于西王母画像的发现,最早是在洛阳的宝马寺,随后相继在山东河南、江西等地都有西王母画像,但是西王母的根在泾川,这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要利用这一资源优势把我们的文化、旅游产业做大。

 

开发佛舍利文化,打造佛教圣地,这件事情谁先做谁先赢

台湾大华严寺导师海云继梦法师:

   西王母文化在泾川县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史料记载之完整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比不上的,但是缺少一部史诗。这部史诗如何来写,肯定不是一般学者所能胜任,可以集舍当代的大学问家来完成这件事。假如由泾川县来完成的话,不但为历史作了交待,也为当代文化作了贡献。到大云寺去大家很兴奋,从大云寺的发展来看,在地宫出土的佛舍利多达14粒,这么多的圣物能够得到很好的保存,这必将对泾川旅游知名度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开发佛舍利文化,打造佛教圣地,这件事情谁先做谁先赢,大云寺可以先做,可以向全国各大寺院借鉴学习。泾川大小石窟有500多处,利用石窟文化这一资源优势将对我们泾川旅游产业发展产生很大的帮助。

将烧香敬佛变为献果敬佛

  台湾法鼓佛教学院院长惠敏法师:

  这次活动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我就泾川的发展提出3个观念和建议,一、注重心灵建设,经济的发展要与对人类的核心价值相协调;二、注重设施建设,注重人才建设,尤其是宗教人才的培养;三、乡土特色跟国际接轨,要加强同国际间类似文化的接触。具体建议我也谈以下3点:一、利用泾川的果品资源优势将以往的烧香敬佛改为献果敬佛,有终成正果之意,也提倡了环保观念;二、利用陇东窑洞来发展休闲农村文化;三、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类别以套餐的形式来发展自助旅游。

 

 

                                    2009年11月22日安泰楼

 

 

 

 

 


TAG: 纪实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4-1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61540
  • 日志数: 418
  • 图片数: 3
  • 建立时间: 2010-03-25
  • 更新时间: 2024-03-31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