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年俗歌谣述评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4-02-10 16:25:53

宿松年俗歌谣述评

 

  •  王启明

 

 要:传统的中国年俗包蕴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随着社会潮流的日新月异,传统文化渐渐被现代纷缭的习气所掩盖甚或替代。虽然各时代都或多或少有文人学士将它们行之文字,但多难免偏载城镇。地地道道的农家习俗,虽也有记载,怎奈世易时移,风尚有变,况成文之记载,数目寥寥,存世之佳作,凤毛麟角。笔者以上世纪1980年至今之亲见和近两年搜集的宿松过年风尚习俗材料为基本内容,并结合前人对中国年俗的研究成果,对宿松过年歌谣予以评述,以期为正在渐行渐远的宿松农家年俗寻一方电子空间。

关键词:宿松人;过年;年俗歌谣;述评

一、引言

宿松,汉松兹,即汉高祖四年(公元前184年)所设松兹侯国,隶属庐江郡,此为今宿松建制之始。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宿松县,属同安郡。[1](P28)宿松,意为古松兹,以前的松兹侯国之义。新中国成立,宿松隶属安徽省安庆地区。宿松处于长江中游与下游交界处,是吴楚文化交汇的地带,有“吴头楚尾”之称,又古越国在吴越争霸中取胜亦曾统治长江中下游很长时间,这使得宿松文化有很深的吴越楚文化积淀。《民国宿松县志》(以下简称《宿松县志》)载:

(宿松)春秋时句吴地,周元王元年越灭吴,属越。显五王十五年,楚败越,尽收吴故地,属楚。战国时属楚。[1](P29)

宿松位于江淮地区,近现代意义上通常被认为属于江淮文化,其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更无可置否。所以宿松是中国传统文化保留较为完整而又独具特色的地区,这一点在本文后面的年节述评中也会得到验证。

宿松地处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境内湖泊众多,由西南至东北分别有龙感湖、龙湖、大官湖、黄湖、泊湖,其中泊湖西北头属望江,这些湖都连成一体。这一片湖泊与江西鄱阳湖隔江呼应,其水域面积与本省的巢湖相当(打开地图可见)。这片湖的南面有三个乡镇:汇口、洲头、复兴(1990年前总称复兴区),统称“复兴洲区”,俗称“洲上”,因其四面环水,即被龙感湖、龙湖、大官湖、黄湖、泊湖、长江所围绕,故为带水之“洲”,并且“洲上”的地名多与水有关,如汇口、洲头、坝头(拆并乡镇后属洲头乡)、套口(后并入复兴镇)等,坝者,河坝;套者,河套也。因此,复兴洲区是典型的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地貌。宿松共有22个乡镇,其余19个(包括县城所在地孚玉镇),地形地貌为丘陵夹湖和山地,其中丘陵夹湖地带如下仓、许岭、九姑、千岭等俗称“后山”,大别山麓的山区如二郎、陈汉、北浴等俗称“山里”。正是这种大别山与长江夹丘陵、湖泊、平原的地形,构成了宿松独特的地域文化。其最有特色的是语言。宿松人口80万,而会讲宿松话的人口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凡与宿松交界地方的邻县人口,总是以宿松话为第一语言,如太湖的徐桥、望江与宿松分管的九成农场等地;彭泽与宿松虽有一江之隔,尚有小姑伏、马湖全部和彭泽县城的部分人口,都是讲标准的宿松话。这表明宿松话是一种强势方言,应当与其特殊的地形(小快平原,大部分湖泊、丘陵和大山)有关系,这种地形没有构成交通要道和具有重要战略位置的条件,可能是宿松人安逸地生活了几千年,并比较完整地保存自然经济方式和地域文化的原因,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这里不厌其烦地叙述地理特征,是希望读者能谅解后文大量的方言表述,更希望通过方言表述的宿松年节习俗述评,能让大家更真切地认识宿松。希望那些曾经戏称宿松话为“外国话”、“日语”的朋友,能够认识到:宿松,这个传统中国文化至今保存很好的地方,讲的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话,保留的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文化。

全国各地大都有自己的年俗歌谣,其主要内容描述年前到大年初一(或至初二)每一天的活动安排。它既是对各地新年习俗的歌谣式归纳,又反过来促进各具区域特征的年俗形成。本文以上世纪80年代宿松的年俗歌谣为主要述评对象,试图找到宿松年节能依歌谣的内容按部就班进行的历史人文地理原因所在。为了述评的方便,另列出两首中国北方过年的歌谣或顺口溜相较,一并称作“年俗歌谣”:

宿松年俗歌谣:

天哪天,莫起风,等我二十四的(音低)接祖宗;

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剁年肉;

二十七,做粑吃(音七);二十八,杀鸡杀鸭;

二十九,样样有;三十日夜(音亚),讲(音港)好话,初一初二不夺骂。

北京年俗歌谣:

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月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宵。

大年初一扭一扭,您新喜!您多礼!一手白面不搀你,到家给你父母道新喜![2](P10)

东北、辽宁新宾等地年俗歌谣:

小媳妇蛋,你不用馋,过了腊八就过年;

二十三灶王上天,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走油,三十糊箱斗,初一拜年又磕头。[3](P163)

二、腊月二十四日前三个传统年俗在宿松

宿松年俗歌谣与北方的两个年俗歌谣比较,最大的不同是歌谣开始的日子不同,整整少了三个传统的环节:腊八、扫尘和祭灶。出现这种独特的现象不是无缘无故的。第一要说明,虽然歌谣里没有,而实际宿松是有进行这三个环节的。第二,表明宿松人对过年到来的标志性日子与北方人不同。第三,北方年俗歌谣由老婆媳妇张目,是以成年男人的口吻唱述;宿松年俗歌谣则是由孩童的天真口吻唱述。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宿松的年俗歌谣是将宿松的实际情况如地理、物产、性情等与中国传统习俗相结合而产生。其他地方应当是这样。

(一)腊八粥

北方的两个过年歌谣都云“过了腊八就是年”,即明确了 腊月初八是过年到来的开始日期,而在宿松,真正的新年开始的标志性的日子是腊月二十四。说标志性有两层含义:一者,新年的准备老早就开始了;二者,从二十四这天正式进入过年的各项沿习的程序。腊月初八,腊八节,在宿松,现在有意识去过这个节的家庭已几乎没有。但据我父辈们回忆,解放后,离我家两里地的“长江绝岛”小孤山上的启秀寺里,每逢腊八,都要煮很多的“腊八粥”,以供信奉“娘娘”(妈祖,佛)的和家境不好的人上山去吃。这与《中国年俗面面观》上的记载正好吻合:

腊八粥,又称“佛粥”、“五味粥”、“七宝粥”等。宋末吴自牧撰《梦梁录》载:“十二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说明到了腊八这天,朝庭、宫府、要做大量的腊八粥。[3](P15)

从上面材料可知,某地重视“腊八”节的程度与寺庙有直接的关系。假如一个地方,方圆一百里没有庙宇,以古时的交通速度恐怕想去吃一碗粥也不能够。宿松就是一个庙宇很少的地方。宿松最大的庙宇就是上文说的小孤山上的启秀寺,它在宿松的最东南端长江边上,离宿松县城有一百三十多里。宿松乡村土地庙众多,但够得上赈济穷苦人的寺庙寥寥无几。也就是说,腊八的风俗在宿松实行的范围非常小,以至大家只知道有这个说法,而没能去重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北方人稻子稀少,粥为贵食,而宿松人从很早就种双季稻,即使穷苦人家也不以“粥”为稀罕。北方人以面食为主,自然能吃习惯比面食容易下咽的粥类,而宿松人一日三餐饭,皆有“锅巴粥”可吃,“锅巴粥”宿松人称“kapi粥”是如今离家在外的宿松人回到家最想吃的主食,当你遇到另一个居外乡的宿松人向他求证这一点时,你会看到他吞口水的情形。宿松人餐餐(意每顿)吃“锅巴粥”就足够了,所以吃粥的节日实在勉为其难。

(二)打扬尘

“扫尘”,是一个讲究卫生的习俗,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有的,宿松当然也不例外。而实在的宿松人把“扫尘”与“办年货”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无道理。

其实,在腊八之前,宿松人早就在准备过年的吃食物和娱乐的工具了。进入腊月之后,气温更加寒冷,从宜于腊鱼、腊肉的时间起,家家就开始买“年鱼”,数量多少以生活境况不同和亲戚朋友多少而论。按1980年的生活水平,即使农村里穷户人家,也要买几条大鲢鱼,十来斤鲫鱼;富户人家几十条青鱼或草鱼,几十斤鲫鱼不等;还有晚辈买了预备年前送给长辈的情况,最常见的是女婿为孝敬“外父”、“外母”(岳父岳母)而特意准备的年货里,其中鱼肉是“硬件”。宿松人的亲戚谱里,有很多孝文化的成分。宿松人说“女婿半边子”,外父外母对女婿是格外疼爱,反过来女婿对二老也是倍加敬爱。宿松人又说“除了郎舅无好亲”,即小舅子大舅子与姐夫妹夫的关系是最稳固最牢靠的至亲关系。这中间的关键人物“女婿”之女或“姐夫、妹夫”之姐妹起的作用不可小视,宿松女人的“娘家亲”是中国传统妇女孝文化的最好遗存,所以作为出嫁之后的女儿,同她的“男子汉”(丈夫)一年三节(春节、端午中秋)对生养她的父母的探望和孝敬是宿松父母最感欣慰和幸福的事情。娘家的兄弟,即孩子的舅舅的地位也是格外尊敬,宿松俗语云:“天上雷公大,地下母舅大”,招待舅舅的烟酒茶菜也得专门准备。也就是说,在宿松,置办年货主要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小家庭,而是抚养他们长大成人的“两头的老人家”和亲戚朋友,不管是腊鱼腊肉,还是新衣、营养品一定要另买双方老人的那几份。一般情况下,每家还会买一对鲤鱼(一公一母),俗称“完年宝”,以备“完大年”的时候作祭祀用品。同样,多买一对送给“外母家”也是常有的事。另外,买爆竹、打纸(纸钱)这些工作也要提前做好。

上面说到的宿松人办年货,除腊鱼腊肉稍早些外,其他准备工作大体在腊月十八到二十四之间完成,这样说也是有讲究的。因为从腊月二十四开始,正式进入过年状态,之后每天都有安排,所以多数人家就把外出购年货的事情在二十四日之前办完,还有不尽事宜再抽时间去做。说在十八日之后,是因为所购之物都是新的,购回来要放置在“新”的地方。而新年之新,要除旧年之陈,“陈”与“尘”谐音,北方叫扫房(扫屋),南方叫掸尘,山东叫“光墙”,江苏叫“打埃尘”,[3](P80-81)即传统的“扫尘”,而腊月十八正是宿松人扫尘的日子,这天上午或下午,主要对屋顶、木楼、灶台等平时没有打扫到的地方的灰尘、烟尘进行大扫除。一般是用一根长竹竿,细端绑个笤帚,以清理高处的积尘和蜘蛛网等,宿松人称之为“打扬尘”。打完扬尘才算除陈迎新,接下来才正式“办年货”,所以前说如是。民国时候宿松的“扫尘”时间可能在初八这天,《宿松县志》载:“腊八日,调粥扫舍宇”[1](P)。无论初八还是十八,宿松人“扫尘”时间与许多地方都不一样,要早许多天。如蒙古族“送旧是腊月二十三清洁卫生打扫家”;山东泰安、庆云等地“有过小年(二十三)打扫卫生的习俗”。北京是“二十四,扫房日”;广东客家“二十六、二十七,每家都要洒扫”;台湾“二十六、二十七开始‘清纯’,也就是大扫除,把家里的‘晦气’都扫掉”;山东临朐、鲁西南等地“要在除日上午打扫卫生,叫‘除尘’、‘除厄运’”。还有一些地方是在某一范围选择一天“扫尘”,如山东胶东、鲁北等地区“从二十三以后,三五天内,选一晴天打扫卫生”;天津“既过腊八日,择吉日行大扫除,谓之扫房,其平日之不轻易扫除者,恐有不祥也”;另《清嘉录》记载:“腊将残,择宅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二十三、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尘埃’”;民间关于这方面的俗谚很多:“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乱拾翻”、“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腊月二十五,扫房掸尘土”、“腊月二十七,里外洗一洗”、“腊月二十八,家什擦一擦”、“腊月二十九,脏物都搬走”。[3](P80-169)

由上述材料可见,每年“扫尘”如每天扫地,其主要目的是讲究卫生,故而在全国范围并未形成一个统一在某一天的习俗。如果一定要找出各地的不同,应该只有祈愿和禁忌上的不同而已。因宿松人较特别,选腊月十八这天“打扬尘”,故而对所见神话传说资料进行一下推想。相传玉皇大帝派三尸神把人间骂他的人的名字写在墙壁上,不巧二十四那天被灶王爷看见了,他通知每家把墙壁打扫一下。玉皇大帝因欲对骂他的人进行惩罚失败,遂将三尸神打入十八层地狱[3](P60)。宿松人选择十八这天“打扬尘”可能与这个传说有关。另外,河南人祭灶时还要说:“老灶爷干粮,十八干粮有数事”,并且给灶爷放十八饼等[3](P160)。也可能与“十八层地狱”有关。这点仅为猜想,不足为据。欲搞清楚这个问题,恐怕还要查阅更多资料。

(三)送司命老爷上天

“接祖宗”之前,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做,这就是传统所言的“祭灶”、“送灶王爷”,宿松俗称“送司命老爷上天”。《宿松县志》载:“(腊月)二十三日燔楮幣具茗送灶神”[1](P149)。腊月二十三日晚餐前,在灶君像和灶台上贴有“九天东厨司命”的牌位前,摆供品,焚香,烧纸,燃爆竹(宿松口语称“放炮”),放炮同时,家人对“司命老爷”行跪拜之礼,以表达牌位上“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祥”的愿望。关于这个愿望的传说功能,全中国统一了思想,即希望“糖瓜粘”了嘴的“灶王上天”多多美言,这里不赘述。只是概括这个愿望的十个字,宿松又与专家们研究出来的不同,如王跃年,孙青编著的《百年风俗变迁》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2](P6)。关于这个不同,予亦有思考。1,“上天”与“下地”比“上天”与“回宫”对仗要工整;2,送灶君上天,那他回来究竟是“回宫”更准确还是“下地”呢?3,“奏善事”比“言好事”要雅致,书面语的味道更浓一点,作为对灶君的祈愿,写在纸上,是书面语更好还是口语更贴切呢?4,从平仄上看,一三五不韵,二四六分明,第四字“善”和“好”字与“吉”字都是仄平相对;第二字呢?“天”与“地”平仄相对,“天”与“宫”则明显是不对的。所以,从这些小问题也能看出各地民风与文化的差异吧!陈常生编著的《中国年俗面面观》上多处提到类似十字,如82页与王氏孙氏相同;83页谓“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144页明确是写北京年俗的,内容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有趣的是,这两种说法像宿松的一样,是既对仗工整又平仄相对。这样就生发另一个疑问:究竟是地方文化的差异还是研究者的失误或者是方言和语音的演变造成“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今天看来对仗、事理、平仄、语境都存在问题呢?这也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

 “送司命老爷上天”之后,方才进入正式的过年状态。宿松有谚:“大人望(mang去声)插田,伢儿望过年”,即大人希望通过插田,秋收冬藏之后,方才可以好好孝敬父母,给孩子以过年的快乐;对孩子来说,这过大年的二十来天是最快乐最值得留恋和盼望的。对大人来说,这接下来的一周时间也是“忙前忙后冇(mao去声)得歇”。

三、年俗歌谣在宿松的实行

之所以说腊月二十四是新年开始的标志性的一天,其二就是因为过年的主要程序从这一天开始全面起动。宿松人为此专门做了过年歌谣来规范这种习俗。

天哪天,莫起风,等我二十四的接祖宗;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剁年肉;二十七,做粑吃;二十八,杀鸡杀鸭;二十九,样样有;三十日夜,讲好话,初一初二不夺骂。

(一)二十四的接祖宗

腊月二十四这天,宿松人俗称“接祖宗”,又叫“过小年”,是一年三节之外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宿松年节中处于“开幕式”的地位。从某种角度甚至超过端午和中秋。宿松谚曰:“大有年,小有月”,谓年节比月节要重要。近年打工一族流行一句充满乡情的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上世纪8090年代较早外出打工的宿松青年,一开始是必定会在过小年这天之前赶回家中的。笔者98年起在中学教书,一年中有两次父亲是必定会打电话提醒摧促我回家:一是做清明的事,二就是过小年必须回家。有时单位确实有事情或自己进修在外,几次都会听到父亲重复那句话,“大有年,小有月,过年还忙什么”。让父亲不愉快,除了愧疚,更多的是对中国传统节日感悟之后的理解。时下流行的所谓“理解万岁”,在对缺席于传统家庭团聚、祭祖、共享天伦活动的这种理解,是付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渐失的代价啊!越来越多的这样的不得不“理解”,使中国传统文化一步一步走向消亡。我们能够理解驻防官兵的新年在外,但对于越来越多的不回家过年,我们不能都给予“理解”,因为这种理解是要付出文化的代价。但是纵使不理解,就能挽回这些文化渐行渐远吗?

“接祖宗”的仪式很庄重。参加仪礼的每个人都要把手和脸洗干净,穿上干净整齐的衣服。堂屋贴后墙的案几宿松人叫“条梯”。条梯上方正中地方,宿松俗称“祖宗台”。祖宗台正中摆放已逝曾祖父母或祖父母的遗像,这就是中国传统的祖宗牌位。在祖宗牌位前有一烛台,约一尺多宽,两边插蜡烛的脚孔里各插好一支崭新的大红蜡烛。烛台前正中置一香炉,如果是简易的香炉则须用红纸糊上。再往前是六个酒盅分两排摆好,再就是分别装着肉、鱼、水果的三碗祭品和三碗米饭。仪式开始先点燃蜡烛,然后是斟上三杯“净酒”(新开瓶的酒)和倒好三杯“净茶”(当日烧开的茶水泡的第一壶茶)。接着点燃九根香:三根插在香炉里,三根插在条梯底下墙跟里,三根插到大门外靠左边的墙脚,同时烧少许纸钱,分两半放在前面条梯底下和门外墙脚插香的地方。主祀人(一般是男主人)示意要去“放炮”,大家要准备“拜年”(宿松人任何时候都把磕头叫拜年)了。《荆楚岁时记》载:“于是长幼悉正衣冠,依次拜贺”[4](P13)。宿松稍有不同,炮声响的过程中,一家人中除辈份最高的家庭主妇外都要去磕头。有趣的是,这次的跪拜有不同与其他任何时间和场合的地方。就是跪拜分两次,先是面向大门外,跪在堂厅(堂屋)中间,朝大门外拜,一般是膝盖跪地,分掌伏首磕头三次,然后起身合掌揖首三次,此即谓“接祖宗”,意思是把祖宗从外面迎接回家。后是转过身体来,面对着祖宗台再行一次与刚才雷同的磕头之礼。所有应当行礼之人礼毕,整个“接祖宗”的祭礼结束,一家人方才端菜上桌,吃团圆饭,因为一家老小团聚,祖宗亦已接回家一起团圆,是谓“过小年”。

(二)二十五,打豆腐。

“二十五,打豆腐”,与北京的“炸豆腐”和辽宁新宾的“做豆腐”只有动词不同的区别,可见,这一点在中国很多地方是基本一致。稍许不同,可能有些地方的豆腐成品或者不是二十五当天做的,而是提前已经做好,所以北京称“炸豆腐”。在宿松,实实在在就是在二十五这天“打豆腐”,《宿松县志》载:“二十四日迎祖先,剉草杂豆”[1](P149)就是须在二十四这天,即二十五的头一天(前一天,宿松人又称“头日”)下午就要把黄豆洗净浸好。二十五清晨就开始用石磨(宿松人称“磨”,叫“牵磨”)把浸了一晚的黄豆磨成浆。接着“烧浆”、“点卤”、“喝豆腐花”等。其中头颗豆腐是不能喝的,相当于前面说的“净酒”、“净茶”,头颗豆腐完全压好之后,要先捡出一块放碗里,摆在祖宗台上,以示对先人的孝敬和尊敬。第二颗豆腐起,一家老老小小才可以开开心心热热闹闹地喝豆腐花,一般是加糖。新鲜温烫甜润的豆腐花,绝对是市场上买不到的美食。

众所周知,打豆腐须有一定的技巧。一句“二十五,打豆腐”使宿松每家每户都要至少有一个懂这种技术的人,并且子孙相传。这种风俗现在还在大多人家沿习,但相比三十年前是有明显减退趋势,究其原因主要还不是社会劳动人口变迁造成。1980年代以前,宿松“洲上”(复兴洲区)盛产黄豆,有歌谣为证。歌谣的主题内容是唱洲区水患:

洲上洲上,门对大江,三粒卵黄(音王)豆,吊儿当。一是破坝,大哭细(小意)吭,驮床破絮,出去逃荒,爷爷奶奶,把(音马,意给)滴饮汤(意米汤),碰到个恶狗,洒底(音轻声)精光。一是退水,回到家乡,扎个小舀(意一种捕捞鱼虾的工具),扳滴鱼秧(意小鱼儿),扯滴韭菜,炒滴喷香。

所谓“三粒卵黄豆,吊儿郎当”,一是指洲上盛产黄豆;二是指下仓、东洪等“后山”丘陵地区的居民,每到黄豆成熟,有到洲区捡剩落在地里的黄豆的习惯,谓之“捡洲”。“捡洲”过程有辛酸,洲上人“吊儿郎当”是捡洲人的一种真实感受,好事者把洲区人逃水灾的情形与之比对,传唱成谣,带诙谐取乐之意,但同时也反映了宿松人不为贫寒所屈、不为水患所惧,乐观向上的民风民俗。回到正题,“捡洲”人所捡得的黄豆,平时舍不得吃,亦总是留到“二十五,打豆腐”这天。当然,宿松的大部分丘陵比较平缓,再说气候条件与洲上没有什么差别,因此也能种出洲区种的各种作物,所以尽管地块小,产量少一点,也是能收到够过年过节吃的黄豆。所以,“二十五,打豆腐”才得以在宿松大部分的地方“贯彻执行”。如今执行的比例减少主要是经济作物棉花的大量种植代替了过去黄豆的位置,黄豆的种植也仅仅是能平时做盘菜,另外就是留待过年时打豆腐,至于宿松名菜“黄豆煨猪脚管”需要的黄豆不是很多,当然是不会受到多大影响。

(三)二十六,剁年肉。

“二十六,剁年肉”,宿松人称买肉为“剁肉”。不同与辽宁新宾之称“割年肉”和北京地区的“炖羊肉”。宿松人腊月二十六所剁的肉异于之前的腊肉,目的是剁点新鲜的肉过年。而以往穷苦,即使连腊肉都置不起的人家,到二十六这天是无论如何要剁年肉的。又之,不像现在,猪大多靠吃饲料长大。以往宿松人“看猪”(养猪),多是用野菜喂养,到田野山间割喂猪的野菜,谓之“讨猪菜”或“打猪草”。著名的黄梅戏曲目《打猪草》就是源于宿松青年男女打猪草时发生的恋爱故事:

《打猪草》是宿松农民和从湖北蕲春过来的烧窑工人编写的,戏中陶女和金伢在攀笋护竹的过程中产生的爱情情节,就是以宿松崔家坪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故事为素材的。该剧因为生活气息很浓且带有乡土气味,很受宿松农村广大群众欢迎。后来,不仅传到了邻县望江、黄梅,还逐渐传到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城乡。[5](P220)

《打猪草》与《卖大蒜》、《过界岭》合称宿松三小戏,为黄梅戏传统的3个小戏,其推动黄梅调流播的同时,保存了许多宿松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生活习俗。上引材料中“陶女”和“金伢”是典型的宿松人名,其所谓“乡土气味”即可充分证明宿松农家看(kan阴平)猪成习,人们虽衣食不足,但大多数靠辛勤劳动(如“打猪草”)的农家,猪还是养得起的,宿松谚云:“富不丢书,穷不丢猪”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其中就有不少的农家把猪看到“年猪”,留到过年的时候刜(音复),《现代汉语小词典》注:刜,书面语,用刀砍、击[6](P157)。宿松人一般不称“杀猪”,而称“刜猪”,尤其是“年猪”是必定说“刜年猪”或“刜猪”。可见,无论是从禁忌还是雅俗的角度,宿松口语中保留下来的古书雅词,是值得注意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总之,因当时猪的食物主要是野菜,宿松人大多有养猪的习惯,这也就意味着再穷的人家,猪还是可以养得起的,即前所谓“穷不丢猪”。所以,“二十六,剁年肉”遂成习俗。至于北京的“炖羊肉”习俗,当于北方寒冷的气候相关,宿松人觉得羊肉的腥膳味很浓,除了祭祀中专门用到的情况,喜食羊肉的人不多见。当然,新千纪以来,南北风气渐融,年轻人中出现能习惯北方食品的渐多,不足为怪。

(四)二十七,做粑吃。

“二十七,做粑吃(音七)”。宿松人“吃”读成“七”,“吃饭”说成“七饭”,“吸烟”说成“七烟”。宿松人办丧事,讲究“七”,以人离世的天数算,分“头七”,“二七”直到“七七”,最重视“五七”、“百日”、“周年”这几个日子。甚至干脆把做法事、做斋事都叫“做七”。宿松大人教训小孩子骂“你只会吃干饭”说得相当精炼,曰:“就只吃(七)”;说“你是不是皮痒想挨打”也只用三个字“皮作七”。看样子,宿松的“七”文化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再跑题,立即回来。宿松俗语中没有“馒头”、“面包”这些词,从上文北京地区和辽宁新宾的过年歌谣与宿松的对比可见。“馒头”、“发面”这类词是近几十年才有的。宿松人把用米粉、小麦粉、五谷(玉米)粉、荞麦粉和红芋(红薯)粉做成的食物统一叫“粑”或“圆子”。因材料的不同,粑和圆子也有多种。“发粑”,小麦粉做,相当于馍,但比馍软得多,宿松人大多直到现在还吃不惯北方硬馍。“饺子粑”,一般是籼米粉配小麦粉做,加青菜、萝卜、豆腐、豆角、粉丝或者五花肉丝等其中的两三种和起来做馅,是一种口感非常好的食物,多在农闲或过节时才能吃到的。“糯米粑”,又叫“印子粑”,是用糯米与籼米按一定的比例合起来磨成粉做。因为这种带粘性的粑做好后一时吃不了多少,所以通常选择天冷的时候做,又因为它的多用性特征,可以当饭,可以做菜,可以做礼品,所以遂成为“二十七,做粑吃”的最佳品种,后会详述。“打鬼粑”,三月三用切好的“小索”(一种野韭菜)和在米粉一起,随手捏成小饼状,含驱鬼意。宿松谚云:“三月三,九月九,无事莫往江边走”,意思是防止江边大风和鬼魅之类。“荞麦粑”,用荞麦粉做成。“锅贴粑”,就是在米饭边上的锅里随意搭成的粑,一般用小麦粉做。还有一种叫“油粑贴(普通话里没这个音,diang入声)”,宿松叫作“熯(音汉)油粑贴”是用和好的小麦粉糊涂在加少许油的锅上,用锅铲快速地匀开,煎好一面,整个翻过来,两边都熟透即可食用,是宿松特产式的食物,可做成咸味的、也可做成甜味的,也可以不加盐和糖,煎好的切开,再加水煮,都是人间美味,想来都流口水。直到现在,偶尔回家,我们还会叫家人“熯油粑贴吃”。熯,方言,用极少的油煎[6](P205)。这里说的方言,当包括宿松。“糯米圆子”,宿松酒席的“三圆”之一。说粉做的食物又有叫圆子的,是指各种圆子里都有粉作原料,如鱼圆子里有小麦粉,肉圆子里有红芋粉。红芋粉还可以单做成“红芋粉圆子”,也是宿松名菜之一,但因其形是方块状,所以一般不用作“三圆”。

以上简述了一下宿松人做粑吃的传统和喜好,这也是宿松人过年为什么还要专选一天来“完粑年”的原因,不算离题。宿松人腊月二十七这天做的粑一般为两种:先说次重要的品种,就是前边说的“饺子粑”,主要是当天当午饭或晚饭的。因其为籼米粉配小麦粉做皮,青菜、萝卜、豆腐、豆角、粉丝或者五花肉丝等其中的两三种和起来做馅,口感好,年味足,与全国其他很多地方除夕晚上“包饺子”为主食有异曲同工之妙。再来重点介绍“完粑年”最重要的品种,就是“糯米粑”。它是以糯米粉为主,加兑少量小麦粉,因糯米的粘性故,这种粑韧性好,易保留,可切开油煎吃,可直接放在饭边热着吃,可像下面条水煮吃,可放在火上烧烤着吃。其吃法多样,用今天的话说,可当饭,可作菜,还可当零食或点心。其储存也很方便,放在水缸里浸上即可。再加上糯米粑在宿松婚俗中的礼品功能,所以使之成为宿松人“完粑年”的首先品种。糯米粑是用刻有吉祥图案或“福”、“寿”、“双喜”等字样的粑印做模子,所以又叫“印子粑”。用做“印子粑”同样的材料,有一部分用手搓成“糯米圆子”,以备后来酒席上用,用来做喜事的“印子粑”,还要在中间点上“洋红”。与“净酒”、“净茶”和二十五日打的头颗头块豆腐一样,做熟的饺子粑和糯米粑都要首先放置一份在祖宗台上,然后一家人方才可以吃,一般这天的晚饭就是吃这时做的粑了,谓之“过粑年”或“完粑年”。

说到专门“过粑年”(主要指糯米粑),在宿松也是有缘由的。第一,楚地向有以糯米作成糍粑的习俗清光绪八年湖北《孝感县志》载“拜年拜节,糍粑发裂,士大夫仪状皆用之”[7](P327)。清道光二年湖北《黄安县志》载:“各乡则预以糯米捣烂为粑,厚七八分,径尺许,方圆不一,伴以果饼,往来赠答”[7](P354)。第二,以前宿松大部分地方水田、旱地都有,小麦粉和糯米粉相对充足。前面说的糯米粑的吃法多种多样,而又易于保存。第三就是它在宿松煮酒习俗和婚俗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宿松酒席上“三圆”的习俗,至今还在沿用。“三圆”就是三种圆子,酒席上第一、二盘圆子上桌是不能动筷子的,要待“三圆”上齐,主人放炮,听到炮声全体客人起立,主人说“招呼不周多担待”、“没得菜”、“淡酒多喝几杯”等客套之后方可坐下食用。此环节谓之“圆子上席”。“三圆”主要是指肉圆子、糯米圆子和萝卜圆子或汤圆(小麦粉和糯米圆子里加芝麻馅),现在条件改善了,品种丰富起来,有鱼圆子、珍珠圆子等替代萝卜圆子或汤圆,但肉圆子和糯米圆子至今在宿松酒席“三圆”中还是必不可少。宿松婚俗曰:“天上无雷不落雨,地下无媒不成亲”,经媒人牵线,男方第一次正式去女方家叫“走破路”,与“相亲”不一样,“相亲”要等待双方确认,而“走破路”表示联姻关系已成立。“走破路”之后的重要环节是“认亲”、“上门”和“送节”,在这三个重要环节中有两样最基本的礼品,就是“饼子”和“粑”。这三次和男孩同去“外母家”除“三媒”(宿松人讲究“三媒六证”)外,别有二三人专门“挑担子”,挑的主要就是“饼子”和“粑”。宿松俗语云:

两百饼子三百粑,一肩挑到外母家,外母寻(音情,找意)我要糖喝,我寻外母要孖孖(音马妈,意堂客,老婆)。

 可见,各家能全手工做的“粑”和简单的手工业产品“饼子”是宿松婚俗中“聘礼”的重要内容。“孖孖”、“堂客”是宿松人对对象、妻子的称呼。婚前一般称“孖孖”,婚后习惯叫“堂客”。当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爱人”、“老婆”、“宝贝”这些词走近宿松人的同时,挑饼子和粑的时代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想来这些在我们儿时还亲见亲闻的东西,如果再不记下来,对于宿松民俗来说定是一件憾事。直到三十年前,宿松人还是以简单的手工业产品饼子和农家自己能做出的糯米粑作为婚俗中的彩礼,表明环宇记载宿松“贱商务农”

是有一定的道理,可从侧面看出宿松自然经济长期的稳定性和对此的依赖性程度以及民风之朴实。

(五)二十八,杀鸡杀鸭。

中国人过年,为什么选择在冬天?“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为“禾”,下面为“人”,《说文解字·禾部》:“年,谷熟也。从禾千声,春秋传曰大有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8](P326)。表明过年是上一次收获与下一次播种之间的一个清闲、休息、娱乐的时间段,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再结合全世界的人过年几乎都选择在冬季,其实这与“秋收冬藏”之“藏”即食物的储存条件有很大关系。食物在夏天不易储存,在冬天不易变质是一个地理物理常识,而今天的电冷储藏就是通过机械降温来达到保鲜的目的。但即使在今天,腊鱼腊肉也是“电”不出来的,腊鱼腊肉须自然温度到零度左右。所谓腊,就是不加或加少许盐,让鱼肉自然风干或熏干。中国腊月之称“腊”,即表示这个月份适合腊食物。二十五打的豆腐和二十七做的糯米粑都只要放在水里储存即可,以前的温度,吃到“二月花朝”都是有的。现代环境被破坏了个差不多,“打春”之后,气温变暖,且不正常,所以现代的人总是难以见到春天,常常冬天过完夏天就到了。为什么要到二十八才杀鸡杀鸭呢?在宿松普通农家,腊鸡、腊鸭的非常少,因为对农家来说,鸡鸭的作用主要不在其肉,而在其蛋,所以过年杀的鸡鸭也多是公的。北京年俗歌谣明确说“杀公鸡”是一样的道理,宿松人称“公鸡”为“鸡公”,“鸡公”玩年认为是一种吉祥并渐成习俗,没有听说“鸡母”完年的。宿松俗云:“伢儿讨嫌,鸡母完年”,可见已带贬义。再说鸡是自己家养的,不存在储存的难题。因为量少,其保存又不同于鱼肉,所以到最丰盛的一餐来临前一两天才开始“刜”鸡和鸭,这样也更能保证其口味的新鲜。当然,经济的发展,农村自然经济渐渐纳入市场的轨道,烤囱鸡鸭由供应城镇工商业人口而同时影响乡村的饮食习俗,从而形成新的风俗也是事实。如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火锅,从很大程度改变了中国人的餐桌菜肴结构,宿松人也不例外,无论是新鲜的鸡鸭,还是烤制的,以时兴的“吃火锅”来解决,已成为滥觞。

宿松年俗歌谣与北方的两首歌谣在二十七、八这两天安排的内容正好相反,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方言差别和农作物产“面”的不同。北方“七”与“鸡”同韵,“面”是北方主要的粮食,“八”与“发”同韵,所以是“二十七杀年鸡(北京为公鸡),二十八,把面发”。而宿松“风土清美,有粳稻之饶(《图经序》)”[1](P148),以产稻为主,没有大量“面”可“发”,“八”只能与鸡鸭之“鸭”合韵,又“七”与“吃”同音,故而形成“二十七,做粑吃,二十八,杀鸡杀鸭”。

(六)二十九,样样有。

人们从宿松的民风民俗中概括宿松人性格特征,一个字是“直”,两个字是“敦朴”或忠义“,四个字是“率性真直”。《宿松县志·民族志》:“怀宁易,桐城达,望江憨,潜山毅,太湖诤,宿松直(明胡竊宗府志)”。“宿松风俗向称敦朴”,“风俗清美,天性忠义(图经序)”。“率性直真,贱商务农(环宇记)”[1](P148)。腊月二十八一过,就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所以宿松人直截了当地说“二十九,样样有”,其自足、自信、自豪溢于言表。中国农历月份有大小,所以有些年份腊月没有三十日,但大家都习惯讲大年三十,宿松人就平实地称之为“三十日”,除夕夜称为“三十日夜”。宿松年俗歌谣的初创者在编排上,实际已经考虑了这可能缺少一天的因素,于是,虚晃一枪,曰:“二十九,样样有”。意思是说,不管月大月小,咱们已经做好了充足地过年的一切准备,而且是齐全的,满意的,充满信心的。较之着实没有考虑到月小因素的两则北方过年歌谣,宿松人的聪明智慧和生活信念从这个小细节上也可得以体现。谁说宿松人仅仅“敦朴”和“率性真直”?宿松人有些事情有时也会灵活处理,以达事理之合情,以求艺术之完美。

(七)三十日夜,讲好话,初一初二不夺骂。

更有趣的是,在宿松,有些家族,着实等不及了,没等到二十九或三十日,就开始“完年”。宿松人称过年为“完年”,“完”与“玩”同音,“玩年”,真是妙得很!完年的时间全县各姓氏家族各有不同。有在二十八日夜,有在二十九或三十日中午,有在除夕夜等。“玩年”之妙,尚未述完。宿松话“玩”,又叫“戏”,如“去戏一会”意思就是“去玩一会”。宿松话“岁”与“戏”同音,如“三岁(音戏)”、“年岁”、“辞岁”等。宿松过年,大人常讲的一句话:“要望明(音门)年年岁(戏)好喂”,意思是盼风调雨顺,盼人们既能不饿肚子又能玩好“戏”好。大年三十晚上,吃完年饭后,晚辈去看望长辈,嘴里喊“过年过岁(戏)”。以前奶奶在世时,住在小叔叔家。宿松话把最小的叔叔叫“的(音迪)爷(音牙)”,称“的爷”的妻子为“的妈”。孩提时每年除夕晚都会喊一次“奶、的爷的妈,过年过岁(戏)哟”。我们都知道,岁是年的意思,“过年过岁”理解为“过年过年”没啥乐趣,而“岁”音“戏”,“戏”是“玩”的意思,“过年过岁(戏)”即“过年过玩”,与“玩(完)年”正好吻合上,真是妙趣横生!更为有趣的是,宿松的“压岁”之“岁”与“棉絮”之“絮”同为“戏”音,“压岁钱”即“压絮钱”,可以最充分的说明“压岁钱”为什么放在枕头或棉絮底下的习俗。而北方方言理解的“岁”与“祟”谐音,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9](P53),但却无法解释为什么要压在枕头底下。

“三十日夜,讲好话,初一初二不夺骂”,以劝孩童的口吻,强调多说吉言,以图明年有一个“不夺骂”的好的开始。传说“年”是一种凶恶的怪兽,每当寒冬将尽、暖春将回之时,就出来残害人畜。人们摸准“年”的肆虐时间与习性特点后,每到此时便聚在一起,祭供祖灵祈求保佑;又利用“年”怕响声、红光的特点,用燃火、放爆竹等办法吓走它,最后相互道喜,庆幸未受“年”的伤害,并举行各种娱乐活动以示祝贺[10](P2)。传说这种驱兽传统就是“过年”。而这种驱兽的愿望在宿松是用实际行动来表达的。大年三十年夜饭之前有祭祖和祭灶(此时接灶)环节,而这两个祭祀活动前还有一个事情要做。宿松将小孩习惯说邋遢话(脏话)叫“鸡屁股嘴(音几)”,就是大人把水煮的鸡蛋放在小孩子的嘴上“滚”,尤其是平时“出口腔”即为邋遢话的“鸡屁股嘴”要多滚些时候,意思是万一不小心又讲了邋遢话犯了忌讳,用鸡蛋“滚”过了就不算什么。为防止“三十日夜”不小心讲了脏话坏话,提醒要“讲好话”,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守岁”之夜。宿松人认为,在“三十日夜”这个关键的时刻,连“童言无忌”都要采取防范措施,一定要注意言辞,多讲吉利话,以图新的一年有个顺心如意的开头。“宿松风俗向称敦朴”,的确名副其实。宿松人过年,从里到外,通通透透,都是以玩好乐好的心态来进行,以乐观向上的心理来迎接新春的到来。言长纸短,直朴清美的宿松年俗文化,值得去品味的还有很多很多。

四、余论

宿松年俗活动除了歌谣里的七项内容,还有很多。其中最多的是大年三十日,有张贴门神、祖宗堂、灶王像及牌贴、年画和对子等,有上祖坟“辞岁”、女婿给外父外母送礼品“过三十夜”、让小孩子“爬梯讨长”、祭祖、祭灶、吃夜饭(完大年)、给压岁钱、到至亲家串门“过年过岁”和围着“岁火”守岁等等。从新年的钟声敲响到元宵灯火,也有很多的年俗活动,如初一开门“出天方”、初二“走外母家”、初四“送祖宗”和“接春”、初七“上七日”“嗦野猫”、十五元宵灯节等,龙灯(宿松俗称“摇龙”)从初一玩到十五,拜年活动更是整个正月都在进行。予将在另外两篇拙文中呈现给大家。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节俗文化也被很多学者关注。张君的《神秘的节俗:传统节日礼俗禁忌研究·导论》有言:传统年节文化热日渐升温的原因,不外乎如下三点:一,借传统年节文化的挖掘、展示来弘扬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二,意识到年节对日常生活具有独特的不可置代的调适功能,挖掘传统年节文化与习俗,既可丰富民众的年节活动内容与娱乐项目,又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三,年节文化与习俗,浓缩而强烈地展示了民族文化风情,因而以年节为窗口来认识和研究中国文化[11](P1)

对于第一点,予以为所谓“挖掘”,应该到保留了各种民俗文化的非旅游乡村作实地考查,没有这种下乡精神,仅仅纸上谈兵定然起不到弘扬作用。应号召青年学生,以最朴实的笔,把各自的城乡习俗写出来。不必长篇大论,更无须宏篇巨著,有时哪怕是某地一地名、物名、活动名、人名或某一事件名、一俗语、一禁忌等等,恐怕都比故纸堆里来得真实有益,来得鲜活有力。本文就是基于这种想法,把自己亲见的和搜集到的家乡年俗作一罗列。没曾想到从对家乡宿松年俗的述评中,还真是加深了我对家乡的认识和思考。

对于第二点,希冀用传统文化来达到政治家安定社会的目的,未免目标有些虚大。无论大家愿不愿意,无论大家把传统文化研究到什么程度,我们谁都挡不住她们渐行渐远的潮流,更做不到利用她们来安定社会。研究她们,只是类似画家把即将远逝的美人描绘下来,让大家想她的时候,能够再去一睹芳颜。我们只能记载中国各民族曾经怎样的生活,并不必要求后人用前人同样的方式去生活。

第三点说得很好,年俗可作为“窗口”,促进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行胜于言,应该行动起来,所谓“传统年节文化热日渐升温”只是表象,笔者为写拙文找了不少资料,发现多是普及、推广和商业性质的相互转抄产品。这些产品中还有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误导读者。没有实地考查,而想当然的乱戴帽子、乱定结论和遗漏很多有特色有价值区域的文化是当前文化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古人说的好,做学问“读万卷书”外还要“行万里路”,不使用田野作业,仅在故纸堆里跌破眼镜也无益于传统文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宿松县志》(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4

[2 ]王跃年,孙青编著《百年风俗变迁》(告别20世纪丛书),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7

[3 ]陈常生编著《中国年俗面面观》,中国矿业出版社,1993.11

[4 ]夏日新著《长江流域的岁时节令》(长江文化研究文库),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5 ]程绍颐编撰《安庆掌故·宿松三“小戏”》,黄山书社,1993.10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80.6

[7 ]丁世良等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12

[8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10

[9 ]朱宁虹主编《节日娱乐》(中华民族风情博览),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12

[10]完颜绍元编著《中国风俗之谜》,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6

[11]张君《神秘的节俗:传统节日礼俗禁忌研究》(中华神秘文化书系),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11

 


TAG: 宿松

车前子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车前子   /   2014-02-11 04:01:09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王焰安

王焰安

王焰安,韶关学院学报编辑部编审,曾出版有《桃文化研究》,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花奖”理论著作三等奖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315662
  • 日志数: 417
  • 图片数: 13
  • 影音数: 1
  • 文件数: 138
  • 建立时间: 2009-01-01
  • 更新时间: 2020-04-20

RSS订阅

Open Toolbar