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关系的,我从小就很习惯在北方的冬天里。

《端午》后记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5-22 07:08:37 / 个人分类:东亚的时间

 

 

端午后记

 

终于把端午节写成这样一本小书,算是完成了自己一份心愿。

写书是一件总要留下遗憾的工作。在本书结束的时候,我望着案头的资料,心中真是觉得非常遗憾。由于身体原因,这两年很少对案工作。按照自己的设想,这原本是可以写得更好的一本书。

从内容上讲,端午节的文学就是没有认真被研究过的领域。特别是有关端午节的戏剧作品,远没有象盂兰盆节相关戏剧那样被作为一个专题加以研究。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过没有电视,没有电影,也没有广播的的一个声光电还没有走进人们生活的年代。那样的年代,人口的流动性也非常小。所以,村子里来了一个说书的或一伙唱戏的,那就是周围十里八村的大事。听老人门讲,过去听说有戏看,走几十里山路年轻人们也会经常结伴去看,最喜欢戏的人,还会跟着戏班子转着看。但是,请戏班子演戏,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只有遇到重要的节庆或喜丧大事,才会请戏班子唱戏。而戏班子演的戏须应景,须和这些重要的节庆或喜丧大事合上拍子。端午是过去人们生活中的大节日,那么一定有和这节日相关的戏曲曲目,它们最重要的有哪些呢?在我所查考的范围中,端午节经常上演的戏剧,主要有围绕道教“张天师五毒传说”的各种故事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中即收有《混元盒》、《阐道辟邪》等相关曲目。在大量保存了清代戏曲底本的《车王府曲本》中,也收有当时上演的“张天师治五毒”系列的《混元盒总讲》、《蟒凡全串贯》、《如意针全串贯》、《九花洞总讲》等等。清末的慈禧太后是个戏迷,她尤其喜欢以《西游记》等为代表的神魔类小说故事题材。应和她的喜好,张天师收五毒传说”的系列故事,也被整理编成了《阐道除邪》,成了能够扮演几天的大套戏本。在古典文学领域中的张天师,其在世间的地位一般说并不那么崇高。我们看元杂剧中的张天师,明清小说中的张天师,其法力都非常有限。在罗懋登著三宝太监西洋记》中,他使的总是一条草龙,总是三下五除二就败下阵来,就是最好的证明。但张天师在被讽刺和嘲弄的同时,也有神圣的一面。在《混元盒五毒全传》这一故事系列中,他就是做为正面形象堂堂正正登场的。这大概是因为五月是毒虫开始肆虐的月份。《齐民要术》云:“五月芒种节后,阳气始亏,阴慝将萌。暖气始盛,蛊蠧并兴。”端午节俗中,有很多是关于如何对付这些毒虫的。而有关张天师收治五毒的传说,就是产生于这一背景下的。如何研究这些戏剧作品,是今后岁时文化研究者和古典文学研究者共同的课题。

这样的领域其实还很多。比如在1875年以前,琉球王国也是东亚国际社会的一员,它的文化发展也受到中国的影响。那么端午节的节俗文化对于古代琉球王朝有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今天的日本冲绳县是否还存在,就是一个直到今天仍旧没有人认真研究过的问题。此外,韩国江陵端午祭与中国端午节俗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同异,也有认真加以研讨的必要。这些原本应当认真一一加以清理和研究的领域,本书最后却都只能留白。因此在结束本书时,笔者心中感到非常遗憾。有关端午的研究,实在还有许多须待将来认真推进研究的地方。

本书写作过程中,曾得到笔者高中时代的师杜尚侠先生的指导和帮助,有关江陵端午节的图片由中国社科院贺学君研究员提供,刘魁立老师、叶涛学兄、刘宗迪学兄等师友皆亦曾于写作过程中多加黾勉,台湾辅仁大学钟宗宪学兄赠我黄石《端午礼俗考》,为参考,书成之际,复蒙山东省枣庄市中学教师韩邦亭同意将其大作《端午赋》引于全书结束处,为本书凭添一缕文采,谨此一并致谢。接受写作这本小书的工作,是2006年的夏天。这本原来该2007年交稿的小书却拖了三度寒暑。而出版社和编辑张琳却一直善意地给笔者以体谅。这份体谅实在给几次卧病不起的笔者心灵太多的宽慰。在本书付印之际,请允许我对出版社、对编辑张琳表达一份由衷的感激和诚挚的歉意。

 

 

                                                    刘晓峰

                                        2009清明节清华园


分享到:

TAG: 端午 后记 张天师 五毒

施爱东博客 引用 删除 施爱东   /   2009-05-22 08:38:30
恭喜!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