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民间文化,关注民族起源,探索文明脉络,企求华夏哲思。进入民俗学论坛,深感三生有幸。特别声明:所有在博客中所发的论文,除非表明,均为原创,仅在中国民俗学网交流,如要转摘或纸媒选用,请与我联系:gsmxzrp571@163.com,QQ:752946184

大文化人朱泉雨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12-24 14:41:26

文化朱泉雨漫笔

张润平

品读朱泉雨,就有回肠荡气的感觉,就有气吞山河的感觉,就有摧枯拉朽的感觉,就有指点迷津的感觉,就有大道降临的感觉,就有佛陀现身的感觉,就有孔孟再生的感觉,就有一团和气的感觉,就有春风拂面的感觉,就有艳阳高照的感觉,就有瓜果成熟的感觉,就有桂花飘香的感觉,就有心旷神怡的感觉,就有……

为什么朱泉雨竟让我如此神往?

在我半百人生的阅历中,见过的诗人、小说、散文、评论、书法、绘画、摄影等等文学艺术类创作者不可谓不多,但是绝大多数作品引不起我的冲动和敬佩。

为什么?

因为他们缺乏文化教养、文化品位、文化自觉。他们根本就不是什么文化人。他们玩弄的诗人、小说、散文、评论、书法、绘画、摄影等等,仅仅是一门技艺而已,其本质与民间庙会活动中表演的杂耍没有什么区别,区别仅是杂耍的形式不同。当然,还有一个区别,就是这中间的某些人还占着国家公务员、国家工作人员的位置,有条件享受更多国家资源。

肯定有人会质问:

难道那些文化局长、文化馆长、文化科长、文化干事没有文化吗?不是文化人吗?

难道那些已经发表或出版了大量作品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书法家、画家不是文化人吗?

这要分别看待,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全盘否定。譬如:

某文化馆长充分认识到当地的民间宝卷非常珍贵,具有极高的国家课题意义的学术价值,不抓紧抢救研究,将会造成历史性的遗憾,但是其文化局长死活不予支持,导致其地明清以来的珍稀版本大量丧失。

请问:这个文化局长有文化吗?是文化人吗?这个文化馆长无文化吗?不是文化人吗?答案不言自明。

某文化馆长面对汉墓盗掘考古现场,其他同志认真查勘墓葬形式,仔细捡拾标本,其却在旁边耻笑:我们县历史上又没有出过帝王将相,墓里不会有值钱的东西,有什么可看的。

某乡镇书记把当地出土的宋墓墓碑主动送给文化馆收藏,某馆长说:我们县历史上又没有出过帝王将相,那些墓碑也没有多大意义,你随便扔了吧。

某收藏家辛辛苦苦收藏了大量当地古老的民间窗花、门神印版,欲无偿捐献给文化馆收藏,其馆长说:把那多得很,十块钱一块,随便就收到。气得某收藏家把这些珍贵印版高价卖给了外地收藏家。

请问:某文化馆长有文化吗?是文化人吗?其他同志无文化吗?不是文化人吗?某乡镇书记无文化吗?不是文化人吗?某收藏家无文化吗?不是文化人吗?答案不言自明。

这么看来,他们充其量不过是国家文化单位工作人员而已,与有文化、文化人是格格不入的截然不同的概念。

再如某些所谓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书法家、画家等等,对内不孝敬父母,对外无所谓道德、无所谓“价值”和“秩序”,冷漠于一切公益性事业,毫无人生担当、历史担当、良知担当、道义担当、情谊担当、社会担当、文化担当,而狭隘自私,偏执偏狂,老子天下唯一。能说他们有文化吗?是文化人吗?答案照样不言自明。

这么看来,他们充其量仅仅是如上文学艺术形式中的杂耍者而已,他们不配称诗人、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书法家、画家等等名号。因为他们没有文化,更不是什么文化人。

还如龙应台描述的两个例子,一个是俭朴的农家妇女坐在门槛上织毛线、捡豆子,穿着家居的粗布裤,但是一见邻居来访,即使是极为熟悉的街坊邻居,她也必先进屋里去,将裙子换上,再出来和客人说话。

一个是说她要台湾南部一个庙前的荷花池畔坐下为了不把裙子弄脏,便将报纸垫在下面。一个戴着斗笠的老人家马上递过来自己肩上的毛巾,说,小姐,那个纸有字,不要坐啦,我的毛巾给你坐。字,代表知识的价值,斗笠老伯坚持自己对知识的敬重。

我的母亲一字不识,但却特别注意把家庭及周围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对我小学时念过的书本保存得非常好,整齐地码在上位头的正中位置。经常教育我不能撕扯书本,要保护书本。每当做了好吃的饭或馍馍,首先打发我给年龄最大的老人和紧邻送去。

    如上龙应台列举的农家妇女斗笠老伯和我的母亲,不一定识字,但他们对代代相传和文字书本的敬重,共同体现出来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底蕴。什么叫底蕴呢,不过就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因为祖辈父辈层层传递,因为家家户户耳濡目染,一个不识字的人也自然而然陶冶其中,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于焉形成,就是文化。日子怎么过,就是文化

如此看来,有文化与无文化,文化人与非文化人的区别,并不在是否识多少字上,而是内在的修养上、一种文化的底蕴上。

我这样谈,是不是有点吹毛求疵了?因为类似如上的人,在当下是慨而慷之地被大称特称为诗人、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书法家、画家等等的,包括有些各种各样“大师”的称谓,均类乎此。

这又是为什么?

曾几何时,也就是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直处于衰落的时期,几乎失去文化上的发言权,更别提什么话语权了,全由西方主导和霸持。

一度时间,辱骂祖先,背叛祖先,辱骂先圣,背叛先圣,否定文化历史,矮化文明成就,成为了我们社会的主流文化。

一度时间,打、砸、抢、烧,六亲不认,划清界限,阶级斗争,成为了我们社会的主流文化。

一度时间,集体丧失历史记忆,集体丧失道德标准,集体沉湎于低幼化、粗鄙化、泡沫化的文化氛围中而不能自拔,自然也成为了我们社会的主流文化。

从而导致大多国民丧失了对祖先的敬重、对先圣的崇拜、对文化的向往、对同胞的关爱、对亲友的疼爱,各种各样的“危机”层出不穷,引起世界的关注和震撼,相继而来的是对我们执政党和国民的蔑视和欺凌。

这是一个整个民族精神赤贫的时代,对什么是文化麻木不仁的时代。

正因此,才有了如上那么多没有文化却被广泛大称特称为具有高度文化代表力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书法家、画家等等的杂耍者。

这是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必然产物。

那么,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人?

对此问题,龙应台先生已经有了影响广泛而深远的阐述,不妨照抄如下: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

所以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在特定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条件中形成。农民不吃牛肉,因为对他而言,牛不是家畜禽兽而是一个事业合伙人。渔民在餐桌上不准孩子翻鱼,因为人在吃鱼神在看,他不能冒任何即使只是想像的危险。这个意义上的文化,我们很难说文化有高或低,厚或薄,好或坏,它是什么就是什么。

但是文化还有另一个层次的意义文化决定社会发展

    人的自觉程度越高,反思的能力越强,表达的冲动越大,创造力和想像力的空间就越大。在这一个灵魂探索的过程里,思想的内涵和美学的品位逐渐萌芽、摸索、发展而成型。从这一个层次上来谈,文化是一种特别的品质,它可能高度发展也可能严重萎缩。有些社会结构适合文化的发展而有些结构会造成文化的停滞。连年战争屠杀或是长期的独裁暴政对文化所可能带来的伤害,历史里有太多明显的例证。龚自珍所看见的19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就是一个因为集权控制思想到极致,整体国民创造力被侏儒化到了连盗贼都没有创意的地步。而即使在太平的日子里,不同社会结构里人们在文化艺术里渗透的程度也不同。在这样一个语境里,我们可能做价值的评比,认为某些文化丰富多元,某些则呆滞而单调,某些文化充满活泼的创造力正走向高峰,某些文化停留在一个静态水平或者正从繁华丰盛走向一潭死水。我们也可能说,某一个历史朝代是文化盛世而另一个朝代是文化的荒原。

    以韦伯的理论为基础,哈瑞森、福山、亨廷顿、普特南、英格哈特等等研究现代化的学者都不断提出论证,认为文化在形塑一个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行为上,是一个关键元素。 

文化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一个社会如何面对现代化的挑战──与自由市场能否接轨、全球化的竞争能否适应、政府管治的清廉与否、公民意识的建立有无等等。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倚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粘合剂。 

强权做不到的是文化的力量,文化能将无意义的碎片组成有意义的拼图。一个多元分歧的社会,依赖什么来凝聚?除了文化的力量,还有什么呢?

朱泉雨,何许人也?为什么让他来承担如此重大的话题?

这位中国陇南奇才,能诗善文,尤工于诗。在我看来,他把诗的豪迈、诗的纯粹、诗的极致,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境界,不论是长诗《狂奔》、《出发》,还是《呼吸之间》、《海》、《我》、《蜜蜂》、《颜色》等短句,如:

我从燕子河谷呼出一口气

白龙江便桃花满面

嘉陵江两岸油菜花一浪高过一浪

蜜蜂天南地北酝酿甜蜜

绯闻被蝴蝶散播到大街小巷

深深地  我吸气

满目青山

如:

黑是母亲的子宫

孕育的第一个儿子

名字叫太阳……

所渗发出来的气派和豪情,在中国当下的诗坛屈指可数、凤毛麟角,只有早期的郭小川、田间等诗人具有。他的所有作品的素材以及所反映出来的内容,全部饱含深广亘古又历久弥新的文化情怀、文化自觉、文化关怀,而没有丝毫的恶毒、狭隘、庸俗、低级、猥琐、下作、粗鄙,其发射出来的雅贵和崇高让我折服和膜拜。

这才是人类崇高的精神食粮。

文学不能给人以崇高、不能给人以净化、不能给人以陶冶、不能给人以文化关怀,还算是什么文学。

正因此,朱泉雨不仅仅是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评论家,而且还是一个崇高的文化人,是一个勇于人生担当、历史担当、良知担当、道义担当、情谊担当、社会担当、文化担当的大文化人。

曾今有位诗人给我说:朱泉雨的文学成就算不了什么,如果一流的话,他就把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当上了。听了这话,觉得此人的眼光已经矮了三分,贱了七分。以官场地位来衡量文学的成就,这是文人的自我犯贱。而我知道,朱泉雨根本不受这方面的影响,也根本不会去如此自我犯贱。他知道如何去独善其身。

我认识朱泉雨,缘于《岷州文学》,在我们创办这份刊物最艰难时刻,他给予了深切地关怀和支持,使我认识了他的文化胸怀。2009年,是我遭难的一年,隆冬时节,我的父亲又过世了,他得知来岷,要去坟头跪香焚纸,让我非常感动。当晚就吟了一首诗《赠朱泉雨》:

    

    煦煦陇南风,吹暖岷州冬;

    和和生春花,大师坐家中。

2011828日接到朱泉雨所赠《朱泉雨文库》一套,非常高兴,即吟:

赞《朱泉雨文库》

昨日捧读诗仙书,激情澎湃卷云舒。

般般文艺俱精绝,陇南富藏泉雨珠。

20111114日接到他创办的文学刊物《泉雨文渊》,看后即吟诗一首:

赞《泉雨文渊》

随冬吹来长坝风,泉雨文渊欣欣荣。

纯洁高雅扑面来,他日定是文曲神。

2012106日晚包容冰说朱泉雨最近去西藏旅游了,并念了发来的一首诗,第二日我有事去兰州,路途中顺口吟出《赠泉雨》:

    

    风骚的泉雨

    磅礴的泉雨

    三个女人有福的泉雨

    涓涓而出

    飘飘洒洒

    爱河流淌

    风光倜傥

    祝福你白龙江的情圣

    青藏高原正等待你来育种

并注“聊备调侃哂笑,祝福旅途愉快。

“大文化人朱泉雨”是一个永久的话题,还需要我做长期的品读。我还想:如果泉雨先生能够对中华民族所历经的精神伤痛有力透纸背的表现,那么,他在历史上的大文化的份量将会更加郑重。怎么样重新找回中华民族的灵魂?文化是最大的救赎力量。期望泉雨先生在重新找回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充分发挥文化的救赎力量。

                                          2012年11月16日


分享到:

TAG: 评论 文化 文化人 张润平 朱泉雨

张润平 引用 删除 张润平   /   2012-12-26 12:05:09
谢谢!
原帖由车前子于2012-12-25 21:37:23发表
赞赏您的观点。
车前子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车前子   /   2012-12-25 21:37:23
赞赏您的观点。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张润平

张润平

张润平,男,1963年出生,汉族,中国民俗学会理事、甘肃省民族师范学院河洮岷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花儿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羌藏历史、民间文学、民间信仰、藏传佛教、马家窑文化等。出版专著《西天佛子源流录文献与初步研究》《岷县历史文化与民俗散论》《岷县青苗会研究》《洮岷花儿》《花儿暨西北史地探研》,编著《人文岷州》《岷县史话》《岷县百名花儿歌手调查实录》《岷州宝卷集成》等,《民族研究》《中国藏学》《丝绸之路》等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

我的栏目

日历

« 2024-03-28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81472
  • 日志数: 301
  • 图片数: 8
  • 文件数: 2
  • 建立时间: 2009-12-19
  • 更新时间: 2024-01-01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