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徐徐

钟敬文:一套值得推荐的风俗丛书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2-11 15:35:35 / 个人分类:汉风文库

查看( 1541 ) / 评论( 0 )

我年事甚高,今年已905,已不可能再广览群书,而子弟、好友、同仁的赠书赠文却在源源不断的聚集。当然,自己也时常托身边的学生去书店购书。无奈,只能阅读其中一些较优秀的著作。由于需借助放大镜,品味起来颇是费力,却不能不仔细,一目数行的岁月已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我案头堆放着徐杰舜先生主编的《汉族民间风俗丛书》,已好长时间了,总舍不得撤去。一翻展此《丛书》,欣喜之情即油然生起。我本不常写书评,这次实在是手痒,便握紧了笔。

 

汉族广大,风俗博而杂,用文字的排列组合将大江南北的风土人情跃然纸上,实属不易。但是汉族风俗的基本内涵和形态大致具有一致性或同一性。沿此思路,《丛书》中每本书的条目之遴选,都以民俗事象是否具有代表意义为标准,对那些仅流行于一隅,播布及影响面狭小的风俗事象,则大多弃而不录。如徐杰舜先生自己编著的《汉族民间经济风俗》,分“农林渔猎”、“蚕桑畜牧”、“工匠百作”及“商贾交易”四篇,面涉经济领域的各部门,而纳入各“篇”内的风俗事象,又都是为一定民众群体,甚至是整个汉族所比较普遍施行的。因此,拥有这本书,既可尽览汉族经贸风俗的整体面貌,又能比较准确地把握不同行业不同时空生产与贸易的最为显著的特征。《丛书》中每册的辐射面各不相同,面内的风俗形态皆大多描摹得清晰而又生动,八块辐射面拼合为一,便构成为绚丽多彩的诱人的汉族风俗全景。点面结合,是《丛书》的特点之一。

 

民俗学学者应一贯致力于“田野作业”,注重实证的研究方式。此《丛书》正是科学的调查与研究的结果,颇使人有厚实、凝重之感。整套《丛书》所引之材料,翔实可靠,表达时又无添枝加叶之弊,基本符合民俗学领域描述性著作的撰写要求。

 

为了充分显现风俗文化特有的审美魅力,《丛书》的编著者们在描述某一风俗事象时还揉入了一些民间传说、歌谣、趣味典故及文人词曲,风俗文化的美学价值得到凸现,消抹了以往一些类似著作中干燥无味、哗众取宠的瑕疵,大大拓宽了窥视、观照风俗文化的学术视角。调动诸种表现手段,多方面地散发和输出风俗文化的信息,这样,既提高了《丛书》的文化品位,又加浓了其文学趣味,使其在科学性、知识性的基础上,又增强了可读性。因此,这套丛书既是一般读者了解汉族风俗文化的较佳窗口,是一份可供读者细细咀嚼的民俗文化快餐;又为研究者构筑了一个内容较丰富的民俗资料库,其中洋溢着学术价值和信息功能。

 

风俗本身是一种生活方式,又是一种文化样式,是为人们最熟悉不过的一种文化形态。其表现的形式,应是浅显的,读者易于接受的。为此,《丛书》采用“篇’’的方式,划全书的内容为若干块,组织编排比较简便。各篇所框定的范围明确而又具体;“篇”内的文章皆标以一个一目了然的题目,一文传达一具体民俗事象,篇幅都不长。这种体例容量大,覆盖面宽,素材的筛选和择取便当,又层次、条理清晰,便于阅读,也适宜资料的检索、查寻。

 

《丛书》的叙述风格也有可称道之处。风俗是一个民族在生产、饮食、居住、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信仰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经常重复出现的行为方式。风俗与其他文化形态区别之一,就是具有现实的直观可感性,即便是精神风俗也是如此。将这类行为方式形象地摹写出来,使其诉诸于人们的视觉,便成为编著者们的主要工作。《丛书》中许多具体的民俗事象栩栩如生,一招一式都很逼真。没有高深的议论,摈弃冗长的评析,即便有,也是蜻蜓点水。单个风俗程式的完整图画勾勒成形,文章即告结束。《丛书》更没有发人深省的高深理论观点,但其充实丰厚的资料,却是值得人们好好珍爱的。

 


TAG:

我来说两句

(可选)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